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后用护理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400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后用护理推车,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手握把,所述手握把的右侧与第一支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三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的顶部与第三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右侧与伺服电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右侧设置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上方设置有轴承。该该手术后用护理推车,通过设置伺服电机、辊轴、锥齿轮、螺纹杆、螺母与第二横板之间的配合,控制第二横板的高度即可调节护理推车的空间大小来运输不同高度的医疗设备,减少运动次数,降低医疗人员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后用护理推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手术后用护理推车,
技术介绍
医用护理推车是指病房防护转运医用设备,适用于各大医院、卫生诊所、药房、精神病院以及各大日常使用的转动推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护理者的操作负担。目前市场上的护理推车可放置的空间比较固定,不能根据医疗器材的高度大小调节护理推车空间大小,且市场上的两层护理推车不能运送较多的医疗设备,在拿取较多且高度不用的医疗设备时需要医疗人员来回运送。用目前市场上的推车会增加医疗人员的负担,且在手术后如果不能及时送走高度不同的医疗设备去清洗,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与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护理推车,解决了两层护理推车运送医疗设备较少与不能根据医疗设备高度调节护理推车空间大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手术后用护理推车,包括手握把,所述手握把的右侧与第一支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后用护理推车,包括手握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把(2)的右侧与第一支撑柱(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架(5),所述第一机架(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板(4),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与第三横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9)的顶部与第三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柱(10)的右侧与伺服电机(1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辊轴(12),所述辊轴(12)的右侧设置有锥齿轮(19),所述锥齿轮(19)的上方设置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的左侧与第二连杆(1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后用护理推车,包括手握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把(2)的右侧与第一支撑柱(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架(5),所述第一机架(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板(4),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与第三横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9)的顶部与第三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柱(10)的右侧与伺服电机(1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辊轴(12),所述辊轴(12)的右侧设置有锥齿轮(19),所述锥齿轮(19)的上方设置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的左侧与第二连杆(1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杆(16),所述第一连杆(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6),所述第一连杆(16)的底部与第四支撑柱(3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6)的左侧与第四连杆(3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杆(33)的底部与第三齿条(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条(101)的底部与第三齿轮(102)的顶部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02)的底部与第四齿条(105)的顶部啮合,所述第四齿条(105)的底部与第六支撑柱(10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撑柱(1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柱(106),所述第五支撑柱(1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07),所述第四弹簧(107)的右侧与竖板(10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板(10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杆(103),所述竖板(104)的右侧与活动卡扣(109)的左侧铰接,所述活动卡扣(10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丹华陈佐伟谌朝辉何欣姚雪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