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38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涉及血液内科护理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远离移动槽的一端开设有温控槽,所述固定箱的顶部且位于温控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箱,所述气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该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通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注射筒内部容易的重量,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清楚的得知注射筒内部剩余的药液量,以及已经推注的药液量,从而方便与患者家属查看推注的药液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内科护理用
,具体为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内科主要是看血液相关方面疾病,如:1.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2.白细胞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异常症,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或减少症单核,粒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症免疫功能缺乏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3.出血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4.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但是现有的医护人员不能够清楚的得知注射筒内部剩余的药液量以及已经推注的药液量,同时患者在静注化疗时容易出现局部红肿和水疱,使得患者不适感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远离移动槽的一端开设有温控槽,所述固定箱的顶部且位于温控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箱,所述气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气箱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所述气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第二固定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与第一软管的一端均与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气囊内部,所述第二软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气囊内部,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放置有注射筒,所述固定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箱,所述第一连接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箱,所述第一连接箱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侧缠绕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接头,所述第一转动辊内部镶嵌有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接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远离第一旋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工作箱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泵,所述第一旋转接头远离第一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液泵的出液端与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箱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连接箱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连接箱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接头,所述第二转动辊内部镶嵌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与第二旋转接头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外侧缠绕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固定管远离第二旋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旋转接头远离第二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与第二液泵的吸液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设置有液囊,所述液囊的外侧活动套有防护套,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均延伸至液囊内部。可选的,所述第二液泵的出液端延伸至温控槽内部,所述第一液泵的吸液端延伸至温控槽内部。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箱的底部且位于第二连接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辊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辊的底部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组件,所述防护套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均与第二固定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注射筒内腔滑动连接有推注件,所述推注件的一端延伸至注射筒的外侧,所述移动槽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延伸至工作箱的上方,所述工作箱远离防护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工作箱的一侧且位于温控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片,所述温控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通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注射筒内部容易的重量,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清楚的得知注射筒内部剩余的药液量,以及已经推注的药液量,从而方便与患者家属查看推注的药液量。2、该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通过设置有液囊、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带动液囊移动至患者身上出现局部红肿和水疱,然后第一液泵的吸液端将温控槽内部的经过制冷片制冷的传导液或者经过加热杆加热的传导液吸入,然后第一液泵的出液端通过第一连通管将液体排入第一旋转接头内部,然后输入至第一固定管内部,接着输入至第一连接管内部,然后输入至液囊内部,同时第二液泵的吸液端通过第二连接管将液囊内部液体吸入,然后依次通过第二固定管与第二旋转接头排入至第二连通管内部,最后第二液泵的出液端将液体排入温控槽内部,从而对于患者出现局部红肿和水疱进行热敷或者冷敷从而提高疗效,使得患者的痛楚减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箱外观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A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B处放大图。图中:1、固定箱;2、工作箱;3、移动槽;4、滑块;5、第一伺服电机;6、压力传感器;7、固定板;8、第一固定套;9、第二固定套;10、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气箱;13、气泵;14、第一软管;15、第二软管;16、温控槽;17、第一连接箱;18、第一转动辊;19、第一连接管;20、第一旋转接头;21、第一固定管;22、第一连通管;23、第一液泵;24、第二伺服电机;25、第二连接箱;26、第二转动辊;27、第二连接管;28、第二旋转接头;29、第二固定管;30、第二连通管;31、第二液泵;32、第三伺服电机;33、防护套;34、液囊;36、第一魔术贴组件;37、第二魔术贴组件;38、加热杆;39、制冷片;40、注射筒;41、推注件;42、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包括固定箱1,固定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工作箱2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3,工作箱2的内部远离移动槽3的一端开设有温控槽16,固定箱1的顶部且位于温控槽1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3),所述工作箱(2)的内部远离移动槽(3)的一端开设有温控槽(16),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且位于温控槽(1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箱(12),所述气箱(1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9),所述第二固定套(9)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8),所述第一固定套(8)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10),所述气箱(12)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11),所述气箱(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13),所述第二固定套(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4),所述第一固定套(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5),所述第二软管(15)与第一软管(14)的一端均与气泵(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14)远离气泵(1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气囊(11)内部,所述第二软管(15)远离气泵(1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气囊(10)内部,所述第一气囊(10)与第二气囊(11)之间放置有注射筒(40),所述固定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箱(17),所述第一连接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箱(25),所述第一连接箱(17)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18),所述第一转动辊(18)的外侧缠绕有第一连接管(19),所述第一连接箱(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接头(20),所述第一转动辊(18)内部镶嵌有第一固定管(21),所述第一固定管(21)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接头(2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21)远离第一旋转接头(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工作箱(2)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泵(23),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0)远离第一固定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2),所述第一液泵(23)的出液端与第一连通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箱(25)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26),所述第二连接箱(25)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连接箱(1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接头(28),所述第二转动辊(26)内部镶嵌有第二固定管(29),所述第二固定管(29)的一端与第二旋转接头(28)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26)的外侧缠绕有第二连接管(27),所述第二固定管(29)远离第二旋转接头(28)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泵(31),所述第二旋转接头(28)远离第二固定管(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30),所述第二连通管(30)与第二液泵(31)的吸液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1)的一侧设置有液囊(34),所述液囊(34)的外侧活动套有防护套(33),所述第一连接管(19)与第二连接管(27)的一端均延伸至液囊(34)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3),所述工作箱(2)的内部远离移动槽(3)的一端开设有温控槽(16),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且位于温控槽(1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箱(12),所述气箱(1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9),所述第二固定套(9)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8),所述第一固定套(8)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10),所述气箱(12)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11),所述气箱(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13),所述第二固定套(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4),所述第一固定套(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5),所述第二软管(15)与第一软管(14)的一端均与气泵(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14)远离气泵(1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气囊(11)内部,所述第二软管(15)远离气泵(1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气囊(10)内部,所述第一气囊(10)与第二气囊(11)之间放置有注射筒(40),所述固定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箱(17),所述第一连接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箱(25),所述第一连接箱(17)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18),所述第一转动辊(18)的外侧缠绕有第一连接管(19),所述第一连接箱(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接头(20),所述第一转动辊(18)内部镶嵌有第一固定管(21),所述第一固定管(21)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接头(2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21)远离第一旋转接头(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工作箱(2)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泵(23),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0)远离第一固定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2),所述第一液泵(23)的出液端与第一连通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箱(25)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26),所述第二连接箱(25)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连接箱(1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接头(28),所述第二转动辊(26)内部镶嵌有第二固定管(29),所述第二固定管(29)的一端与第二旋转接头(28)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26)的外侧缠绕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邱少佳谢程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