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5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头罩,包括开口器、隔离面罩、纤支镜通道和隔离头罩;所述开口器右侧设有隔离面罩,所述纤支镜通道位于隔离面罩右侧,所述隔离头罩罩在隔离面罩外部,所述隔离头罩两侧向内部设有一体式手套,所述隔离头罩上方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下方设有过滤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可防止在气管镜诊疗过程中飞沫传播的病原体散入空气污染治疗室或病房,避免医务人员和前后病人的交叉感染;也可安全将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带离公共场合;双重隔离过滤使医务人员无需三级防护,减轻医务人员负担;且可外接呼吸机、氧气等各种通路,防止患者因诊疗造成的缺氧、窒息,提高了各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头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防护头罩。
技术介绍
气管镜诊疗是一种将纤维支气管软镜通过患者鼻腔或者口腔,放入气管中对气管内病变(如肿瘤或气管狭窄等)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操作。由于气管属于高反应性组织,在操作的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剧烈呛咳,在呛咳过程中,大量呼吸道液气混合体会随咳嗽排出体外,散入空气中,污染周边环境,常见的飞沫传播的病原体:流感病毒、SARS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支原体、A组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奈瑟菌)、结核分支杆菌等,容易造成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临床上对于这类病人的呼吸道有关操作,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诊疗及开胸肺部手术,医务人员均需要做医疗两级半到三级防护,即负压头罩,两层全身防护服,三到四层防护手套。同时,特殊呼吸道病人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镜诊疗所造成的呛咳会造成大量的带菌飞沫从口鼻处喷出,污染治疗室或病房的各个角落,造成消毒困难,且延长了消毒的时间,容易造成前后病人的交叉感染。并且医疗环境需要划出专门的不同等级医疗区域,如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污染区,对病人很多或者医院面积有限的情况也是一种医疗负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器(2)、隔离面罩(3)、纤支镜通道(6)和隔离头罩(8);所述开口器(2)右侧设有隔离面罩(3),所述纤支镜通道(6)位于隔离面罩(3)右侧,所述纤支镜通道(6)内左端安装有过滤膜(5),所述纤支镜通道(6)右侧安装有通道入口接口(7),所述隔离头罩(8)罩在隔离面罩(3)外部,所述隔离头罩(8)两侧向内部设有一体式手套(1),所述隔离头罩(8)上方设有透视窗(9),所述透视窗(9)下方设有过滤片(10),所述过滤片(10)之间设有连接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器(2)、隔离面罩(3)、纤支镜通道(6)和隔离头罩(8);所述开口器(2)右侧设有隔离面罩(3),所述纤支镜通道(6)位于隔离面罩(3)右侧,所述纤支镜通道(6)内左端安装有过滤膜(5),所述纤支镜通道(6)右侧安装有通道入口接口(7),所述隔离头罩(8)罩在隔离面罩(3)外部,所述隔离头罩(8)两侧向内部设有一体式手套(1),所述隔离头罩(8)上方设有透视窗(9),所述透视窗(9)下方设有过滤片(10),所述过滤片(10)之间设有连接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面罩(3)包括气囊(3-1)和圆锥接口(3-2);所述气囊(3-1)位于隔离面罩(3)下方,所述气囊(3-1)下方设有气囊充气接口(3-5),所述圆锥接口(3-2)位于隔离面罩(3)上方中央,所述圆锥接口(3-2)下方并排设有第一宝塔接头(3-3)和第二宝塔接头(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宝塔接头(3-3)连接有氧气管路,所述第二宝塔接头(3-4)连接有换气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支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振天陈中书雷雅婷冯剑雄张齐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