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47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内设有内管体,所述内管体外表面设有棉质层,所述棉质层外侧设有玻璃纤维隔热层,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层与外管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弹性球,所述外管体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活动连接有缓冲条,所述外管体两端分别设有加压端与出液端,且所述加压端与出液端均连接内管体,该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减少内外热量的交换,使菌种处于合适温度环境中,且提高了注射器保存管的缓冲性能,避免注射器保存管意外掉地时破损导致菌液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
本技术涉及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属于菌液注射器

技术介绍
菌群移植是一种将从健康供体提取出的菌群移植给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干预方法,当前移植的主要形式有鼻肠管、内镜、灌肠及菌群胶囊形式。其中,鼻肠管移植是当前的重要移植手段,即将菌液装入注射器后通过鼻肠管的方式将菌液移植给患者。现有的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结构较为简单,只是简单的管状结构,在菌液在其中保存时外界温度会与内部环境进行热量的交换,使菌液的温度不能保持与菌种合适温度保持一致,致使菌种的活性降低甚至死亡,影响了菌液的使用,另外,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在使用途中,可能会由于意外掉落在地上,结构简单的注射器保存管无法有效的减少撞击力,从而导致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破损,以至于菌液泄露影响使用,并且造成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内设有内管体,所述内管体外表面设有棉质层,所述棉质层外侧设有玻璃纤维隔热层,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层与外管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弹性球,所述外管体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活动连接有缓冲条,所述外管体两端分别设有加压端与出液端,且所述加压端与出液端均连接内管体。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体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且所述刻度线设于外管体上两个相邻的缓冲条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体与内管体均为透明管,且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层、棉质层与刻度线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球外侧设有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分别设于外管体与玻璃纤维隔热层上。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体内壁设有光滑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棉质层与玻璃纤维隔热层,减少外界与注射器保存管内腔的热量交换,避免外界温度对菌种的活性造成影响,以保证菌液的使用;2、通过设置内管体、外管体、缓冲条、弹性球等结构,采用双管体结构并配合缓冲条与弹性球使用,在注射器保存管意外掉落在地上时,可以减少撞击力对注射器保存管损伤,提高了注射器保存管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的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标号:1、外管体;2、内管体;3、棉质层;4、玻璃纤维隔热层;5、空腔;6、弹性球;7、限位槽;8、缓冲条;9、加压端;10、出液端;11、刻度线;12、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2-图3所示,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包括外管体1,所述外管体1内设有内管体2,所述内管体2外表面设有棉质层3,所述棉质层3外侧设有玻璃纤维隔热层4,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层4与外管体1之间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设有弹性球6,所述外管体1两端分别设有加压端9与出液端10,且所述加压端9与出液端10均连接内管体2,所述内管体2内壁设有光滑面,减少菌液粘附于内管体2内壁。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外管体1外表面设有刻度线11,且所述刻度线11设于外管体1上两个相邻的缓冲条8之间,所述外管体1与内管体2均为透明管,且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层4、棉质层3与刻度线11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便于观察注射器保存管内的菌液容量。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外管体1外表面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活动连接有缓冲条8,减少撞击力。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球6外侧设有定位槽12,且所述定位槽12分别设于外管体1与玻璃纤维隔热层4上。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棉质层3与玻璃纤维隔热层4减少外界与注射器保存管内腔的热量交换,避免外界温度对菌种的活性造成影响,以保证菌液的使用,采用双管体结构并配合缓冲条8与弹性球6使用,在注射器保存管意外掉落在地上时,可以减少撞击力对注射器保存管损伤,提高了注射器保存管的保护效果。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包括外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内设有内管体(2),所述内管体(2)外表面设有棉质层(3),所述棉质层(3)外侧设有玻璃纤维隔热层(4),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层(4)与外管体(1)之间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设有弹性球(6),所述外管体(1)外表面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活动连接有缓冲条(8),所述外管体(1)两端分别设有加压端(9)与出液端(10),且所述加压端(9)与出液端(10)均连接内管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包括外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内设有内管体(2),所述内管体(2)外表面设有棉质层(3),所述棉质层(3)外侧设有玻璃纤维隔热层(4),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层(4)与外管体(1)之间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设有弹性球(6),所述外管体(1)外表面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活动连接有缓冲条(8),所述外管体(1)两端分别设有加压端(9)与出液端(10),且所述加压端(9)与出液端(10)均连接内管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装载菌液的注射器保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外表面设有刻度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传兴汪涵陈章然杨璐溪张帮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