【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制取化工原料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餐厨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制取化工原料的工艺。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是典型的放错地方的资源,不同处理方式均有利弊。大量的餐厨垃圾不仅带来严重污染,而且造成了巨大浪费,将餐厨垃圾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处理并得到资源化利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餐厨垃圾排放量也日益增大。大量的餐厨垃圾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能够将这些物质丰富的餐厨垃圾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处理并得到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解决污染问题,还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和一般生活垃圾的不同餐厨垃圾兼具污染性和资源性,污染性在于其若被牲畜食用后,在牲畜体内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会蓄积转化诱发疾病,最终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资源性在于其富含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经过有效处理可资源再利用;另外腐烂的餐厨垃圾会产生渗滤液,通过渗透以及地表径流等作用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并滋生蚊蝇,散发恶臭气体,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如何有效利用餐厨垃圾中的可循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用复合菌液,其由丙酮丁醇梭菌、哈茨木霉菌、红螺菌复合制备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用复合菌液,其由丙酮丁醇梭菌、哈茨木霉菌、红螺菌复合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用复合菌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用复合菌液的发酵条件为:将丙酮丁醇梭菌在32~35℃下培养18~24h,再在25~30℃下接种哈茨木霉菌,培养36~48h;最后在30~38℃下接种红螺菌,培养20~30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用复合菌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丁醇梭菌的接种量为3.2~4.5%、哈茨木霉菌的接种量为0.3~2.5%、红螺菌的接种量为1.5~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用复合菌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用复合菌液的pH为4.6~5.5。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用复合菌液在餐厨垃圾资源化中的应用。
6.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制取化工原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餐厨垃圾通过重力浓缩进行固液分离,浓缩时间为3~6h,浓缩后固体的含水量≤60%,得到固体和浓缩液;
(b)将步骤(a)中分离出来的餐厨垃圾固体进行分拣,分拣出其中的塑料、金属、以及其他杂物,浓缩液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c)将分拣后的餐厨垃圾固体绞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胡从智,倪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