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34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包体,包体连接有挎带,包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围成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一收纳腔,第二层和第三层围成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二收纳腔,第一层为透明材质、第三层为非透明材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横向中间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收纳腔分割为两个收纳腔的第一闭合装置,第一层和第二层上端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有用于打开和闭合第一收纳腔的开口的第二闭合装置,第二层与第三层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引流管盘绕装置。引流时,使用此收纳包方便患者活动,且可以降低意外拔管的风险。外出检查时,将包面翻转,既美观又保护患者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
技术介绍
根据病情,患者在术后需要通过引流装置将人体组织间隙或积聚在体腔内的脓液、血液等液体排出体外。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球。现有技术中,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及床上活动时,伤口所接的引流装置直接放置于病床上,患者都需格外小心,以防引流装置受到意外牵拉、折叠、掉落及造成逆行感染。下床活动时则将引流装置放入普通塑料袋内,或用绳子捆绑住引流装置提在手中,如厕时则需要家属协助帮忙提携引流装置,这些都造成患者生活上的不便。外出检查及出院时则容易暴露患者隐私。目前患者对使用普通塑料袋及绳子捆绑引流装置的方法意见较大,不方便且不美观,担心塑料袋破裂或绳子突然松开导致引流球掉落,从而致使引流装置被动拔出,引发不良事件,对病情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制作一种引流装置收纳包,患者方便上下床活动,降低引流装置被意外拔出的风险及预防逆行感染,且美观,又可以保护患者隐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1),所述包体(1)连接有挎带(2),所述包体(1)包括第一层(11)、第二层(12)和第三层(13),所述第一层(11)和所述第二层(12)围成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二层(12)和所述第三层(13)围成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一层(11)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三层(13)为非透明材质,所述第一层(11)和所述第二层(12)的横向中间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收纳腔分割为两个收纳腔的第一闭合装置,所述第一层(11)和所述第二层(12)上端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有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开口的第二闭合装置,所述第二层(12)靠近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1),所述包体(1)连接有挎带(2),所述包体(1)包括第一层(11)、第二层(12)和第三层(13),所述第一层(11)和所述第二层(12)围成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二层(12)和所述第三层(13)围成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一层(11)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三层(13)为非透明材质,所述第一层(11)和所述第二层(12)的横向中间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收纳腔分割为两个收纳腔的第一闭合装置,所述第一层(11)和所述第二层(12)上端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有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开口的第二闭合装置,所述第二层(12)靠近所述第三层(13)的面上设置有引流管盘绕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盘绕装置设置为固定带(121),所述固定带(121)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层(12)靠近所述第三层(13)的面的上部,所述固定带(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12)相连接、且其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层(12)可拆卸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引流装置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层(12)与之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晶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