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33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入水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杀菌机构,所述红外杀菌机构的下端设置有隔离板,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隔离板的下端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外壳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外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脚,所述红外杀菌机构包括注料口、红外线灯管、电能端、保护壳与灯罩,所述注料口位于保护壳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红外线灯管位于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电能端位于红外线灯管的一侧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的机构,能够快速完成杀菌净化的效果,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用水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对自来水进行处理,人们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消毒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工作,以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目前在对生活用水的消毒和净化处理时,需要通过消毒装置和净化装置两个装置进行消毒和净化处理,处理过程比较繁琐,给消毒净化处理带来一定的麻烦,并且处理效果不太理想,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入水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杀菌机构,所述红外杀菌机构的下端设置有隔离板,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隔离板的下端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外壳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外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脚。优选的,所述红外杀菌机构包括注料口、红外线灯管、电能端、保护壳与灯罩,所述注料口位于保护壳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红外线灯管位于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电能端位于红外线灯管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保护壳位于灯罩的上端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注料口的一侧外表面与保护壳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线灯管的输入端与电能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保护壳的下端外表面与灯罩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硅藻土层、活性炭层、氧化石墨烯、吸附膜与次氯酸钙层,所述硅藻土层位于活性炭层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活性炭层位于氧化石墨烯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氧化石墨烯位于吸附膜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吸附膜位于次氯酸钙层的上端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硅藻土层的下端外表面与活性炭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层的下端外表面与氧化石墨烯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氧化石墨烯的下端外表面与吸附膜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附膜的下端外表面与次氯酸钙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的红外杀菌机构,在人们将自来水放入到净化装置内部时,人们可以通过传输线将电能传输到电能端处,电能端将电能分别的送到红外线灯管上,红外线灯管在得到电能后,可以散发出红外线,通过设置的灯罩,来对下面的自来水进行照射,能够有效的杀除水中的大部分细菌,并且人们可以通过一侧外表面的注料口来撒下一些化学杀菌药物,能够进一步的将水中的细菌杀除,便于人们使用。2、该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的净化机构,在消毒过后的自来水通过控制阀到达机构处时,内部设置有硅藻土层,是一种硅质岩石,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日本、丹麦、法国、罗马尼亚等国,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遗骸所组成,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可用SiO2·nH2O表示,矿物成分为蛋白石及其变种,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特殊多孔的构造,能够有效吸附掉水中较大的杂质,并且活性炭层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m2,并且氧化石墨烯、吸附膜与次氯酸钙层,能够进一步的将水中的杂质所吸附,给人们带来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正视剖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的红外杀菌机构正视剖析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的净化机构正视剖析图。图中:1、入水孔;2、控制阀;3、红外杀菌机构;4、出水孔;5、净化机构;6、隔离板;7、外壳;8、底脚;301、注料口;302、红外线灯管;303、电能端;304、保护壳;305、灯罩;501、硅藻土层;502、活性炭层;503、氧化石墨烯;504、吸附膜;505、次氯酸钙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外壳7,外壳7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入水孔1,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杀菌机构3,红外杀菌机构3的下端设置有隔离板6,外壳7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2,隔离板6的下端设置有净化机构5,外壳7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水孔4,外壳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脚8,控制阀2能够便于控制自来水的流动。进一步的,红外杀菌机构3包括注料口301、红外线灯管302、电能端303、保护壳304与灯罩305,注料口301位于保护壳304的一侧外表面,红外线灯管302位于保护壳304的内部,电能端303位于红外线灯管302的一侧外表面,保护壳304位于灯罩305的上端外表面,灯罩305能够有效将灯光所扩散。进一步的,注料口301的一侧外表面与保护壳304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红外线灯管302的输入端与电能端3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保护壳304的下端外表面与灯罩30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人们消毒。进一步的,净化机构5包括硅藻土层501、活性炭层502、氧化石墨烯503、吸附膜504与次氯酸钙层505,硅藻土层501位于活性炭层502的上端外表面,活性炭层502位于氧化石墨烯503的上端外表面,氧化石墨烯503位于吸附膜504的上端外表面,吸附膜504位于次氯酸钙层505的上端外表面,活性炭层502能够有效吸附水中的杂质。进一步的,硅藻土层501的下端外表面与活性炭层50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活性炭层502的下端外表面与氧化石墨烯50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氧化石墨烯503的下端外表面与吸附膜50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吸附膜504的下端外表面与次氯酸钙层50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人们快速方便的处理自来水。工作原理该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的红外杀菌机构3,在人们将自来水放入到净化装置内部时,人们可以通过传输线将电能传输到电能端303处,电能端303将电能分别的送到红外线灯管302上,红外线灯管302在得到电能后,可以散发出红外线,通过设置的灯罩305,来对下面的自来水进行照射,能够有效的杀除水中的大部分细菌,并且人们可以通过一侧外表面的注料口301来撒下一些化学杀菌药物,能够进一步的将水中的细菌杀除,便于人们使用,在消毒过后的自来水通过控制阀2到达机构处时,内部设置有硅藻土层501,是一种硅质岩石,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古代硅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入水孔(1),所述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杀菌机构(3),所述红外杀菌机构(3)的下端设置有隔离板(6),所述外壳(7)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2),所述隔离板(6)的下端设置有净化机构(5),所述外壳(7)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水孔(4),所述外壳(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脚(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入水孔(1),所述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杀菌机构(3),所述红外杀菌机构(3)的下端设置有隔离板(6),所述外壳(7)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2),所述隔离板(6)的下端设置有净化机构(5),所述外壳(7)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水孔(4),所述外壳(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脚(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杀菌机构(3)包括注料口(301)、红外线灯管(302)、电能端(303)、保护壳(304)与灯罩(305),所述注料口(301)位于保护壳(304)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红外线灯管(302)位于保护壳(304)的内部,所述电能端(303)位于红外线灯管(3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保护壳(304)位于灯罩(305)的上端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口(301)的一侧外表面与保护壳(304)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太湖县牛镇兴利自来水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