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坛形骨灰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41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坛形骨灰盒,包括:坛部与盖部,坛部至少包括坛体,其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防护层,其设置于坛体外且坛体位于防护层内,坛体与防护层隔开,坛体顶部伸出防护层;填充层,其设置于坛体与防护层间,填充层分别与坛体和防护层抵紧固连;盖部至少包括包括坛盖,其盖合于坛体开口处并与坛体径向固定;防护盖,其罩设于坛盖与坛体外并将坛盖抵于坛体上,防护盖盖合于防护层顶部并与防护层可拆装连接,防护盖内部中空;填充体,其填充于防护盖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坛形骨灰盒坚固程度较高,使用过程中不易碎;密封性较好;更加贴合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观念,更能满足大众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坛形骨灰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坛形骨灰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骨灰坛大多都是陶瓷材料制作的单层结构,结构较为简单,易陶瓷材料以土为主,更彰显了入土为安的中国传统思想,但是现有的骨灰坛较为单薄,坚固程度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或撞击到其它物体上时,容易碎裂,且坛体的密封性较差,且外形较为单一,不能够轻易的植入各种文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坛形骨灰盒。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坛形骨灰盒,包括坛部与盖部,所述坛部至少包括坛体,其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防护层,其设置于坛体外且坛体位于防护层内,所述坛体与防护层隔开,坛体顶部伸出防护层;填充层,其设置于坛体与防护层间,填充层分别与坛体和防护层抵紧固连;所述盖部至少包括包括坛盖,其盖合于坛体开口处并与坛体径向固定;防护盖,其罩设于坛盖与坛体外并将坛盖抵于坛体上,所述防护盖盖合于防护层顶部并与防护层可拆装连接,所述防护盖内部中空;填充体,其填充于防护盖内。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坛体顶部设置有颈部,颈部的直径小于坛体的直径且在颈部与坛体间形成有凸台,所述坛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下端与防护层固连,限位套中部抵紧于凸台上,限位套上端抵紧于颈部上,所述防护盖盖合至限位套上且防护盖与限位套可拆装相连。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防护盖的内表面设置有沿其运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套的上端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卡入限位槽内且防护盖能与限位套固定。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坛盖的下表面凸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嵌入颈部内并能抵靠至颈部上。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填充层与填充体均由环氧树脂与土融合后填充而成。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防护层、限位套与防护盖均由金属材料冲压弯折而成。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金属材料为铜。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凸设有图案和/或文字。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所述图案和/或文字由防护层自内向外冲压形成。在上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中,所述坛体与坛盖均由紫砂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坛形骨灰盒坚固程度较高,使用过程中不易碎;密封性较好;更加贴合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观念,更能满足大众化的需求;金属的外层结构,其能通过冲压等工艺在其表面形成各种文化的文字、图案,使得外形立体感更强,更加美观,视觉效果更好,另外,制作本骨灰盒的各种材料较为环保,使得整个骨灰盒的使用也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坛形骨灰盒的剖视图;图中,1、坛体;2、防护层;3、填充层;4、坛盖;5、防护盖;6、填充体;7、颈部;8、凸台;9、限位套;10、限位环;11、限位槽;1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坛形骨灰盒,坛部与盖部,所述坛部至少包括坛体1,其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防护层2,其设置于坛体1外且坛体1位于防护层2内,所述坛体1与防护层2隔开,坛体1顶部伸出防护层2;填充层3,其设置于坛体1与防护层2间,填充层3分别与坛体1和防护层2抵紧固连;所述盖部至少包括包括坛盖4,其盖合于坛体1开口处并与坛体1径向固定;防护盖5,其罩设于坛盖4与坛体1外并将坛盖4抵于坛体1上,所述防护盖5盖合于防护层2顶部并与防护层2可拆装连接,所述防护盖5内部中空;填充体6,其填充于防护盖5内。坛体1外侧设置有防护层2,在运输以及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坛体1不会轻易被损坏,在受到震动时,防护层2以及填充层3能够吸收较多的力,进而保证坛体1不会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以保证坛体1和坛盖4不会破碎,填充层分别与坛体和防护层固连,整个坛部内外三层结构形成一整体,其整体性较好,坚固程度大大提升。坛体1顶部设置有颈部7,颈部7的直径小于坛体1的直径且在颈部7与坛体1间形成有凸台8,所述坛体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9,限位套9下端与防护层2固连,限位套9中部抵紧于凸台8上,限位套9上端抵紧于颈部7上,所述防护盖5盖合至限位套9上且防护盖5与限位套9可拆装相连。限位套9下端与防护层2固连,保证限位套9的稳定性,限位套9的中部抵靠于凸台8上,这样防护盖5盖合至限位套9上后,限位套9也能够承受坛盖4的重量。防护盖5的内表面设置有沿其运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套9的上端凸设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能卡入限位槽11内且防护盖5能与限位套9固定,这样能够使得防护盖5与防护层2连接更加紧密,进而保证坛盖4与坛体1之间不会脱离,且能够轻松开合。坛盖4的下表面凸设有限位套9,所述限位套9嵌入颈部7内并能抵靠至颈部7上,这样能够将坛盖4与坛体1合为一体,防止坛体1与坛盖4之间出现泄漏。填充层3与填充体6均由环氧树脂与土融合后填充而成,其质地较软,但又有一定的韧性,当受到外部的冲击时,能够吸收绝大部分的力,以保证缸体或者缸盖不会受到损坏,另外,以土作为填充层3的材料,进一步融合了入土为安的中国传统殡葬理念,也将传统的殡葬文化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更加适用于现代化的殡葬文化。坛体1与坛盖4均由紫砂材料制作而成,紫砂的原材料也是土,其作用也是融合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理念。防护层2、限位套9与防护盖5均由金属材料冲压弯折而成,金属材料为铜,防护层2由内向外冲压并在其外表面形成有图案和/或文字,防护层2以及防护盖5于骨灰坛的最外侧并且有金属制成,更加方便在外侧采用冲压等工艺在其表面形成各种文化的文字、图案,使得外形立体感更强,更加美观,视觉效果更好,文字或者图案是由内向外冲压而成,使得整体造型更加丰富,同时也能起到较好的环保作用,无需再在其表面采用涂刷或粘贴的方式形成文字和/或图案。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坛形骨灰盒,包括坛部与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坛部至少包括/n坛体,其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n防护层,其设置于坛体外且坛体位于防护层内,所述坛体与防护层隔开,坛体顶部伸出防护层;/n填充层,其设置于坛体与防护层间,填充层分别与坛体和防护层抵紧固连;/n所述盖部至少包括/n坛盖,其盖合于坛体开口处并与坛体径向固定;/n防护盖,其罩设于坛盖与坛体外并将坛盖抵于坛体上,所述防护盖盖合于防护层顶部并与防护层可拆装连接,所述防护盖内部中空;/n填充体,其填充于防护盖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坛形骨灰盒,包括坛部与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坛部至少包括
坛体,其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
防护层,其设置于坛体外且坛体位于防护层内,所述坛体与防护层隔开,坛体顶部伸出防护层;
填充层,其设置于坛体与防护层间,填充层分别与坛体和防护层抵紧固连;
所述盖部至少包括
坛盖,其盖合于坛体开口处并与坛体径向固定;
防护盖,其罩设于坛盖与坛体外并将坛盖抵于坛体上,所述防护盖盖合于防护层顶部并与防护层可拆装连接,所述防护盖内部中空;
填充体,其填充于防护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坛形骨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坛体顶部设置有颈部,颈部的直径小于坛体的直径且在颈部与坛体间形成有凸台,所述坛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下端与防护层固连,限位套中部抵紧于凸台上,限位套上端抵紧于颈部上,所述防护盖盖合至限位套上且防护盖与限位套可拆装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坛形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岳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区能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