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头、壳体和连接块,所述流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防闭眼结构,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杆、连杆、连接杆、齿轮槽、转炳以及凸块,所述支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支杆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槽,所述支杆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调节结构,在调节两眼距离时,可转动转炳,使得转炳在齿轮槽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向支杆的一侧进行移动,而通过连接杆的移动可对清洗部位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该装置便于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眼科治疗
,具体为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医疗行业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然而在眼科治疗时,常常需要在治疗前对病人眼睛先进行清洗,而在对眼睛进行清洗地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相应地眼睛清洗装置。传统的此类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便根据病人两眼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使其实用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头、壳体和连接块,所述壳体的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结构,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除设置有喷水头,且喷水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流水管,所述流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防闭眼结构,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结构。优选的,所述防闭眼结构包括固定块、腔体、伸缩杆以及拉板,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防闭眼结构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优选的,所述拉板呈弧形设计,所述拉板靠近眼睛的一侧设置有软胶垫。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杆、连杆、连接杆、齿轮槽、转炳以及凸块,所述支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支杆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槽,所述支杆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支杆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炳。优选的,所述转炳与齿轮槽之间构成齿轮连接,所述转炳贯穿于连杆并与支杆的内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螺纹筒、导流管以及进水口,所述螺纹筒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位于壳体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有调节结构,在调节两眼距离时,可转动转炳,使得转炳在齿轮槽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向支杆的一侧进行移动,而通过连接杆的移动可对清洗部位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该装置便于调节的效果;2、通过设置有防闭眼结构,而在伸缩杆的作用下,由拉板带动上眼皮上移,同时下方的拉板也通过伸缩杆的作用下带动下眼皮下移,而在相对拉板的共同作用下可避免在对眼睛清洗的过程中出现闭眼现象,从而实现了防闭眼的作用;3、通过设置有导流结构,先通过螺纹筒的作用与管道进行拼接,而清洗后的水分则通过进水口流入到导流管的内部,并且通过连接管向下流动,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具备水分导流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闭眼结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结构正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流结构正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闭眼结构;101、固定块;102、腔体;103、伸缩杆;104、拉板;2、喷水头;3、调节结构;301、支杆;302、连杆;303、连接杆;304、齿轮槽;305、转炳;306、凸块;4、导流结构;401、螺纹筒;402、导流管;403、进水口;5、壳体;6、流水管;7、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头2、壳体5和连接块7,壳体5的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结构3,调节结构3包括支杆301、连杆302、连接杆303、齿轮槽304、转炳305以及凸块306,支杆30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303,且连接杆303的一端延伸至支杆301的内部,连接杆303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槽304,支杆30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302,支杆301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306,凸块30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炳305,转炳305与齿轮槽304之间构成齿轮连接,转炳305贯穿于连杆302并与支杆301的内部活动连接;具体地,如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根部需要对壳体5进行调整,而在壳体5调整地过程中,则可先转动转炳305,使得转炳305在齿轮槽304的配合下可带动连接杆303向支杆301的一侧进行移动,并且通过连接杆303的移动可对清洗部位进行调节,并将相对壳体5调整到合适的距离,从而实现了该装置便于调节的效果;壳体5的中心位置除设置有喷水头2,且喷水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流水管6,流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壳体5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防闭眼结构1,防闭眼结构1包括固定块101、腔体102、伸缩杆103以及拉板104,固定块101的一端与壳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101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腔体102,腔体102的内部固定有伸缩杆103,且伸缩杆103的一端延伸至防闭眼结构1的内部,伸缩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04,拉板104呈弧形设计,所述拉板104靠近眼睛的一侧设置有软胶垫;具体地,如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而在伸缩杆103的作用下,时代的拉板104带动上眼皮向上移,同时由相对下方的拉板104同样也通过伸缩杆103的作用下使得拉板104带动下眼皮向下移,而在相对拉板104的共同作用下可将眼睛打开,从而可避免在对眼睛清洗的过程中出现闭眼现象,因此实现了该清洗装置绝壁防闭眼的作用;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结构4,导流结构4包括螺纹筒401、导流管402以及进水口403,螺纹筒40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管402,导流管4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口403,且进水口403位于壳体5的内壁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螺纹筒401的作用与管道进行连接,此时眼睛清洗后的水分则通过进水口403流入到导流管402的内部,并且通过所连接地连接管向下流动,从而可将所清洗后的水分进行排除,同时可避免清洗后地水分流入到人地面部,因此实现了该装置具备水分导流的效果。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旋转转炳305使得转炳305再齿轮槽304的配合下将连接杆303向一侧进行移动,并其余连接杆303依次根据转炳305的作用对连接杆303进行调整,而再连接杆303向两侧移动时可带动壳体5移动,并移动到与病人鼻梁宽度相等的时,然后将药水管与连接块7连接,此时病人可将壳体5放置到眼睛上方;其次,将上眼皮与下眼皮依次通过伸缩杆103的作用使得拉板104带动上下眼皮向两侧移动,而在相对拉板104的作用下可避免在眼睛清洗的过程中出现闭眼现象;最后,药水则通过喷水头2对眼睛清洗喷洒,而在药水喷洒的过程中可对眼睛进行清洗,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头(2)、壳体(5)和连接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结构(3),所述壳体(5)的中心位置除设置有喷水头(2),且喷水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流水管(6),所述流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壳体(5)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防闭眼结构(1),所述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头(2)、壳体(5)和连接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结构(3),所述壳体(5)的中心位置除设置有喷水头(2),且喷水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流水管(6),所述流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壳体(5)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防闭眼结构(1),所述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闭眼结构(1)包括固定块(101)、腔体(102)、伸缩杆(103)以及拉板(104),所述固定块(101)的一端与壳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1)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腔体(102),所述腔体(102)的内部固定有伸缩杆(103),且伸缩杆(103)的一端延伸至防闭眼结构(1)的内部,所述伸缩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治疗的眼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104)呈弧形设计,所述拉板(104)靠近眼睛的一侧设置有软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哲,蔡国梁,蔡奇洋,
申请(专利权)人:庄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