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49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罩体,所述罩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罩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罩体的内壁活动套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罩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搅拌效果差,没有充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上下部原料相差较大,反应过程相对不够充分和较为缓慢,并且在合成时大多是通过内部的电阻丝进行加热,虽然加热迅速,但加热不均匀,使得反应不充分,并且不便于进行清洗,影响下一次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制氢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垃圾制氢所需反应温度在1000℃左右,所需的高温热能由热解室和催化重整室的外部传入,要求垃圾制氢炉有高的热利用效率,炉壁材料要能承受1000℃的高温,在生物质制氢时需要催化剂进行催化,提高热解原料气的产出率和质量,减少热解室排放残碳,减少原料气中的焦油量;尽可能多地将原料气进行催化重整转化为氢气,催化剂通过合成装置进行合成,但是现有的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搅拌效果差,没有充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上下部原料相差较大,反应过程相对不够充分和较为缓慢,并且在合成时大多是通过内部的电阻丝进行加热,虽然加热迅速,但加热不均匀,使得反应不充分,并且不便于进行清洗,影响下一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具备搅拌效果好、加热迅速均匀和便于清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搅拌效果差,没有充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上下部原料相差较大,反应过程相对不够充分和较为缓慢,并且在合成时大多是通过内部的电阻丝进行加热,虽然加热迅速,但加热不均匀,使得反应不充分,并且不便于进行清洗,影响下一次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罩体,所述罩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罩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罩体的内壁活动套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罩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的顶部贯穿至罩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与齿圈啮合,所述盖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轴的左端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管,所述转管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和盖板延伸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至竖管的底部,所述转管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转管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头,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转杆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转管位于箱体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表面的底部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管与盖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竖管表面的底部活动套设有圆板,所述连接杆远离转杆的一端与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管和圆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优选的,所述齿圈和罩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所述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优选的,所述盖子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进料管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L型板,L型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L型板的底部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延伸至凹槽的内腔,螺纹杆与L型板螺纹连接,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转管和盖板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套设在转管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罩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油管,进油管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的底部依次贯穿盖子和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螺栓表面的底部螺纹套设有螺母。优选的,所述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装置通过导线外接电源和控制器,将进水管通过管道外接供水装置,将冷凝器通过管道外接冷却水,打开盖子将原料通过进料管加入到壳体内,将盖子盖住转动把手,把手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并往下移动,使底座移动到凹槽内对盖子进行固定密封。B)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的运行,第二电机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转管、转杆、连接杆、搅拌桨和螺旋叶片的转动,连接杆和搅拌桨的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反应,同时螺旋叶片的转动将壳体内上部的原料不断通过竖管输送到下部,下部的原料往上部进行输送,从而进行循环,实现充分搅拌混合反应。C)控制器控制加热丝和第一电机的运行,加热丝的运行对罩体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第一电机转轴的转动带动圆形齿轮、齿圈和搅拌杆的转动,搅拌杆的转动对导热油进行搅动,使罩体内的导热油温度更加的均匀,从而对壳体内的原料进行均匀加热反应,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控制器通过控制加热丝和半导体制冷片的运行与关闭,使壳体内的原料保持温度恒定在一定的范围。D)当需要对合成装置进行清洗时,供水装置进行供水进入到箱体内,在通过转管和横管从喷头进行喷出,在喷头旋转的作用下对壳体内的构件进行清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壳体、罩体、加热丝、半导体制冷片、齿圈、搅拌杆、第一电机、圆形齿轮、进料管、箱体、进水管、第二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竖管、转管、转杆、横管、喷头、螺旋叶片、连接杆、搅拌桨和第二锥形齿轮进行配合,具备搅拌效果好、加热迅速均匀和便于清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搅拌效果差,没有充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上下部原料相差较大,反应过程相对不够充分和较为缓慢,并且在合成时大多是通过内部的电阻丝进行加热,虽然加热迅速,但加热不均匀,使得反应不充分,并且不便于进行清洗,影响下一次使用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便于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调控,通过设置冷凝器,对壳体内的气体进行冷凝成液体回流,通过设置圆板和第一滚珠,使连接杆和搅拌桨在转动时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第二滚珠,对齿圈固定的同时使其在转动时更加的顺畅,通过设置凹槽、L型板、螺纹杆、底座和把手,对盖子进行固定,同时便于进行盖子的开启,通过设置进油管和密封盖,便于及时往罩体内补充导热油,通过设置螺栓和螺母,对盖板进行固定,同时便于取下对壳体内部进行深度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齿圈俯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箱体正视剖视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竖管俯视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盖板、3罩体、4加热丝、5半导体制冷片、6齿圈、7搅拌杆、8第一电机、9圆形齿轮、10进料管、11盖子、12箱体、13进水管、14第二电机、15第一锥形齿轮、16竖管、17转管、18转杆、19单向阀、20横管、21喷头、22螺旋叶片、23连接杆、24搅拌桨、25第二锥形齿轮、26温度传感器、27排料管、28阀门、29冷凝器、30圆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2),所述壳体(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罩体(3),所述罩体(3)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丝(4),所述罩体(3)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罩体(3)的内壁活动套设有齿圈(6),所述齿圈(6)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所述罩体(3)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转轴的顶部贯穿至罩体(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9),所述圆形齿轮(9)与齿圈(6)啮合,所述盖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子(11),所述盖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2),所述箱体(1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3),所述箱体(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转轴的左端贯穿至箱体(1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竖管(16),所述箱体(12)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管(17),所述转管(17)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12)和盖板(2)延伸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的底部贯穿至竖管(16)的底部,所述转管(17)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19),所述转管(17)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横管(20),所述横管(2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头(21),所述转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2),所述转杆(18)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24),所述转管(17)位于箱体(12)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与第二锥形齿轮(25)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2),所述壳体(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罩体(3),所述罩体(3)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丝(4),所述罩体(3)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罩体(3)的内壁活动套设有齿圈(6),所述齿圈(6)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所述罩体(3)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转轴的顶部贯穿至罩体(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9),所述圆形齿轮(9)与齿圈(6)啮合,所述盖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子(11),所述盖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2),所述箱体(1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3),所述箱体(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转轴的左端贯穿至箱体(1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竖管(16),所述箱体(12)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管(17),所述转管(17)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12)和盖板(2)延伸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的底部贯穿至竖管(16)的底部,所述转管(17)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19),所述转管(17)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横管(20),所述横管(2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头(21),所述转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2),所述转杆(18)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24),所述转管(17)位于箱体(12)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与第二锥形齿轮(25)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6),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料管(27),所述排料管(27)表面的底部设置有阀门(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冷凝器(29),所述冷凝器(29)的进气管与盖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竖管(16)表面的底部活动套设有圆板(30),所述连接杆(23)远离转杆(18)的一端与圆板(3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管(16)和圆板(30)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制氢复合催化剂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6)和罩体(3)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所述罩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韩冰王延峰马林屈文欢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北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