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31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包括池体,在池体中装填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体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固污水流经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此为截留作用;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节约基建投资并减少占地面积,出水水质较好,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特别是其模块化结构利于未来的扩建。该工艺可独立建立,也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是一种可替代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废水零排放的呼声日益高涨。零排放并非不排放水,而是不将有害物质通过水体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电厂生产使用的水资源最终以蒸汽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或者在电厂内部水循环系统中留存,这样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同时避免自然环境遭到污染水体的污染,保证居民用水安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目前以及以后的水资源将会一直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污水零排放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水资源紧张,且环境保护要求逐渐提高,电厂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优化电厂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意义非常深远。大型火电厂主厂一般建在城市郊区,由于员工众多而形成独立的生活园区,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这些生活污水主要来自职工宿舍、厂区内办公楼及食堂等,污水水量约占电厂污水总量的10%;其成份与城市污水类似,但污染物质量浓度较低,BOD一般为30~40mg/L,SS为45~60mg/L,CODcr一般在200mg/L左右。由于该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量的适合微生物生活繁殖的有机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和环境后,会对环境和水体造成污染,甚至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很有必要对这部分污水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用以处理低温生活污水,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吸附、分解、氧化,同时进行生物脱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包括池体,在池体中装填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体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固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利用模拟生活污水为基础培养基,分离、纯化出在10摄氏度下生长的耐冷菌株,所述生物膜上附着筛选出耐冷菌株组成的复合菌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池体包括三种生物处理形式,分别为:生物碳曝气反应池、曝气生物反应池和BAF曝气生物反应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碳曝气反应池对污水的工艺流程如下:污水从池体上部进水,并在池体下部对侧出水,在滤池中下部设曝气管进行曝气,曝气管上部起生物降解作用,下部起截留SS及脱落的生物膜的作用;出水管上连接有反冲进水管,并在池体上部对侧连接有反冲出水管,运行中,因截留SS及生物膜的生长,水头损失逐渐增加,在低于水头设定值后,开始反冲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管距池体底部距离为25-40c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反冲进水管口连接反冲洗气、水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生物反应池池体底部为气水混合室,气水混合室上方依次为长柄滤头、曝气管、垫层和滤料;所用滤料密度大于水,自然堆积;曝气生物反应池采用上向流,污水从底部进入气水混合室,经长柄滤头配水后通过垫层进入滤料,在此进行BOD、COD、氨氮及SS的去除;反冲洗时,气、水同时进入气水混合室,经长柄滤头配水、气后进入滤料,反冲洗出水回流入初沉池,与原污水合并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生物反应池采用的滤料为球状轻质陶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BAF曝气生物反应池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滤料;运行时采用上向流,在池体顶部设格网或滤板以阻止滤料流出,正常运行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反冲时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反冲水采用下向流以冲散被压实的滤料小球;反冲出水从滤池底部流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BAF曝气生物反应池采用的滤料为聚苯乙烯小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显著节约基建投资并减少占地面积,出水水质较好,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特别是其模块化结构利于未来的扩建。该工艺可独立建立,也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是一种可替代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物碳曝气反应池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曝气生物反应池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BAF曝气生物反应池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曝气生物反应池的一种工艺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曝气生物反应池的另一种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在池体中装填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体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固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在池体中装填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体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固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利用模拟生活污水为基础培养基,分离、纯化出在10摄氏度下生长的耐冷菌株,所述生物膜上附着筛选出耐冷菌株组成的复合菌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三种生物处理形式,分别为:生物碳曝气反应池、曝气生物反应池和BAF曝气生物反应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碳曝气反应池对污水的工艺流程如下:污水从池体上部进水,并在池体下部对侧出水,在滤池中下部设曝气管进行曝气,曝气管上部起生物降解作用,下部起截留SS及脱落的生物膜的作用;出水管上连接有反冲进水管,并在池体上部对侧连接有反冲出水管,运行中,因截留SS及生物膜的生长,水头损失逐渐增加,在低于水头设定值后,开始反冲洗。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成高燕宁侯文龙周慧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