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制造成本、降低模具故障率与提高零件质量稳定性。
技术介绍
轻卡整体侧围为轻卡大型外观件,成型难度大,品质要求高,且A柱处存在负角侧整形,侧整形后需要模具特殊结构实现负角取件。现有车型A柱侧整形模具结构均为多层双向运动斜楔结构,该种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制造难度大、故障率高、模具后期维护保养成本高,且生产时需要接多组气源,气缸及气管接头等故障率高。另外,模具结构的多个滑块的运动顺序及运动快慢直接影响零件品质;实际生产时,由于压力机气源不稳定及进出气速度慢等因素,使得滑块上升及下落速度均非常慢,从而使得零件出现棱线及A柱开口尺寸大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制造成本高、模具故障率高、零件质量稳定性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成本低、模具故障率低、零件质量稳定性好的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包括整形镶块、滑块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所述整形镶块设置在滑块的左侧,整形镶块与斜楔驱动块连接,斜楔驱动块与上模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号上折弯部,所述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下模底板上,所述滑块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号左折弯部,滑块左侧面的下部与安装块连接,安装块与气缸连接,所述滑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镶块(1)、滑块(2)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所述整形镶块(1)设置在滑块(2)的左侧,整形镶块(1)与斜楔驱动块(4)连接,斜楔驱动块(4)与上模连接,所述滑块(2)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号上折弯部(21),所述滑块(2)的底部滑动连接在下模底板上,所述滑块(2)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号左折弯部(22),滑块(2)左侧面的下部与安装块(5)连接,安装块(5)与气缸(6)连接,所述滑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块(2)的上模钢性驱动块(7),上模钢性驱动块(7)与上模连接,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设置在滑块(2)的上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固定在下模底板上,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上端面设置有二号上折弯部(31),二号上折弯部(31)与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上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定位整形面,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下部与整形镶块(1)配合完成整体侧围A柱(8)的负角整形,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左侧面设置有二号左折弯部(32),所述滑块(2)通过一号上折弯部(21)、二号左折弯部(32)可相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镶块(1)、滑块(2)与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所述整形镶块(1)设置在滑块(2)的左侧,整形镶块(1)与斜楔驱动块(4)连接,斜楔驱动块(4)与上模连接,所述滑块(2)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号上折弯部(21),所述滑块(2)的底部滑动连接在下模底板上,所述滑块(2)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号左折弯部(22),滑块(2)左侧面的下部与安装块(5)连接,安装块(5)与气缸(6)连接,所述滑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块(2)的上模钢性驱动块(7),上模钢性驱动块(7)与上模连接,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设置在滑块(2)的上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固定在下模底板上,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上端面设置有二号上折弯部(31),二号上折弯部(31)与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上部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定位整形面,一号左折弯部(22)的下部与整形镶块(1)配合完成整体侧围A柱(8)的负角整形,所述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的左侧面设置有二号左折弯部(32),所述滑块(2)通过一号上折弯部(21)、二号左折弯部(32)可相对下模定位压料镶块(3)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左折弯部(22)为S型结构,一号左折弯部(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面(221)、第二折弯面(222)、第三折弯面(223),所述第一折弯面(221)与二号上折弯部(31)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定位整形面,所述第二折弯面(222)与第三折弯面(223)构成整体侧围A柱(8)的负角整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卡整体侧围侧整形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上折弯部(21)为Z字型结构,一号上折弯部(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折弯面(211)、第五折弯面(212)、第六折弯面(213),所述第四折弯面(211)与第一折弯面(221)连接,所述二号左折弯部(32)为Z字型结构,二号左折弯部(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折弯面(321)、第八折弯面(322)、第九折弯面(323),所述第七折弯面(321)通过竖直面(33)与二号上折弯部(31)连接,第七折弯面(321)与第四折弯面(211)相接触,所述第八折弯面(322)与第五折弯面(212)相互平行,所述第九折弯面(323)与第六折弯面(213)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南艳,秦辉,吴洁,熊飞,李春阳,余卫华,郝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