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腔,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空心硬性滤芯,滤芯内部为第二过滤腔,滤芯的轴线和圆柱形壳体的轴线相重合;滤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二过滤腔的两端密封连接,且分别与壳体内壁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空气过滤器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便于用户根据待过滤气体的组分更换合适的滤芯,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连接件通过螺纹结构与连接柱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和卡接件通过弹簧相连接,具有上下移动的一定自由性,调整连接柱旋入锥台部的深度,即可使过滤器使用不同规格、形状的滤芯,提高过滤器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
技术介绍
气相色谱进样之前,需要对载气和样气进行过滤,以避免气体中的颗粒物堵色色谱柱。现有技术中,气体过滤器结构复杂,组装拆卸困难,耗时长;同时仅适用于单一尺寸、形状的滤芯,一旦使用几年后特定规格或形状的滤芯停产,则需要整体更换过滤装置,维护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过滤器结构复杂、组装拆卸困难、仅适用于单一滤芯,过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空心硬性滤芯,所述滤芯内部为第二过滤腔,所述滤芯的轴线和所述圆柱形壳体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两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连接柱内部设置有进气通路,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第二过滤腔的通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通路相连通,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一过滤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部和向所述第一过滤腔内部延伸的滑动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壳体卡接连接,所述滑动部内沿着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设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卡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弹簧沿着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卡接部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第一过滤腔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壳体相应地设置有密封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密封孔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的滑动范围为d,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不小于d。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锥台部,所述锥台部的上底半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半径且大于所述连接柱的半径,所述锥台部的下底半径不小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半径。优选地,所述锥台部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接,所述锥台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柱相应地设置有外螺纹。优选地,所述卡接部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卡接柱,所述壳体上相应地设置有L型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宽度与所述卡接柱的直径相同。。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空气过滤器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便于用户根据待过滤气体的组分更换合适的滤芯,提高工作效率;2、第二连接件通过螺纹结构与连接柱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和卡接件通过弹簧相连接,具有上下移动的一定自由性,调整连接柱旋入锥台部的深度,即可使过滤器使用不同规格、形状的滤芯,提高过滤器的兼容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空气过滤器剖面图;图2为空气过滤器半剖图;图3为空气过滤器左视图。在上述附图中,各图号标记分别表示:1-壳体;11-第一过滤腔;12-进气孔;13-排气孔;14-密封孔;15-卡接槽;2-滤芯;21-第二过滤腔;3-第一连接件;31-连接柱;311-通孔;32-进气通路;4-第二连接件;41-延伸部;42-锥台部;5-卡接件;51-卡接部;52-滑动部;521-滑槽;53-弹簧;54-卡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如图1-3所示,圆柱形的壳体1内部为第一过滤腔11,第一过滤腔11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的滤芯2。滤芯2为空心圆柱体,滤芯2内部为第二过滤腔21,第二过滤腔21的上下两端被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封闭,待过滤气体通过第二连接件4进入第二过滤腔21后,只能通过滤芯2壁经过过滤后进入第一过滤腔11。第一过滤腔11和第二过滤腔21均为圆柱形。第二过滤腔21中设置有连接柱31,连接柱31的上端与第一连接件3焊接蜜蜂连接,连接柱31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件4的锥台部42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柱31和锥台部42通过该螺纹结构相固定。连接柱31和第二连接件4内部设置有进气通路32,壳体1底部设置有与进气通路32相连通的进气孔12,连接柱31上设置有若干连通进气通路32和第二过滤腔21的通孔311。壳体1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过滤腔11相连通的排气孔13,待过滤空气依次经过进气孔12、第二连接件4和连接柱31中的进气通路32、通孔311、第二过滤腔21、滤芯2、第一过滤腔11,最后从排气孔13排出,经过滤芯2时被过滤。进气孔12和排气孔13均设置内螺纹,用于连接外部给气、排气管路。第一连接件3通过密封圈与滤芯2密封连接。第二连接件4的锥台部42的上底半径大于连接柱31的半径且小于第二过滤腔21的半径,锥台部42的下底半径大于第二过滤腔21的半径,旋紧第二连接件4和连接柱31,可以使锥台部42的侧面与滤芯2的内壁底部压紧实现机械密封。第二连接件4的底部设置有延伸部41,延伸部41的形状为柱形,壳体1上设置有相应的密封孔14,延伸部41与密封孔14过盈连接实现密封。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卡接件5,卡接件5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卡接部51和滑动部52,卡接部51与壳体1相卡接,卡接部51通过密封圈与壳体1内部密封连接。滑动部52的形状为圆管状,滑动部52的外径与壳体1的内径一致,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滑动部52内部设置有滑槽521,第一连接件3可在滑槽521内滑动,滑槽521的形状与第一连接件3的形状相匹配。滑槽521内设置有弹簧53,弹簧53的两端分别连接卡接部51和第一连接件3。壳体1、滑槽521、连接柱31和进气通路32均同轴设置。卡接部51上沿其径向设置有卡接柱54,壳体1上相应地设置有L形的卡接槽15,卡接柱5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腔(11),所述第一过滤腔(11)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空心滤芯(2),其特征在于:/n所述滤芯(2)内部为第二过滤腔(21),所述滤芯(2)的轴线和所述圆柱形壳体(1)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滤芯(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腔(21)的两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所述壳体(1)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腔(2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连接柱(31)内部设置有进气通路(32),所述连接柱(31)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进气通路(32)和所述第二过滤腔(21)的通孔(311);/n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12)和排气孔(13),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进气通路(32)相连通,所述排气孔(13)与所述第一过滤腔(1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腔(11),所述第一过滤腔(11)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空心滤芯(2),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2)内部为第二过滤腔(21),所述滤芯(2)的轴线和所述圆柱形壳体(1)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滤芯(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腔(21)的两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所述壳体(1)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腔(2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连接柱(31)内部设置有进气通路(32),所述连接柱(31)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进气通路(32)和所述第二过滤腔(21)的通孔(311);
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12)和排气孔(13),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进气通路(32)相连通,所述排气孔(13)与所述第一过滤腔(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气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腔(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件(5),所述卡接件(5)包括卡接部(51)和向所述第一过滤腔(11)内部延伸的滑动部(52),所述卡接部(51)与所述壳体(1)卡接连接,所述滑动部(52)内沿着所述壳体(1)的轴线方向设开设有滑槽(521),所述第一连接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