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板由外边框、玻璃、封装材料、背板、接线盒和太阳能电池组成,相对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来说,太阳能电池属于更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随着人们逐渐对太阳能利用的重视,太阳能装置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相应的产生了较多的废旧太阳能产品。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回收主要靠人工或者直接不回收,导致资源浪费,人工在回收时一般将铝合金外边框直接用锤子敲击强行拆除,如此极易将电池板部分过度损坏,影响后续的回收,且拆除后将铝合金边框直接放在一堆,浪费空间,运输时也不方便。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回收主要靠人工或者直接不回收,导致资源浪费,人工在回收时一般将铝合金外边框直接用锤子敲击强行拆除,如此极易将电池板部分过度损坏,影响后续的回收,且拆除后将铝合金边框直接放在一堆,浪费空间,运输时也不方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复形单元、拆除单元、收集单元、控制屏、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底架与复形单元相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控制屏、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复形单元、拆除单元和收集单元;底架与复形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拆除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收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第一收集箱相连接;底架与第二收集箱相连接;复形单元与拆除单元相连接;复形单元与收集单元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控制屏、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复形单元、拆除单元和收集单元;底架与复形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拆除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收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第一收集箱相连接;底架与第二收集箱相连接;复形单元与拆除单元相连接;复形单元与收集单元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复形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碾平辊、第二碾平辊、第一支块、第一丝杆、第二支块、第二丝杆、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传动杆、第一套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丝杆、第一复形辊、第二复形辊、第一光杆和电动传送机构;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收集单元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碾平辊进行固接;第一碾平辊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碾平辊外表面与第一蜗杆进行固接;第一碾平辊上方设置有第二碾平辊;第二碾平辊与第一支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碾平辊与第二支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块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第二支块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丝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啮合;第一蜗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套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拆除单元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复形辊进行旋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复形辊进行旋接;第一光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光杆外表面与第一复形辊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外表面与第二复形辊进行滑动连接;电动传送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电动传送机构上方设置有第一复形辊和第二复形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电池板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拆除单元包括有传感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套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二连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六锥齿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四丝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五丝杆、第二加热器、第三加热器、第二光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四电动推杆、第一夹板、第十一电动推杆、第二夹板、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块、齿条、第一直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五电动推杆、第三夹板、第四夹板、第六电动推杆和第三光杆;传感器侧边设置有第一加热器;第一加热器侧边设置有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第二套杆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六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五传动轮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加热器进行旋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三加热器进行旋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丝杆进行固接;第五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架进行旋接;第五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架进行旋接;第一支架下方设置有两个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一夹板进行固接;第二支架下方设置有两个第十一电动推杆;第十一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二夹板进行固接;第二夹板上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块与齿条进行固接;齿条与第一直齿轮相啮合;第一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五电动推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