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17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包括焊接线,焊接线用于对产线当中的双梁筋板进行焊接作业。焊接线包括用于焊接的焊接机器人和用于承载、定位工件的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包括能够转动的承载台,承载台在安装工件后能够进行360°的转动,使得工件产生角度上的变化,能够更好地与焊接机器人配合工作,增大可焊接角度和范围,减少因焊接角度限制而产生的重新装夹等焊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焊接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
技术介绍
自动化采用具有自动控制,能自动调节、检测、加工的机器设备、仪表,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作业的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等。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自动化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控制技术来实现。焊接生产自动化是焊接结构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将在高性能的微机波控焊接电源基础上发展智能化焊接设备,在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基础上发展柔性焊接工作站和焊接生产线,最终实现焊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现有自动化焊接设备当中,通常包括焊接机器人和用于承载工件的机台,且机台多为固定机台,起到固定及定位工件的作用。但是对于双梁等内部中空的壳体类零件,由于内部需要进行焊接加工,且壳体内可供焊接机器人作业的空间有限,如果机台在焊接当中始终处于固定状态,受到焊接机器人本身尺寸、角度的限制,会减小焊接机器人的焊接范围,增加重新定位等焊接工序,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焊接生产线所存在的因承载工件的机台固定导致工序增加、影响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包括焊接线,所述焊接线包括定位模组和焊接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固定机架和承载台,所述固定机架包括固定部、轴承部、锁止部和定位盘,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地面或外部机台,所述轴承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顶端,所述锁止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部或所述固定部,所述锁止部用于限制所述定位盘的转动;所述承载台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主体呈长方体形,两端具有向外伸出的轴段,所述轴段穿设于所述轴承部,所述定位盘套设于所述轴段;所述第一承载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承载部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限制工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承载部限制工件沿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载部长方形主体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焊接模组包括焊接机器人和走行轨道,所述焊接机器人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走行轨道上;所述走行轨道包括底架、连接板、滑轨、齿条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底架固定安装于地面,所述滑轨和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一自转轴、第二自转轴和第三自转轴,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自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轴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自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自转轴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三自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自转轴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承载台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角度刻度标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包括焊接线,焊接线用于对产线当中的双梁筋板进行焊接作业。焊接线包括用于焊接的焊接机器人和用于承载、定位工件的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包括能够转动的承载台,承载台在安装工件后能够进行360°的转动,使得工件产生角度上的变化,能够更好地与焊接机器人配合工作,增大可焊接角度和范围,减少因焊接角度限制而产生的重新装夹等焊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当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中焊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当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中定位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焊接模组100;焊接机器人110;第一转动轴111;第二转动轴112;第三转动轴113;第一自转轴114;第二自转轴115;第三自转轴116;底座117;走行轨道120;定位模组200;固定机架210;固定部211;轴承部212;锁止部213;定位盘214;承载台220;第一承载部221;轴段2210;第二承载部2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包括焊接线,焊接线用于对产线当中的双梁筋板进行焊接作业。焊接线包括用于焊接的焊接机器人和用于承载、定位工件的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包括能够转动的承载台,承载台在安装工件后能够进行360°的转动,使得工件产生角度上的变化,能够更好地与焊接机器人配合工作,增大可焊接角度和范围,减少因焊接角度限制而产生的重新装夹等焊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定位模组200包括固定机架210和承载台220,固定机架210包括固定部211、轴承部212、锁止部213和定位盘214:固定部211作为整个定位模组200的安装基础,固定连接于地面或外部机台,其余零件均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固定部211上。轴承部212固定设置于固定部211顶端,承载台220可转动地连接于轴承部212,使得承载台220可以沿自身轴线旋转。锁止部213固定连接于轴承部212或固定部211,定位盘214固定连接于承载台220,锁止部213锁紧时能够限制定位盘214的转动,进而限制承载台220的转动。承载台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线,所述焊接线包括定位模组和焊接模组;/n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固定机架和承载台,所述固定机架包括固定部、轴承部、锁止部和定位盘,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地面或外部机台,所述轴承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顶端,所述锁止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部或所述固定部,所述锁止部用于限制所述定位盘的转动;所述承载台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主体呈长方体形,两端具有向外伸出的轴段,所述轴段穿设于所述轴承部,所述定位盘套设于所述轴段;所述第一承载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承载部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限制工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承载部限制工件沿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载部长方形主体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n所述焊接模组包括焊接机器人和走行轨道,所述焊接机器人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走行轨道上;所述走行轨道包括底架、连接板、滑轨、齿条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底架固定安装于地面,所述滑轨和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一自转轴、第二自转轴和第三自转轴,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自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轴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自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自转轴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三自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自转轴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梁内缝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线,所述焊接线包括定位模组和焊接模组;
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固定机架和承载台,所述固定机架包括固定部、轴承部、锁止部和定位盘,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地面或外部机台,所述轴承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顶端,所述锁止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部或所述固定部,所述锁止部用于限制所述定位盘的转动;所述承载台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主体呈长方体形,两端具有向外伸出的轴段,所述轴段穿设于所述轴承部,所述定位盘套设于所述轴段;所述第一承载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承载部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限制工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承载部限制工件沿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载部长方形主体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焊接模组包括焊接机器人和走行轨道,所述焊接机器人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走行轨道上;所述走行轨道包括底架、连接板、滑轨、齿条和第一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智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控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