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37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50~450份、粉煤灰50~100份、硅灰30~60份、粉煤灰漂珠30~50份、珊瑚砂750~830份、珊瑚石500~560份、水200~250份、减水剂1.5~5份、消泡剂0.1~1份和增稠剂0.01~0.2份。所述混凝土采用轻质骨料珊瑚砂、珊瑚石降低骨料的密度,采用粉煤灰漂珠降低胶凝材料浆体的密度,在降低混凝土整体密度的同时减小浆体与骨料间的密度差,防止骨料上浮或下沉;复掺减水剂和增稠剂,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并进一步降低浆体的密度;采用消泡剂改善胶凝材料浆体的密实度,进而提高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就地取材所制得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大、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满足海洋平台的建设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以及海洋权益维护使离岸岛礁工程建设增加,但海洋岛礁远离内陆,缺乏淡水及常规粗细骨料。而且对于水域较浅且地形复杂区域的海洋平台,若采用普通混凝土,则上部结构自重较大、吃水深,需增大下部结构的承载能力。为缩小结构断面,减轻结构自重,便于预制构件运输,需使用轻质混凝土。珊瑚为多孔结构材料,吸水吸浆严重,且珊瑚石多为长条状,导致常规使用珊瑚砂、珊瑚石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极差,初始坍落度较小,且坍落度损失很快;且由于珊瑚骨料自身强度较低,导致使用珊瑚骨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多不超过30MPa。除此之外,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提高珊瑚混凝土的强度,利用珊瑚制作轻质混凝土却鲜有报道。鉴于此,提供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或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珊瑚混凝土中存在的工作性差、强度低以及传统混凝土密度大难以满足海洋平台建设需求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50~450份、粉煤灰50~100份、硅灰30~60份、粉煤灰漂珠30~50份、珊瑚砂750~830份、珊瑚石500~560份、水200~250份、减水剂1.5~5份、消泡剂0.1~1份和增稠剂0.01~0.2份。进一步地,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50份、粉煤灰100份、硅灰60份、粉煤灰漂珠30份、珊瑚砂750份、珊瑚石560份、水200份、减水剂5份、消泡剂0.25份和增稠剂0.05份。进一步地,水泥为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58m2/kg,初凝时间220min,终凝时间270min,烧失量3.13%,28d抗压强度为56.1MPa,28d抗折强度为8.8MPa。进一步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其表观密度为2200~2500kg/m3。进一步地,硅灰为SiO2质量分数≥92%,比表面积≥15m2/g,45μm筛选余量≤2.0%的高纯度建筑用硅粉,其表观密度为2000~2400kg/m3。进一步地,粉煤灰漂珠的粒径为100-200目,堆积密度为400~500kg/m3。进一步地,珊瑚砂为Ⅱ区珊瑚中砂,其堆积密度为1200~1400kg/m3。进一步地,珊瑚石的粒径为5-16mm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900~1050kg/m3。进一步地,水为海水。进一步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大于40%。进一步地,消泡剂为固体粉末状消泡剂,优选为有机硅消泡剂。进一步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优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上述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按照原材料配比称量各组分,将称量好的水泥、粉煤灰、硅灰、粉煤灰漂珠、珊瑚砂、珊瑚石、减水剂、消泡剂和增稠剂放入搅拌机中,搅拌30~60s;(2)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1/2重量的水,搅拌2~5min,加入剩余重量的水,继续搅拌2~5min,搅拌均匀后即制得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轻质骨料珊瑚砂、珊瑚石替代传统砂石,从而降低混凝土骨料的密度;采用粉煤灰漂珠降低胶凝材料浆体的密度,同时减小浆体与骨料间的密度差,使浆体密度与骨料密度相匹配,各组分密度适宜,显著降低混凝土密度的同时,解决了轻骨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防止骨料上浮或下沉;(2)粉煤灰漂珠颗粒细且中空,具有低粘度的特性,漂珠很容易在彼此之间流动,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胶凝材料浆体的密度,使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能够依靠自身重力流动;(3)复掺减水剂、增稠剂和消泡剂,消除了混凝土中大孔径的有害气泡,增加了混凝土基体中毛细孔和小气孔的数量,使小气泡均匀离散分布,并抑制气泡外逸,进一步减小了混凝土基体的密度,并使珊瑚骨料处于稳定分散状态,抑制珊瑚砂上浮、珊瑚石下沉,使珊瑚轻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且无离析泌水现象,为均一稳定的多相体;(4)本专利技术粉煤灰、硅灰和粉煤灰漂珠的三组分一起同时作为掺合料,利用粉煤灰和硅灰的活性效应,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产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凝胶,促进水泥水化,增强混凝土体系强度,且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利用粉煤灰和硅灰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促进初期水泥水化的解絮作用,通过紧密堆积有效填充轻质混凝土中水泥颗粒之间的孔隙,增强体系密实性,提高硬化强度。另外,因为硅灰掺量越大时,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性也会越大,但如果用量过少,难以发挥其活性效应、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粉煤灰用量为主、硅灰用量为辅,随着粉煤灰的用量增加,混凝土的自收缩性逐渐降低,通过粉煤灰和硅灰的用量调控,从而实现了混凝土的自收缩性的调控,能够在保证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较小时,能更大的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需原料简单易得,充分利用远海岛礁珊瑚砂、珊瑚石及海水,就地取材,降低了原材料的运输成本,节约了运输时间,且制备得到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满足海洋平台的建设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50份、粉煤灰70份、硅灰50份、粉煤灰漂珠50份、珊瑚砂830份、珊瑚石560份、海水250份、减水剂1.5份、消泡剂0.25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5份。水泥为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58m2/kg,初凝时间220min,终凝时间270min,烧失量3.13%,28d抗压强度为56.1MPa,28d抗折强度为8.8MPa。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其表观密度为2489kg/m3。硅灰为SiO2质量分数≥92%,比表面积≥15m2/g,45μm筛选余量≤2.0%的高纯度建筑用硅粉,其表观密度为2195kg/m3。粉煤灰漂珠的粒径为100-200目,堆积密度为450kg/m3。珊瑚砂为Ⅱ区中砂,其堆积密度为1384kg/m3。珊瑚石的粒径为5-16mm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956kg/m3。减水剂为固体粉末状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大于40%。消泡剂为固体粉末状消泡剂,具体为有机硅消泡剂。本实施例1提供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材料配比称量各组分,将称量好的水泥、粉煤灰、硅灰、粉煤灰漂珠、珊瑚砂、珊瑚石、减水剂、消泡剂和增稠剂放入搅拌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50~450份、粉煤灰50~100份、硅灰30~60份、粉煤灰漂珠30~50份、珊瑚砂750~830份、珊瑚石500~560份、水200~250份、减水剂1.5~5份、消泡剂0.1~1份和增稠剂0.01~0.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50~450份、粉煤灰50~100份、硅灰30~60份、粉煤灰漂珠30~50份、珊瑚砂750~830份、珊瑚石500~560份、水200~250份、减水剂1.5~5份、消泡剂0.1~1份和增稠剂0.01~0.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50份、粉煤灰100份、硅灰60份、粉煤灰漂珠30份、珊瑚砂750份、珊瑚石560份、水200份、减水剂5份、消泡剂0.25份和增稠剂0.0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水为海水,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大于4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其表观密度为2200~2500kg/m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密实珊瑚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为SiO2质量分数≥92%,比表面积≥15m2/g,45μm筛选余量≤2.0%的硅粉,其表观密度为2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高全青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