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遮帘机构,包括一伸缩杆、一枢接组及一微调装置;通过第一、二管体和微调装置的调整,可将伸缩杆牢固地设置于上、下板体间;垂挂有帘幕的屏杆通过枢接组枢接于伸缩杆,沿枢接组转动,进行帘幕角度的调整,可达到遮蔽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遮帘机构,尤指一种能可靠地固定于上、下板体间,并可随使用者需要进行屏幕角度调整的多功能遮帘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楼房除了原有的格局外,为了使宽敞的空间能随需要而适时进行隔间,因此屏风也就变成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而屏风在使用上虽可有效达到隔间的效果,但其体积庞大、收藏不便,成为屏风无法普及的原因之一。因此,人们研发出一种活动式的隔间装置,该隔间装置于上、下板体上设置有滑轨,使该隔间装置可沿滑轨进行推移,进而达到收藏或展开的目的。但是,该隔间装置在施工时,必须先于上、下板体中设置滑轨,且在隔间装置上,必须设置与滑轨对应的滑轮,令隔间装置可藉滑轮沿滑轨进行滑动,以达到隔间或遮蔽的目的因此施工相当不便,必须嵌设滑轨及滑轮,才能达到进行滑移的目的。总之,如何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喜爱而调整遮蔽效果的遮帘机构,为本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第一、二管体和微调装置调整伸缩杆的长度,将伸缩杆可靠地固定于上、下板体间;并通过屏杆沿枢接组的转动,进行帘幕角度调整的多功能遮帘机构。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遮帘机构,主要包括一伸缩杆、一枢接组及一微调装置,该伸缩杆为一中空管体,设置于具有上、下板体的空间中,其上端具有一固定端,下端则套设一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微调装置包括一内套管、一调整螺杆及一调整盘;该内套管为一内部具有内螺纹的中空管体,设置于伸缩杆下端内;调整螺杆螺合于内套管的内螺纹,其底部延设一底座;而该调整盘设置于底座上方,与调整螺杆连动,该调整盘上弯折有两对称直立的握持部;枢接组包括一枢接件及一帘杆,该枢接件套置于伸缩杆上与帘杆枢接,帘杆上垂挂有帘幕;并可沿枢接件的中心转动,以调整帘杆的角度。其中所述帘杆延设一枢接端,该枢接端设有一衔接段,该衔接段与一衔接件衔接,使帘杆枢接于枢接件的枢接孔上,并沿枢接件的中心转动。所述枢接件由两中空圆柱体焊接而成;由一板体冲压或弯折而成;所述枢接件呈葫芦形状;所述伸缩杆上端的固定座及下端微调装置底座的底部设有柔性垫体。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一套接件及一顶持件;其中第一管体较第二管体的孔径略大,该套接件固设于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对应的内孔中,该套接件向外延设一圆锥外螺纹,顶持件的圆锥内螺纹螺合于套接件的圆锥外螺纹上,该顶持件由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其外缘弹性抵触于第一管体内孔中。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二管体插穿于第一管体的内孔,故第二管体可于第一管体中进行长度调整,同时,套接件与顶持件皆设置于第一管体中,当第二管体调整至适当位置后,由于第二管体的转动,使顶持件在套接件的圆锥外螺纹作用下产生旋紧效果,令顶持件产生扩张,与第一管体内壁产生抵压摩擦接触,从而使第二管体达到定位的效果。多功能遮帘机构,除可通过第一、二管体调整伸缩杆的长度外,还可以通过微调装置进行伸缩杆的微调,确保伸缩杆与上、下板体间有足够的顶持力;由于帘杆与枢接件间的枢接,使帘杆可于枢接件上转动,随使用者喜爱进行适当角度的调整,以达到遮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枢接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伸缩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枢接件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枢接件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兹举数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多功能遮帘机构,主要包括一伸缩杆10、一微调装置20及一枢接组30,其中伸缩杆10为一中空管体,设置于具有上、下板体的空间中,上端具有一固定端11,下端则设有微调装置20。参见图2所示,微调装置20设置于伸缩杆10的下端,包含有一内套管21、一调整螺杆22及一调整盘23,该内套管21为一套置于伸缩杆10下端内的中空管体,其内具有一内螺纹211,调整螺杆22螺合于内套管21的内螺纹211,底部延设一底座221,调整盘23设置于底座221上方,与调整螺杆22连动,该调整盘23上弯折有两对称直立的握持部231。枢接组30套置于伸缩杆10上,其包括一枢接件31及一帘杆32,该枢接件31上设有一套孔311及一枢接孔312,该套孔311套设于伸缩杆10上,且该套孔311边缘上设有锁固元件313,由其将枢接件31固定于伸缩杆10上;帘杆32枢接于枢接件31上,该帘杆32延设一枢接端321,使帘杆32呈L状,枢接端321上设有一衔接段322,该衔接段322与一衔接件323衔接,使帘杆32枢接于枢接件31的枢接孔312上,沿枢接件31的中心转动,同时,一帘幕40垂挂于帘杆32上。组装时,将枢接件31套置于伸缩杆10上,利用锁固元件313将其锁固;将帘杆32枢接端321穿入枢接孔312中,使衔接段322穿过枢接孔312,将衔接件323衔接于衔接段322上,使帘杆32可沿枢接件31的中心转动,最后将伸缩杆10设置于具有上、下板体的空间中,由微调装置20调整伸缩杆10的长度,组成一多功能遮帘机构。参见图3、4所示,帘杆32枢接于枢接件31上,而该枢接件31套固于伸缩杆10上,故帘杆32可沿枢接件31的中心转动,可任意调整帘杆32的角度;该枢接件31由两中空圆柱体焊接而成(如图4所示)。参见图5所示,本技术的伸缩杆10包括第一管体12、第二管体13、一套接件14及一顶持件15;第一管体12较第二管体13的孔径略大,该套接件14固设于第二管体13一端与第一管体12对应的内孔中,同时该套接件14向外延设一圆锥外螺纹,顶持件15的圆锥内螺纹螺合于套接件14的圆锥外螺纹上,该顶持件15由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其外缘弹性抵触于第一管体12内孔中。因此,伸缩、转动第一、二管体12、13,可调整伸缩杆10的长度。参见图6、7所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在于其于伸缩杆10上、下两端分别套设一枢接件31,各枢接件31上均枢接有一帘杆32,在上、下帘杆32之间套挂帘幕40,如此可避免帘幕40过长或底部呈开放状,而造成帘幕40垂地或摆动,可有效固定帘慕40的位置。其枢接件31由一板体弯折成葫芦形状(如图7所示)。参见图8、9所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在于在上、下板体两对应侧各设置一伸缩杆10,各伸缩杆10上分别套固有枢接件31,二相对应帘杆32上分别垂挂帘幕40,形成一遮帘门。其枢接件31由一板体冲压呈葫芦形状(如图9所示)。参见图10所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在于其伸缩杆10在固定于具有上、下板体的空间上时,为增加伸缩杆10与上、下板体间的顶持力,在固定端11及微调装置20底部与上,下板体的相对位置间分别设有一柔性垫体50,因此,当伸缩杆10固定于上、下板体上时,可通过柔性垫体50,增加伸缩杆10与上、下板体间的顶持力,并可避免伸缩杆10两端直接与上、下板体摩擦接触,造成上、下板体的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遮帘机构,主要包括:一伸缩杆、一枢接组及一微调装置,该伸缩杆为一中空管体,设置于具有上、下板体的空间中,其上端具有一固定端,下端则套设一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微调装置包括:一内套管、一调整螺杆及一调整盘;该内套管为一内部具 有内螺纹的中空管体,设置于伸缩杆下端内;调整螺杆螺合于内套管的内螺纹,其底部延设一底座;而该调整盘设置于底座上方,与调整螺杆连动,该调整盘上弯折有两对称直立的握持部;枢接组包括一枢接件及一帘杆,该枢接件套置于伸缩杆上与帘杆枢接,帘杆 上垂挂有帘幕;并可沿枢接件的中心转动,以调整帘杆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遮帘机构,主要包括一伸缩杆、一枢接组及一微调装置,该伸缩杆为一中空管体,设置于具有上、下板体的空间中,其上端具有一固定端,下端则套设一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微调装置包括一内套管、一调整螺杆及一调整盘;该内套管为一内部具有内螺纹的中空管体,设置于伸缩杆下端内;调整螺杆螺合于内套管的内螺纹,其底部延设一底座;而该调整盘设置于底座上方,与调整螺杆连动,该调整盘上弯折有两对称直立的握持部;枢接组包括一枢接件及一帘杆,该枢接件套置于伸缩杆上与帘杆枢接,帘杆上垂挂有帘幕;并可沿枢接件的中心转动,以调整帘杆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遮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帘杆延设一枢接端,该枢接端设有一衔接段,该衔接段与一衔接件衔接,使帘杆枢接于枢接件的枢接孔上,并沿枢接件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钱,
申请(专利权)人:杨金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