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接触网的移动机构、移动接触网及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03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接触网的移动机构、移动接触网及操作方法,包括腕臂结构和滑动机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所述承力索和/或所述接触线通过滑动机构相对所述腕臂结构移动;还包括力传递机构,所述力传递机构用于将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或滑动机构移动过程中形成的推力或者拉力间接或直接作用于腕臂结构上,从而推动或者拉动所述腕臂结构转动;所述腕臂结构转动,通过力传递机构形成推力或者拉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作用于滑动机构,从而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接触网的移动机构、移动接触网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领域,具体涉及移动接触网的移动机构、移动接触网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电气化牵引的推进,中国铁路干线的运输都采用电力机车取代内燃机车。在货物装卸线路或者入库检修实现电气化。目前采用刚性的可移动式接触网,但是现有的刚性可移动式接触网系统成本极高,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对线路使用条件要求高,结构可靠性差;其使用电动机来驱动旋转支架转动从而带动整体移动接触网移动段侧移到铁轨一侧,这种方式中,汇流排是一整条的安装在转动支架末端,电动机较多较难控制电动机或者电动推杆驱动的同步性。随着电气化铁路技术的革新,提供能够不断满足货物装卸线路或者入库检修实现电气化接触网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创新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不足:1、热胀冷缩肯定会导致接触线,承力索的延伸,可能导致弓网故障(火车受电弓与接触网故障),比如调节线索张力的补偿装置落地,腕臂偏移,定位器脱离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若接触线因为松弛而缠绕住火车受电弓(车头上面高高抬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接触网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腕臂结构和滑动机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其中/n所述承力索和/或所述接触线通过滑动机构相对所述腕臂结构移动;/n所述滑动机构设置采用如下任一种:/n第一种:腕臂结构上设置滑槽,承力索设置在夹持机构上,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在滑槽中滑动;/n第二种:通过滑杆与滑环的配合,使得滑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腕臂结构移动;或者/n第三种:承力索本身能够在腕臂结构上设置的套件中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接触网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腕臂结构和滑动机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其中
所述承力索和/或所述接触线通过滑动机构相对所述腕臂结构移动;
所述滑动机构设置采用如下任一种:
第一种:腕臂结构上设置滑槽,承力索设置在夹持机构上,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在滑槽中滑动;
第二种:通过滑杆与滑环的配合,使得滑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腕臂结构移动;或者
第三种:承力索本身能够在腕臂结构上设置的套件中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力传递机构,所述力传递机构用于将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或滑动机构移动过程中形成的推力或者拉力间接或直接作用于腕臂结构上,从而推动或者拉动所述腕臂结构转动;或者
所述腕臂结构转动,通过力传递机构形成推力或者拉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作用于滑动机构,从而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机构采用弹性传力件,所述弹性传力件设置在滑动机构的外部,从外部推动或者拉动滑动机构移动;或者所述弹性传力件设置在滑动机构的内部,从内部推动或者拉动滑动机构移动;或者所述弹性传力件套件的内部或者外部,推动或者拉动套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固定设置在承力索上,所述弹性传力件一端作用在推动件上,所述弹性传力件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在套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承力索移动通过推动件压缩或者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华张友卢学飞孙永刚于国亮赵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新伟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