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640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封闭生化池的生化池盖板、水环气泵、雾化接触反应器和曝气池;所述生化池盖板上设置有臭气收集通道,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进气口用于与生化池连通,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水环气泵的进气口;所述水环气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本申请具有除臭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环保处理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中最主要的处理方法为生物法,或称为生化法,生化法分为2类,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生化法主要依靠微生物的作用进行污染物质的代谢与去除,但是处理过程中常常伴随有臭气、臭味的产生,臭气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氢、氨气等,均为溶于水的物质。臭味的产生将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但目前,生化池除臭的方式主要有池顶加盖微生物处理,收集后电感耦合或喷淋塔处理。池顶加盖投加微生物处理的方式成本较高,需要不断的投加微生物制剂,同时加盖层的结构复杂;收集后电感耦合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且成本较高;而喷淋塔虽则处理成本较低,但是其收集后气体在喷淋塔内与液体混合效率低、处理效果差,而且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小型污水厂或小型厌氧池的臭气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具有除臭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封闭生化池的生化池盖板、水环气泵、雾化接触反应器和曝气池;所述生化池盖板上设置有臭气收集通道,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进气口用于与生化池连通,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水环气泵的进气口;所述水环气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水环气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用于控制进水量的有水量控制器。可选的,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包括配水管、雾化喷射器、吸附层和出水收集系统;所述配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环气泵的出水口,所述雾化喷射器安装在所述配水管上,所述吸附层安装在所述配水管的下方,所述出水收集系统设置在所述吸附层下方,所述出水收集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可选的,所述配水管包括第二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环气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为十字形,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雾化喷射器的进水口。可选的,所述吸附层内设置有微生物填料和/或多孔吸附填料。可选的,所述出水收集系统呈漏斗状,所述出水收集系统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出水收集系统的最低处。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出水管,所述出水收集系统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收集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曝气池的液面下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处理厌氧池内的臭气时,生化池内的臭气通过臭气收集通道进入水环气泵中,同时通过第一进水管向水环气泵中注水,使臭气与水混合后通过雾化接触反应器去除混合液中的臭气,并将废液排放至曝气池内,实现曝气处理,从而具有较高的除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生化池盖板;2、水环气泵;3、雾化接触反应器;4、曝气池;5、臭气收集通道;6、第一进水管;7、水量控制器;8、配水管;9、雾化喷射器;10、吸附层;11、出水收集系统;12、第二进水管;13、第一出水管;14、第二出水管;21、水环气泵的进气口;22、水环气泵的进水口;23、水环气泵的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封闭生化池的生化池盖板1、水环气泵2、雾化接触反应器3和曝气池4;生化池盖板1上设置有臭气收集通道5,臭气收集通道5的进气口与生化池连通,臭气收集通道5的出气口连通水环气泵2的进气口21;水环气泵2的进水口22连通有第一进水管6;水环气泵2的出水口23连通雾化接触反应器3,雾化接触反应器3的出水口连通曝气池4。当需要对生化池内的臭气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启动水环气泵2通过臭气收集通道5从生化池内抽取臭气,并通过第一进水管6向水环气泵2内注入清水或污水厂处理后的中水,并以混合液的形式从水环气泵2的出水口23进入雾化接触反应器3,混合液在雾化接触反应器3内发送反应,使混合液内的臭气吸附在雾化接触反应器3内,最终通过雾化接触反应器3的出水口排至曝气池4内,混合液在曝气池4内利用曝气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实现臭气完全处理,不排放。进一步地,第一进水管6上设置用于控制进水量的有水量控制器7。水量控制器7能够控制进入水环气泵2内的清水或中水的水量,根据进气量的大小调节进水量,是臭气与水充分混合,气水比为1:1-3。可选的,雾化接触反应器3包括配水管8、雾化喷射器9、吸附层10和出水收集系统11;配水管8的进水口连通水环气泵2的出水口23,雾化喷射器9安装在配水管8上,吸附层10安装在配水管8的下方,出水收集系统11设置在吸附层10下方,出水收集系统11的出水口连通曝气池4。在将混合液注入雾化接触反应器3内时,混合液进入配水管8,并通过雾化喷射器9以雾化状喷射在吸附层10上,吸附层10去除混合液中的臭气,随后混合液沉积到雾化接触反应器3的底部,并通过出水收集系统11收集处理后的混合液,再排出至曝气池4内。可选地,配水管8包括第二进水管12和第一出水管13,第二进水管12的进水口连通水环气泵2的出水口23,第二进水管12的出水口连通第一出水管13,第一出水管13呈十字形设置,第一出水管13的出水口连通雾化喷射器9的进水口。在需要使混合液雾化时,混合液通过第二进水管12进入第一出水管13内,由于第一出水管13为十字形结构,可使雾化后的混合液均匀喷射,提高吸附层10的处理效率。进一步地,吸附层10内设置有微生物填料和/或多孔吸附填料。吸附层10内存在微生物填料、多孔吸附填料、以及微生物填料和多孔吸附填料三种设置;微生物填料能够通过其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混合液中的臭味;多孔吸附填料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混合液中的臭味。进一步地,出水收集系统11呈漏斗状,出水收集系统11的出水口位于出水收集系统11的最低处。漏斗状的出水收集系统11方便收集经过吸附层10处理后的废液。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出水管,出水收集系统11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出水管14,第二出水管14的进水口与出水收集系统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出水管14的出水口位于曝气池4的液面下方。通过第二出水管14将废液排放至曝气池4的液面下方,充分利用曝气池4的曝气增氧与微生物的作用,深度处理混合液,实现最终处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需要对生化池内的臭气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启动水环气泵2通过臭气收集通道5从生化池内抽取臭气,并通过第一进水管6向水环气泵2内注入清水或污水厂处理后的中水,并以混合液的形式从水环气泵2的出水口23通过第二进水管12进入雾化接触反应器3,并通过第一出水管13运输到雾化喷射器9内,将混合液雾化喷出并通过吸附层10吸附臭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闭生化池的生化池盖板、水环气泵、雾化接触反应器和曝气池;所述生化池盖板上设置有臭气收集通道,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进气口用于与生化池连通,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水环气泵的进气口;所述水环气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闭生化池的生化池盖板、水环气泵、雾化接触反应器和曝气池;所述生化池盖板上设置有臭气收集通道,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进气口用于与生化池连通,所述臭气收集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水环气泵的进气口;所述水环气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水环气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用于控制进水量的有水量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的臭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接触反应器包括配水管、雾化喷射器、吸附层和出水收集系统;所述配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环气泵的出水口,所述雾化喷射器安装在所述配水管上,所述吸附层安装在所述配水管的下方,所述出水收集系统设置在所述吸附层下方,所述出水收集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庚渠建国卢圣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