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察泥沙絮凝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观察细颗粒粘性泥沙絮凝的实验装置,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河口悬浮细颗粒泥沙,极易絮凝形成粒径跨越几个数量级(10-6~10-3m,“海雪”可能更大)、形态各异的絮团(flocs)或聚集体(aggregates)。单个絮团可被视作内含丰富水份与孔隙,包含无机(如粘土矿物)和有机(如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细菌)多源颗粒组成的、独立的微型生态系统。在局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絮团一直处于聚并和破碎的高频变化状态,其物质组成、粒径大小、有效密度和形态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这种多过程参与、多因素影响的本质特性给絮凝原位观测和跨学科交叉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如此,因絮凝始终是细颗粒泥沙研究无法回避的基本过程,且其在河口泥沙输运沉降、元素与营养盐循环、污染物迁移扩散等基础问题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絮团不受扰动的原位观测一直是粘性泥沙絮凝研究面临的技术瓶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测方式:激光衍射系统、拍照/摄像系统以及声学信号转换方法。但现场观测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察泥沙絮凝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有机玻璃管道、第二有机玻璃管道、杆网机构、观察仓、混合桶及搅拌器;第二有机玻璃管道与第一有机玻璃管道连接;观察仓设置在第一有机玻璃管道内;/n杆网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多级相连接的网格,驱动组件与第一网格连接,多级网格之间相互连接;驱动组件带动杆网机构的多级网格在混合桶、第二有机玻璃管道内上下移动,从而使杠网机构实现混合桶、第二有机玻璃管道内各项同性湍流的功能;/n混合桶位于第二有机玻璃管道的上方,搅拌器位于混合桶内;混合桶中间设有供杆网机构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察泥沙絮凝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有机玻璃管道、第二有机玻璃管道、杆网机构、观察仓、混合桶及搅拌器;第二有机玻璃管道与第一有机玻璃管道连接;观察仓设置在第一有机玻璃管道内;
杆网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多级相连接的网格,驱动组件与第一网格连接,多级网格之间相互连接;驱动组件带动杆网机构的多级网格在混合桶、第二有机玻璃管道内上下移动,从而使杠网机构实现混合桶、第二有机玻璃管道内各项同性湍流的功能;
混合桶位于第二有机玻璃管道的上方,搅拌器位于混合桶内;混合桶中间设有供杆网机构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泥沙絮凝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桶的通孔侧面设有挡板;搅拌器转动使混合桶内的沙粒和絮凝剂混合形成絮凝体后,抽起挡板使絮凝体通过第二有机玻璃管道,流入第一有机玻璃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察泥沙絮凝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桶呈椭圆形,搅拌器设有两个且均位于混合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泥沙絮凝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有机玻璃管道设有多级,多级第二有机玻璃管道串接后,连接在混合桶和第一有机玻璃管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泥沙絮凝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有机玻璃管、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加学,任杰,林姚坤,黄靖伦,林镇坤,刘柯言,唐兆家,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