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4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包括固定板和角度调节杆,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下端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设置于固定板的上端,且角度调节杆的内部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尾端固定有转动球,且转动球的外侧设置有调节仓,所述调节仓的右侧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下侧开设有开槽口,所述放置板内壁设置有魔术贴。通过设置角度调节杆能够调整搁手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使得患者使用的更加舒适,并且设置的调节螺栓能够灵活地对其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的延长杆可以增加装置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患者病人卧位时腹部的膨隆的程度来调整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
本技术涉及搁手板
,具体为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冠心病的非外科手术疗法。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其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反射、下肢静脉血栓、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遂逐渐被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取代。TRI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无需体位限制,更易被医师及患者接受,桡动脉极易痉挛是其应用的最大障碍。临床上现有一些患者因血管多支病变必须分次处理,以及曾经在右手桡动脉行造影术过的患者会出现有桡动脉闭塞或无法触及桡动脉的搏动,导致术者穿刺右侧困难而只有选择左侧桡动脉,而穿刺左侧桡动脉时因没有专用的搁手板,给操作者带来很多的不便,并且病人卧位时腹部会出现膨隆,无法根据患者腹部的膨隆的程度来调整高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包括固定板(1)和角度调节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2),且定位板(2)的下端开设有限位凹槽(3),所述限位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4),所述角度调节杆(6)设置于固定板(1)的上端,且角度调节杆(6)的内部设置有延长杆(8),所述延长杆(8)的尾端固定有转动球(10),且转动球(10)的外侧设置有调节仓(11),所述调节仓(11)的右侧设置有放置板(13),且放置板(13)的下侧开设有开槽口(14),所述放置板(13)内壁设置有魔术贴(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包括固定板(1)和角度调节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2),且定位板(2)的下端开设有限位凹槽(3),所述限位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4),所述角度调节杆(6)设置于固定板(1)的上端,且角度调节杆(6)的内部设置有延长杆(8),所述延长杆(8)的尾端固定有转动球(10),且转动球(10)的外侧设置有调节仓(11),所述调节仓(11)的右侧设置有放置板(13),且放置板(13)的下侧开设有开槽口(14),所述放置板(13)内壁设置有魔术贴(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通过调节杆(4)与定位板(2)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限位凹槽(3)与调节杆(4)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固定板(1)与调节杆(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左手桡动脉专用搁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5),且防滑纹(5)与定位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