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运用上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技术介绍
托运,是指托运人委托具有托运资质的公司将货物运输到指定地点,交给指定收货人的服务,在托运故障车的过程中,需要将故障车移动到货车上,而现有的上车设备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将故障车移动到货车上较为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现有的上车设备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一。专利申请CN110091789A,公开日为2019.08.06,公开了一种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连接板、第一电机、连板和第一轴承座等,通过操作人员将故障车移动到横板上,然后同时控制两个第一电机反转,使得两个L形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横板随之向上移动,当横板与车厢平齐时,人们同时关闭两个第一电机,然后将故障车移动到车厢内,再逆时针转动推板,使推板处于竖直状态,然后控制电动轮反转,通过拉绳带动从动轮反转,从而带动第二滑块向左移动,进而带动转轴向左移动,推板随之向左移动,推板向左推动故障车,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电动轮(1)和安装板(2),安装板(2)上转动式设有两组电动轮(1);/n手推杆(3),安装板(2)上设有手推杆(3);/n升降机构(4),安装板(2)上设有升降机构(4);/n推动机构(5),升降机构(4)上设有推动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电动轮(1)和安装板(2),安装板(2)上转动式设有两组电动轮(1);
手推杆(3),安装板(2)上设有手推杆(3);
升降机构(4),安装板(2)上设有升降机构(4);
推动机构(5),升降机构(4)上设有推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4)包括有:
螺杆(41),安装板(2)上转动式设有两根螺杆(41);
螺母(42),两根螺杆(41)上均螺纹式设有螺母(42);
移动板(43),两个螺母(42)之间连接有移动板(43);
挡板(44),移动板(43)内侧设有挡板(44);
轮子(45),移动板(43)顶部转动式设有八个轮子(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推动机构(5)包括有:
推动块(51),挡板(44)上设有两块推动块(51);
连接柱(52),两根螺杆(41)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柱(52);
第一滑杆(53),连接柱(52)上设有两根第一滑杆(53);
连接块(54),两根第一滑杆(53)之间连接有连接块(54);
第一滑动块(55),两根第一滑杆(5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块(55);
第一弹簧(56),两根第一滑杆(53)上均绕有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一侧与连接柱(52)连接,第一弹簧(56)另一侧与第一滑动块(55)连接;
第二滑杆(57),连接柱(52)上设有两根第二滑杆(57);
第一滑套(58),两根第二滑杆(57)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58);
第二弹簧(510),两根第二滑杆(57)上均绕有第二弹簧(510),第二弹簧(510)顶部与第二滑杆(57)连接,第二弹簧(510)底部与第一滑套(58)连接;
楔形块(59),两个第一滑套(58)上均设有楔形块(59),楔形块(59)与第一滑动块(55)配合;
连杆(511),两个第一滑套(58)之间连接有连杆(511),连杆(511)位于推动块(51)上方;
推块(512),第一滑动块(55)底部设有推块(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阻挡机构(6),阻挡机构(6)包括有:
第二滑套(61),移动板(43)上设有四个第二滑套(61);
第三滑杆(62),两组相邻的两个第二滑套(61)内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杆(62);
斜面块(63),两根第三滑杆(62)上均设有斜面块(63);
第四滑杆(64),移动板(43)内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四滑杆(64);
滚珠(65),两根第四滑杆(64)底部均转动式设有滚珠(65);
第三弹簧(66),两根第四滑杆(64)上均绕有第三弹簧(66),第三弹簧(66)顶部与移动板(43)连接,第三弹簧(66)底部与第四滑杆(6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