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66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包括整形镶块、滑块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整形镶块与斜楔驱动块连接,滑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号上折弯部,滑块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号左折弯部,滑块左侧面的下部与气缸连接,滑块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块的上模钢性驱动块,下模定位压料镶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二号上折弯部,二号上折弯部与一号左折弯部的上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的定位整形面,一号左折弯部的下部与整形镶块配合完成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整形,下模定位压料镶块的左侧面设置有二号左折弯部,滑块通过一号上折弯部、二号左折弯部可相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滑动。本设计不仅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模具故障率低、零件质量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制造成本、降低模具故障率与提高零件质量稳定性。
技术介绍
轻卡整体侧围为轻卡大型外观件,成型难度大,品质要求高,且A柱处存在负角侧整形,侧整形后需要模具特殊结构实现负角取件。现有车型A柱侧整形模具结构均为多层双向运动斜楔结构,该种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制造难度大、故障率高、模具后期维护保养成本高,且生产时需要接多组气源,气缸及气管接头等故障率高。另外,模具结构的多个滑块的运动顺序及运动快慢直接影响零件品质;实际生产时,由于压力机气源不稳定及进出气速度慢等因素,使得滑块上升及下落速度均非常慢,从而使得零件出现棱线及A柱开口尺寸大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制造成本高、模具故障率高、零件质量稳定性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成本低、模具故障率低、零件质量稳定性好的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包括整形镶块、滑块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所述整形镶块设置在滑块的左侧,整形镶块与斜楔驱动块连接,斜楔驱动块与上模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号上折弯部,所述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下模底板上,所述滑块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号左折弯部,滑块左侧面的下部与安装块连接,安装块与气缸连接,所述滑块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块的上模钢性驱动块,上模钢性驱动块与上模连接,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设置在滑块的上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固定在下模底板上,下模定位压料镶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二号上折弯部,二号上折弯部与一号左折弯部的上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的定位整形面,一号左折弯部的下部与整形镶块配合完成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整形,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的左侧面设置有二号左折弯部,所述滑块通过一号上折弯部、二号左折弯部可相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滑动。所述一号左折弯部为S型结构,一号左折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面、第二折弯面、第三折弯面,所述第一折弯面与二号上折弯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的定位整形面,所述第二折弯面与第三折弯面构成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整形面。所述一号上折弯部为Z字型结构,一号上折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折弯面、第五折弯面、第六折弯面,所述第四折弯面与第一折弯面连接,所述二号左折弯部为Z字型结构,二号左折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折弯面、第八折弯面、第九折弯面,所述第七折弯面通过竖直面与二号上折弯部连接,第七折弯面与第四折弯面相接触,所述第八折弯面与第五折弯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九折弯面与第六折弯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七折弯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七折弯面与第八折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八折弯面与第九折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四折弯面的宽度小于第七折弯面的宽度,所述第五折弯面的宽度大于第八折弯面的宽度,所述第六折弯面的宽度小于第九折弯面的宽度。所述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宽度为X1,所述第七折弯面的宽度为X2,所述滑块的滑动距离为X,X1<X<X2。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与斜楔驱动块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滑块的左侧位于斜楔驱动块下方的部位设置有斜楔底座,斜楔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引导斜楔驱动块移动的导滑面。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整体侧围A柱放置在二号上折弯部与一号左折弯部的上部构成的定位整形面上,此时,整体侧围A柱的外端与一号左折弯部的下部空开;S2、控制上模向下移动至下死点,在此过程中,上模带动上模钢性驱动块向下移动抵住滑块的右侧面,上模带动整形镶块向右下方移动与一号左折弯部的下部配合完成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成型工作;S3、控制上模向上移动复位,在此过程中,上模带动上模钢性驱动块向上移动复位,以使上模钢性驱动块与滑块分离,上模带动整形镶块向左上方移动复位,以使整形镶块与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分离;S4、控制气缸驱动滑块向右下方移动,当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与一号左折弯部无干涉时,将整体侧围A柱取出;S5、控制气缸驱动滑块向左上方移动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中,用简单单层斜楔斜拉结构实现A柱负角整形后取件,消除了整体侧围侧整形时模具多层斜楔,双向运动的复杂结构,改进后的结构,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零件时,模具故障率低、零件质量稳定。因此,本专利技术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成本低、模具故障率低、零件质量稳定性好。2、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中,第一折弯面与二号上折弯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的定位整形面,第二折弯面与第三折弯面构成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整形面,不仅能对零件进行可靠定位,而且保证了零件的成型质量;一号上折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折弯面、第五折弯面、第六折弯面,二号左折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折弯面、第八折弯面、第九折弯面,第七折弯面与第四折弯面相接触,第八折弯面与第五折弯面相互平行,第九折弯面与第六折弯面相互平行,第七折弯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七折弯面与第八折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八折弯面与第九折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这样的设计不仅保证了滑块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之间的相对滑动,而且保证了模具的结构强度;第四折弯面的宽度小于第七折弯面的宽度,第五折弯面的宽度大于第八折弯面的宽度,第六折弯面的宽度小于第九折弯面的宽度,整体侧围A柱的负角宽度为X1,第七折弯面的宽度为X2,滑块的滑动距离为X,X1<X<X2,不仅能保证零件顺利取出,而且能保证模具的结构强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可靠性高、零件质量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3、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中,滑块的移动方向与斜楔驱动块的移动方向相同,使得零件质量有保证;滑块的左侧设置有斜楔底座,斜楔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导滑面,整形时,斜楔驱动块沿着导滑面向右下方移动成型零件,提高了零件品质。因此,本专利技术零件质量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体侧围A柱放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体侧围A柱负角整形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体侧围A柱取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号上折弯部、一号左折弯部、二号上折弯部、二号左折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整形镶块1、滑块2、一号上折弯部21、第四折弯面211、第五折弯面212、第六折弯面213、一号左折弯部22、第一折弯面221、第二折弯面222、第三折弯面223、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二号上折弯部31、二号左折弯部32、第七折弯面321、第八折弯面322、第九折弯面323、竖直面33、斜楔驱动块4、安装块5、气缸6、上模钢性驱动块7、整体侧围A柱8、斜楔底座9。图中:B表示斜楔驱动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镶块(1)、滑块(2)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所述整形镶块(1)设置在滑块(2)的左侧,整形镶块(1)与斜楔驱动块(4)连接,斜楔驱动块(4)与上模连接,所述滑块(2)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号上折弯部(21),所述滑块(2)的底部滑动连接在下模底板上,所述滑块(2)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号左折弯部(22),滑块(2)左侧面的下部与安装块(5)连接,安装块(5)与气缸(6)连接,所述滑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块(2)的上模钢性驱动块(7),上模钢性驱动块(7)与上模连接,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设置在滑块(2)的上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固定在下模底板上,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上端面设置有二号上折弯部(31),二号上折弯部(31)与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上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定位整形面,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下部与整形镶块(1)配合完成整体侧围A柱(8)的负角整形,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左侧面设置有二号左折弯部(32),所述滑块(2)通过一号上折弯部(21)、二号左折弯部(32)可相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镶块(1)、滑块(2)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所述整形镶块(1)设置在滑块(2)的左侧,整形镶块(1)与斜楔驱动块(4)连接,斜楔驱动块(4)与上模连接,所述滑块(2)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号上折弯部(21),所述滑块(2)的底部滑动连接在下模底板上,所述滑块(2)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号左折弯部(22),滑块(2)左侧面的下部与安装块(5)连接,安装块(5)与气缸(6)连接,所述滑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块(2)的上模钢性驱动块(7),上模钢性驱动块(7)与上模连接,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设置在滑块(2)的上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固定在下模底板上,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上端面设置有二号上折弯部(31),二号上折弯部(31)与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上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定位整形面,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下部与整形镶块(1)配合完成整体侧围A柱(8)的负角整形,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左侧面设置有二号左折弯部(32),所述滑块(2)通过一号上折弯部(21)、二号左折弯部(32)可相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左折弯部(22)为S型结构,一号左折弯部(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面(221)、第二折弯面(222)、第三折弯面(223),所述第一折弯面(221)与二号上折弯部(31)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定位整形面,所述第二折弯面(222)与第三折弯面(223)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负角整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上折弯部(21)为Z字型结构,一号上折弯部(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折弯面(211)、第五折弯面(212)、第六折弯面(213),所述第四折弯面(211)与第一折弯面(221)连接,所述二号左折弯部(32)为Z字型结构,二号左折弯部(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折弯面(321)、第八折弯面(322)、第九折弯面(323),所述第七折弯面(321)通过竖直面(33)与二号上折弯部(31)连接,第七折弯面(321)与第四折弯面(211)相接触,所述第八折弯面(322)与第五折弯面(212)相互平行,所述第九折弯面(323)与第六折弯面(213)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南艳秦辉吴洁熊飞李春阳余卫华郝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