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圈后支撑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颈圈后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颈部是人类身体重要部位之一,亦是经常活动的部位,因此一但受伤,伤患极易因非预期的头颈部活动而再次受伤,导致颈部复原缓慢。为了改善此现象,护颈装置也随之开发出来,护颈装置可环绕包覆住患者的颈部,以支撑、包覆及限位住头颈部的活动避免二次伤害,如中国台湾外观设计专利号D159021所提供的护颈装置即属此类。然而,习知技术的护颈装置的尺寸为固定,因此使用者在配戴上可能过紧或过松,导致配戴护颈装置时固定性不佳亦晃动,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颈圈后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圈后支撑结构,可使二支撑片分别稳定地相对一本体调整位置,并可固定二支撑片的位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颈圈后支撑结构,包括:一后颈座,包括一本体、二定位机构及复数穿设口,该二定位机构沿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本体,各该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挡件、一定位件及一插设空间,该至少一挡件间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圈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后颈座,包括一本体、二定位机构及复数穿设口,该二定位机构沿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本体,各该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挡件、一定位件及一插设空间,该至少一挡件间隔一距离地连接于该本体而界定出该插设空间,该定位件与该至少一挡件对向设置地设于该本体,该定位件设有一第一结合部,各该穿设口供一绑带穿设连结;/n二支撑片,分别供支撑人体的后颈部及背部,分别可移动地插设于其中一该定位机构的插设空间,分别包含有复数第二结合部,各该支撑片的各该第二结合部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该定位机构的第一结合部相互卡抵结合;/n一第一导轨组,包括一第一导轨及一第一凸肋,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4 TW 1081261051.一种颈圈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后颈座,包括一本体、二定位机构及复数穿设口,该二定位机构沿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本体,各该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挡件、一定位件及一插设空间,该至少一挡件间隔一距离地连接于该本体而界定出该插设空间,该定位件与该至少一挡件对向设置地设于该本体,该定位件设有一第一结合部,各该穿设口供一绑带穿设连结;
二支撑片,分别供支撑人体的后颈部及背部,分别可移动地插设于其中一该定位机构的插设空间,分别包含有复数第二结合部,各该支撑片的各该第二结合部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该定位机构的第一结合部相互卡抵结合;
一第一导轨组,包括一第一导轨及一第一凸肋,该第一导轨包括一轨槽及至少一设于该轨槽的凸部,该第一凸肋及轨槽可相互调整地嵌卡,该第一凸肋可与该至少一凸部相卡抵;及
一第二导轨组,于该第一方向上与该第一导轨组间隔设置,包括一第二导轨及一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及该第二导轨可于该第一方向上相互调整地嵌卡;
其中,该第一导轨及该第一凸肋其中一者设于该本体、另一者设于其中一该支撑片;该第二导轨及该第二凸肋其中一者设于该本体、另一者设于另一该支撑片。
2.一种颈圈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后颈座,包括一本体、二定位机构及复数穿设口,该二定位机构沿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本体,各该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挡件、一定位件及一插设空间,该至少一挡件间隔一距离地连接于该本体而界定出该插设空间,该定位件与该至少一挡件对向设置地设于该本体,该定位件设有一第一结合部,各该穿设口供一绑带穿设连结;及
二支撑片,分别供支撑人体的后颈部及背部,分别可移动地插设于其中一该定位机构的插设空间,分别包含有复数第二结合部,各该支撑片的各该第二结合部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该定位机构的第一结合部相互卡抵结合,该二支撑片至少部分相互重叠,该二支撑片其中一者包括一第一导轨、另一者包括一第一凸肋,第一导轨包括一轨槽及至少一设于该轨槽的凸部,该第一凸肋可调整地嵌卡于该轨槽且可与该至少一凸部相卡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圈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轨组的数量为二,该二第一导轨组沿一第二方向间隔设置,该第二方向横向于该第一方向,其中一该定位件于第二方向上介于该二第一导轨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圈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凸部的顶端低于该轨槽的槽口。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圈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凸部的数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