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154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及其系统,正多边体结构的喷嘴主体,喷嘴主体的一端为喷射端,另一端为注液端;喷射端的端面为附着面,喷射端处相邻喷嘴外壁面之间的棱角是喷嘴尖端;在喷射端的每一个喷嘴外壁面上均沿轴向设有液体明渠,液体明渠的底端延伸至附着面,每个液体明渠的顶端都设有出液口;由注液端向喷嘴主体内部沿轴向设有注液腔;注液腔的底部通过出液口与喷嘴主体外部相连通;所述喷嘴主体连接高压发生器;由于喷嘴尖端电荷密度集中,因此在每个喷嘴尖端产生射流;因此可以增加雾化流量同时可获得单分散性良好、射流区域广的雾化液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电雾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静电雾化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电场的静电作用实现液体破碎雾化的方法。具体的原理为带电液体从喷嘴口出流出时,静电剪切应力作用于液体表面,克服液体自身的表面张力和粘滞力,从而促使液体表面不稳定性的增长,使初始液滴变形并破裂出更细小的子液滴。由于静电雾化以较低能耗优势可获得大量粒径细小、单分散性好、可控性强、沉积率高的荷电微液滴,使其在超低量农药喷洒、微纳米薄膜制备、微型燃烧、微喷雾冷却、药物封装、微动力推进及生物质谱等领域显示了巨大应用价值。目前存在的静电雾化喷嘴,大都运行在锥射流模式下,此模式下喷嘴只能发射一股射流,液滴的大小受到供给流量的严格限制,雾化流量无法进一步提高,难以满足静电雾化多领域实际应用的需求。当前提高静电雾化流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通过阵列集成单毛细管喷嘴或采用静电雾化的多股射流模式实现流量的成倍增加。前者通过将喷嘴按照线性或者阵列式排列,通过叠加喷嘴数量来提高雾化流量的方法,但这要求较高的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主体(5),喷嘴主体(5)为正多边体结构,喷嘴主体(5)的一端为喷射端,另一端为注液端;喷射端的端面为附着面(17),喷射端处相邻喷嘴外壁面(4)之间的棱角是喷嘴尖端(1);在喷射端的每一个喷嘴外壁面(4)上均沿轴向设有液体明渠(2),液体明渠(2)的底端延伸至附着面(17),每个液体明渠(2)的顶端都设有出液口(3);由注液端向喷嘴主体(5)内部沿轴向设有注液腔(8);注液腔(8)的底部通过出液口(3)与喷嘴主体(5)外部相连通;所述喷嘴主体(5)连接高压发生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主体(5),喷嘴主体(5)为正多边体结构,喷嘴主体(5)的一端为喷射端,另一端为注液端;喷射端的端面为附着面(17),喷射端处相邻喷嘴外壁面(4)之间的棱角是喷嘴尖端(1);在喷射端的每一个喷嘴外壁面(4)上均沿轴向设有液体明渠(2),液体明渠(2)的底端延伸至附着面(17),每个液体明渠(2)的顶端都设有出液口(3);由注液端向喷嘴主体(5)内部沿轴向设有注液腔(8);注液腔(8)的底部通过出液口(3)与喷嘴主体(5)外部相连通;所述喷嘴主体(5)连接高压发生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液体明渠(2)沿着喷嘴外壁面(4)轴向的中位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液体明渠(2)的横截面形状设计为弧形槽或正多边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增强结构的静电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液体明渠(2)的长度L0为喷嘴主体(5)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元平马登辉张聪王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