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消声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38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气治疗设备消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通气消声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通气消声装置包括具有气体流道的消声壳体,气体流道的流道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流道侧壁和第二流道侧壁,第一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散射体,第二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射体,第一散射体和第二散射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声波某一区间的特定频率会由于在阵列结构中的震荡产生衰减,达到减小这一频率区间强度的作用,有效减少所要预定消除频段的低频噪声,装配到通气治疗设备中时能够提升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消声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气治疗设备消声
,具体地涉及一种通气消声装置和一种通气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通气治疗设备例如呼吸机中,通常采用叶轮机械来输送气流。叶轮机械作为动力装置和气体输送的主要机械部件,通过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叶轮转动的机械能,转动的叶轮将能量传递给连续流动的气体。而风机在叶轮机械中有很大的占比,其中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是常用的风机类型。呼吸机在实际使用中,风机的电机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从而对患者造成影响,为此,呼吸机中需要对电机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目前常用的消声方式是采用降噪盒,也就是,在呼吸机内部设置具有软性包裹材料和阻性消声材料的降噪盒,降噪盒包裹电机。然而,降噪盒的盒体较大,从而占据呼吸机内部较大的空间,使得呼吸机体积变大。另外,这种降噪盒可以较好的处理高频噪声,但对于低频噪声的消除非常有限。此外,降噪盒的结构上的复杂性也非常容易导致声场在盒体内部发生激励叠加。这都可以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消声装置,该通气消声装置结构简单,并能够有效地减少所要预定消除频段的低频噪声,从而在装配到通气治疗设备中时能够提升通气治疗设备的使用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气消声装置,该通气消声装置包括具有气体流道的消声壳体,所述气体流道的流道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流道侧壁和第二流道侧壁,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散射体,所述第二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射体,所述第一散射体和所述第二散射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气体流道的流道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流道侧壁和第二流道侧壁,第一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散射体以形成第一阵列结构,第二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射体以形成第二阵列结构,第一散射体和第二散射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这样,气流可以从气体流道流过,同时,声波在气体流道中通过第一阵列结构和第二阵列结构时,声波某一区间的特定频率(例如400Hz到520Hz,基于该频段的声波波长)会由于在阵列结构中的震荡产生衰减,进而达到减小这一频率区间强度的作用,因此,该通气消声装置结构简单,并能够有效地减少所要预定消除频段的低频噪声,从而在装配到通气治疗设备中时能够提升通气治疗设备的使用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侧壁为第一平直流道侧壁,所述第二流道侧壁为第二平直流道侧壁,所述第一平直流道侧壁和所述第二平直流道侧壁平行布置。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第一散射体和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散射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壳体在所述气体流道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消声壳体横截面的宽度,使得所述气体流道形成为长条形流道;其中,将所述气体流道的横截面方向的数量定为列数,将所述气体流道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的数量定为行数,在所述长条形流道中,所述列数小于所述行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射体和所述第二散射体为实心体;或者,所述第一散射体和所述第二散射体为空心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射体和所述第二散射体为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射体和所述第二散射体为翅片,各个所述翅片的朝向相同并且与所述气体流道内气流方向垂直布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翅片包括圆柱体和所述圆柱体的外表面上分别相对地伸出的翼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侧壁和所述第二流道侧壁为弹性侧壁;和/或,所述第一散射体和所述第二散射体的外表面为弹性外表面。另外,所述消声壳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进一步地,所述预定距离能够调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射体和所述第二散射体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能够伸缩套装的管节,各个所述管节伸缩以调整所述预定距离;和/或,所述气体流道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流道侧壁和所述第二流道侧壁之间的两个流道侧壁分别包括能够伸缩套装的侧壁节,各个所述侧壁节伸缩以调整所述预定距离。最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以上任意所述的通气消声装置,其中,所述气体流道作为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气体输送通道的通道段。这样,如上所述的,该通气治疗设备的噪声明显降低,提升了整体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气消声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通气消声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通气消声装置的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通气消声装置的沿着气体流道的剖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通气消声装置中,第一散射体和第二散射体为翅片时,翅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通气消声装置设置在风机的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气消声装置消除某一所要预定消除频率的低频噪声的曲线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体流道,2-消声壳体,3-第一平直流道侧壁,4-第二平直流道侧壁,5-第一散射体,6-第二散射体,7-圆柱体,8-翼翅,9-通气消声装置,10-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气消声装置9包括具有气体流道1的消声壳体2,气体流道1的流道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流道侧壁3和第二流道侧壁4,其中,第一流道侧壁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1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散射体5以形成第一阵列结构,第二流道侧壁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1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射体6以形成第二阵列结构,第一散射体5和第二散射体6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也就是,第一阵列结构和第二阵列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由于气体流道1的流道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流道侧壁3和第二流道侧壁4,第一流道侧壁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散射体5以形成第一阵列结构,第二流道侧壁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气体流道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射体6以形成第二阵列结构,第一散射体5和第二散射体6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这样,气流可以从气体流道1流过,同时,声波在气体流道中通过第一阵列结构和第二阵列结构时,声波某一区间的特定频率例如图7中显示的400Hz到520Hz,基于该频段的声波波长会由于在阵列结构中的震荡产生衰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气体流道(1)的消声壳体(2),所述气体流道(1)的流道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流道侧壁和第二流道侧壁,其中,/n所述第一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气体流道(1)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散射体(5),所述第二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气体流道(1)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射体(6),所述第一散射体(5)和所述第二散射体(6)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气体流道(1)的消声壳体(2),所述气体流道(1)的流道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流道侧壁和第二流道侧壁,其中,
所述第一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气体流道(1)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散射体(5),所述第二流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气体流道(1)内部伸出并多行多列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射体(6),所述第一散射体(5)和所述第二散射体(6)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保持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侧壁为第一平直流道侧壁(3),所述第二流道侧壁为第二平直流道侧壁(4),所述第一平直流道侧壁(3)和所述第二平直流道侧壁(4)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散射体(5)和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散射体(6)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壳体(2)在所述气体流道(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消声壳体(2)横截面的宽度,使得所述气体流道(1)形成为长条形流道;
其中,将所述气体流道(1)的横截面方向的数量定为列数,将所述气体流道(1)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的数量定为行数,在所述长条形流道中,所述列数小于所述行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射体(5)和所述第二散射体(6)为实心体;或者,所述第一散射体(5)和所述第二散射体(6)为空心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唯东易萍虎庄志智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