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02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电路结构包括:并联连接的支路T、支路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涉及无线充电的三角定位法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检测距离的电路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电动汽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推广。由于电池容量及充电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充电问题成为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瓶颈问题。由于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解决传统传导式充电面临的接口限制、安全问题等而逐渐发展成为电动汽车充电的主要方式。然而有线充电存在诸多不便。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供给。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汽车的停放位置不准确会导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性能剧烈下降,严重影响电能传输效率。研究表明,只有5%的司机能够在没有其他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很好地把电动车停在合适的充电位置。因此,汽车定位问题成为了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广泛被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三角定位法进行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定位。在三角定位法中,接收端有三个线圈,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路T、支路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路T、支路T1和支路T2,所述支路T包括串联的开关ST与谐振电容CT,所述支路T1包括串联的开关S1与谐振电容CT1,所述支路T2包括串联的开关S2与谐振电容CT2;
直流电源,与开关SU、电阻RT、电感LT以及所述支路T、支路T1或支路T2串联连接;
开关SD与所述直流电源和开关SU并联,并且与所述电阻RT、电感LT串联后与所述支路T、支路T1或支路T2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端接收线圈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CR、电阻RR和电感L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端第一辅助线圈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CR1、电阻R1和电感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端第二辅助线圈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CR2、电阻R2和电感L2。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定位法中激励发射端线圈的电路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开关S1、S2和ST,设置开关SU、SD互补工作的开关频率和导通时间,使得电路拓扑结构分别工作在fR、f1、f2三种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