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水冷设备及冷却方法,包括:上平板及可远离或靠近上平板的下平板,上平板及下平板上均安装有供冷却流体带走热量的中空的冷却管道;模具放置在上平板及下平板之间,上平板及下平板靠近与模具紧贴,冷却管道一端输入低温的冷却流体,冷却管道另一端排出升温后的冷却流体;提高冷却流体在冷却管道的流速,从而加快模具的冷却温度,解决了大铁板空冷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皮碗的生产效率;通过对排出的冷却流体温度的检测,能有效的检测冷却出模的温度,解决了模具过度冷却造成出模破损,由原来的冷却时间40分钟降低至15分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这中间的25分钟时差可以用于模具模板预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水冷设备及冷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水冷设备及冷却方法,属于模具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皮碗是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及离合器操纵系统、加力系统中起传递压力和密封作用的零部件,皮碗生产时,是使用模具加入氟胶材料进行高温模压加工成型,单个周期工艺为:装模→硫化→冷却→升温→装模;使用氟胶材料在高温下进行模压后,热状态的氟胶材料抗撕裂强度较低,需要在冷状态下具备高抗撕裂强度进行冷却出模;目前,是将模具放在大铁板之内,利用大铁板本身进行空冷,从到达冷却出模,冷却过程至少需要40分钟,当大铁板吸收热量后无法快速散热时,吸热饱和后到冷却出模时间会更长,降低了皮碗的生产效率;由于是采用大铁板空冷,空冷冷却过程不可控,达到冷却出模的温度往往是工艺操作者靠手去感应冷却温度,容易造成模具过度冷却,过度冷却后,皮碗产品极易粘模造成出模破损,同时,由于模具过度冷却,增加了第二次模压加工成型的加温时间,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水冷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具水冷的冷却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水冷设备,包括:上平板及可远离或靠近上平板的下平板,上平板及下平板上均安装有供冷却流体带走热量的中空的冷却管道。还包括外体,外体上设有开口向前方的操作槽,上平板和下平板对应安装在操作槽的两个相对面上,操作槽的开口可活动安装有安全门,外体上操作槽的三面侧壁、上平板、下平板及安全门组成一个容纳模具的空腔;模具被上平板、下平板紧贴后位于空腔内,模具只能与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流体进行热量交换散热,进一步提高冷却的可控性,避免与空气接触带来的冷却干扰。所述操作槽的内部侧壁安装有热电偶,所述外体外部安装有温度显示微控板和温度报警器,热电偶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微控板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温度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显示微控板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显示微控板设置设定温度值,当从热电偶检测操作槽内的空气温度信号输送温度显示微控板大于设定温度值后,温度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实现有效及时的将模具取出出模,实现对模具冷却温度的智能控制和检测,进一步避免模具过度冷却造成出模破损,降低二次加温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一种使用模具水冷设备的冷却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经排汽孔将外部的管道与上平板及下平板内冷却管道两个端口连通;步骤二,高温模压加工成型后带高温的模具放在下平板上,伸缩件带动模具向上伸缩靠近上平板,使模具与上平板、下平板上紧贴,而后安全门通过安全门导轨的导向对操作槽进行封闭;步骤三,向上平板、下平板内的冷却管道内输入25℃的冷却水流,控制冷却管道排出的水温在35℃,使空腔内的温度模具散出的170℃稳定逐步将至40℃;步骤四,当热电偶检测到空腔内的温度到40℃,温度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及时将模具取出,而后将皮碗取出后立即进行填料重新加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为模具放置在上平板及下平板之间,上平板及下平板靠近与模具紧贴,冷却管道一端输入低温的冷却流体,冷却管道另一端排出升温后的冷却流体;提高冷却流体在冷却管道的流速,从而加快模具的冷却温度,解决了大铁板空冷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皮碗的生产效率;通过对排出的冷却流体温度的检测,能有效的检测冷却出模的温度,解决了模具过度冷却造成出模破损,降低二次加温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由原来的冷却时间40分钟降低至15分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这中间的25分钟时差可以用于模具模板预热,将模具升温时间由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从而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阶梯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透视示意图;图中:1-外体;2-上平板;3-下平板;4-冷却管道;5-安全门;6-安全门导轨;7-把手;8-热电偶;9-温度显示微控板;10-温度报警器;11-操作槽;12-排汽孔;13-伸缩件;14-伸缩杆;15-底座;16-安全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模具水冷设备,包括:上平板2及可远离或靠近上平板2的下平板3,上平板2及下平板3上均安装有供冷却流体带走热量的中空的冷却管道4,所述上平板2及下平板3均为厚度在20mm的平板。将高温模压加工后模具放置在上平板2及下平板3之间,上平板2及下平板3靠近与模具紧贴,冷却管道4一端输入低温的冷却流体,冷却管道4另一端排出升温后的冷却流体;提高冷却流体在冷却管道4的流速,从而加快模具的冷却温度,解决了大铁板空冷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皮碗的生产效率;通过对排出的冷却流体温度的检测,能有效的检测冷却出模的温度,解决了模具过度冷却造成出模破损,降低二次加温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冷却管道4安装在上平板2及下平板3的内部,避免安装在外部在使用时与模具发生碰撞损坏。还包括外体1,外体1上设有开口向前方的操作槽,上平板2和下平板3对应安装在操作槽的两个相对面上,操作槽的开口可活动安装有安全门5,外体1上操作槽11的三面侧壁、上平板2、下平板3及安全门5组成一个容纳模具的空腔;模具被上平板2、下平板3紧贴后位于空腔内,模具只能与冷却管道4内的冷却流体进行热量交换散热,进一步提高冷却的可控性,避免与空气接触带来的冷却干扰。还包括两端固定在操作槽11开口的上下侧边的两根安全门导轨6,所述安全门5设有与安全门导轨6滑动套合的通孔,安全门5通过在安全门导轨6上下滑动对操作槽的开口进行封闭;所述安全门5外侧固定有把手7。所述下平板3位于操作槽11的下方,上平板2位于操作槽的上方,下平板3和上平板2在操作槽内实现远离和靠近。还包括可进行控制伸缩的伸缩件13,伸缩件13的伸缩端与下平板3底部接触或固定连接,伸缩件13的固定端与外体1固定;所述上平板2与下平板3的两侧边经伸缩杆14固定连接,伸缩件13带动下平板3进行升降伸缩运动时,上平板2与下平板3之间通过伸缩杆14的伸缩导向进行靠近或远离。所述伸缩件13为伸缩气缸或伸缩液压缸或伸缩电动杆的任一种;所述外体1对应伸缩件13的底部设有通孔,伸缩件13的底部位于通孔内,其底部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底座15,通过调整底座15的与地面接触的高度,来调整位于伸缩件13顶端面上下平板3的位置;底座15为可伸缩的支撑轮。所述操作槽11的内部侧壁安装有热电偶8,所述外体1外部安装有温度显示微控板9和温度报警器10,热电偶8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微控板9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温度报警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显示微控板9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显示微控板9设置设定温度值,当从热电偶8检测操作槽11内的空气温度信号输送温度显示微控板9大于设定温度值后,温度报警器10发出报警信号,实现有效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板(2)及可远离或靠近上平板(2)的下平板(3),上平板(2)及下平板(3)上均安装有供冷却流体带走热量的中空的冷却管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板(2)及可远离或靠近上平板(2)的下平板(3),上平板(2)及下平板(3)上均安装有供冷却流体带走热量的中空的冷却管道(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4)安装在上平板(2)及下平板(3)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体(1),外体(1)上设有开口向前方的操作槽,上平板(2)和下平板(3)对应安装在操作槽的两个相对面上,操作槽的开口可活动安装有安全门(5),外体(1)上操作槽(11)的三面侧壁、上平板(2)、下平板(3)及安全门(5)组成一个容纳模具的空腔;模具被上平板(2)、下平板(3)紧贴后位于空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固定在操作槽(11)开口的上下侧边的两根安全门导轨(6),所述安全门(5)设有与安全门导轨(6)滑动套合的通孔,安全门(5)通过在安全门导轨(6)上下滑动对操作槽的开口进行封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板(3)位于操作槽(11)的下方,上平板(2)位于操作槽的上方,下平板(3)和上平板(2)在操作槽内实现远离和靠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水冷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茶,班政平,罗皓,韦良合,崔永芳,杨安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红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