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簸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簸箕,包括一侧开设有开口的簸箕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簸箕本体上的握柄,所述簸箕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远离所述簸箕本体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孔一,所述握柄靠近簸箕本体的端部为螺纹段一,所述螺纹段一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一中。在该组装簸箕使用完毕时,旋动握柄,直至螺纹段一与螺纹孔一分离,此时组装簸箕的簸箕本体与握柄分离,占用空间较小,存放较为方便。在簸箕本体上设置一连接套管,用以与握柄螺纹连接,如此不需要在簸箕本体上开设一螺纹孔,使得簸箕本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簸箕
本技术涉及卫生清洁用具,特别地,涉及一种组装簸箕。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031070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簸箕,包括簸箕体以及设置在簸箕体上的握柄体,使用时,可通过扫帚将小型垃圾扫入至簸箕体的内部。不过在该簸箕中,握柄体固定在簸箕体上且长度较长,如此在簸箕使用完毕时,该簸箕仍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簸箕,其具有使用完毕时占用空间较小的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簸箕,包括一侧开设有开口的簸箕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簸箕本体上的握柄,所述簸箕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远离所述簸箕本体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孔一,所述握柄靠近簸箕本体的端部为螺纹段一,所述螺纹段一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一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该组装簸箕使用完毕时,旋动握柄,直至螺纹段一与螺纹孔一分离,此时组装簸箕的簸箕本体与握柄分离,占用空间较小,存放较为方便。在簸箕本体上设置一连接套管,用以与握柄螺纹连接,如此不需要在簸箕本体上开设一螺纹孔,使得簸箕本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簸箕本体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转动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上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用以与所述簸箕本体远离开口的端面抵触,所述连接套管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管的侧壁处,当所述连接套管转至与所述簸箕本体的顶面垂直时,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簸箕本体远离所述开口的端面抵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握柄控制连接套管以及转动套管绕铰接轴向远离开口一侧转动,直至握柄转动至与簸箕本体的顶部垂直,此时设置在转动套管上的限位挡板抵触于簸箕本体远离开口的端面处,限位挡板与簸箕本体配合用以限制握柄继续向远离开口一侧转动。在使用完成时,通过握柄控制连接套管以及转动套管绕铰接轴向开口一侧转动,直至握柄与簸箕本体的顶面接触,之后旋动握柄,用以控制握柄与连接套管分离,此时该组合簸箕占用空间更小,存放更为方便。优选的,所述簸箕本体远离所述开口的端面处凹陷形成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供所述限位挡板转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握柄转动至与簸箕本体的顶面垂直时,限位挡板转入至收纳槽内部,如此在使用该组装簸箕用以盛放垃圾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有垃圾刺入到限位挡板与簸箕本体之间,并驱使限位挡板向远离簸箕本体一侧转动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簸箕本体与所述铰接座相对处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转动套管的侧壁处开设有限位凹槽一以及限位凹槽二,当所述连接套管转至与所述簸箕本体的顶面垂直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至所述限位凹槽一中,当所述连接套管转至与所述簸箕本体的顶面接触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至所述限位凹槽二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握柄转至与簸箕本体的顶面垂直时,限位凸起卡入至限位凹槽一中,且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一配合用以限制转动套管的转动,使得握柄与簸箕本体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握柄转至与簸箕本体的顶面接触时,限位凸起卡入至限位凹槽二中,且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二配合用以限制转动套管的转动,使得转动套管与簸箕本体的相对位置固定。优选的,所述握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管上的连接段、设置在所述连接段上的延伸段,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连接套管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延伸段靠近所述连接段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段二,所述螺纹段二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二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簸箕使用完毕时,可控制连接段与延伸段相对转动,用以将连接段与延伸段分离,使得该组装簸箕的存放更为方便。优选的,所述延伸段的侧壁处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段可卡入至所述卡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连接段与延伸段分离之后,可将连接段卡至卡扣中,使得存放更为方便。优选的,所述连接段靠近所述延伸段的端部上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环抱所述延伸段靠近所述连接段的端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连接段上的限位段将延伸段靠近连接段的端部抱住,使得连接段与延伸段之间连接更为稳定。优选的,所述开口的顶部边沿处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铰接座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清理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清理梳刺入至扫把内部,并控制扫把进行移动,即可清除扫把上缠绕的头发丝。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反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正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开口;2、簸箕本体;3、握柄;31、连接段;32、延伸段;4、连接套管;5、螺纹孔一;6、螺纹段一;7、铰接座;8、转动套管;9、限位挡板;10、收纳槽;11、限位凸起;12、限位凹槽一;13、限位凹槽二;14、螺纹孔二;15、螺纹段二;16、卡扣;17、限位套;18、连接片;19、清理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组装簸箕,如图1所示,包括簸箕本体2以及设置在簸箕本体2上的握柄3。如图2所示,簸箕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使用时,可以将垃圾从开口1处扫入至簸箕本体2中,也可以将簸箕本体2中的垃圾从开口1处倒出。开口1的顶部边沿处卡接固定有连接片18,连接片18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的清理梳19,清理梳19用以将扫把上缠绕的头发清除,使得扫把能够具有较好的清扫效果。如图2、图3、图4所示,簸箕本体2的顶面处设置有铰接座7,铰接座7与簸箕本体2一体注塑成型,且铰接座7位于簸箕本体2顶面远离开口1的一侧。簸箕本体2上设置有一铰接轴,铰接轴与簸箕本体2的顶面相平行。簸箕本体2的铰接轴上铰接有一转动套管8,转动套管8的侧壁处设置有连接套管4,连接套管4沿转动套管8的径向延伸,且连接套管4与转动套管8一体注塑成型。连接套管4远离转动套管8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孔一5,握柄3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一5中。如图1所示,转动套管8的侧壁处设置有限位挡板9,限位挡板9弯折呈L型。当连接套管4转至与簸箕本体2的顶面垂直时,限位挡板9远离转动套管8的端部与簸箕本体2远离开口1的一侧抵紧,使得转动套管8无法继续向着远离开口1的一侧转动。簸箕本体2背离开口1的端面处凹陷形成有收纳槽10,当连接套管4转至与簸箕本体2的顶面垂直时,限位挡板9远离转动套管8的端部转至收纳槽10内部。如图2、图3、图4所示,转动套管8的侧壁处设置有限位凹槽一12以及限位凹槽二13,限位凹槽一12以及限位凹槽二13均沿转动套管8的轴向设置,且限位凹槽一12、转动套管8的轴线以及限位凹槽二13之间的夹角为90度。簸箕本体2与转动套管8相对处设置有限位凸起11,限位凸起11与簸箕本体2一体成型,限位凸起11用以卡入限位凹槽一12/限位凹槽二13时,进而限制转动套管8的周向转动。当连接套管4转至与簸箕本体2的顶面垂直时,限位凸起11卡入至限位凹槽一12中,当连接套管4转至与簸箕本体2的顶面接触时,限位凸起11卡入至限位凹槽二13中。握柄3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31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簸箕,包括一侧开设有开口(1)的簸箕本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簸箕本体(2)上的握柄(3),其特征是:所述簸箕本体(2)上设置有连接套管(4),所述连接套管(4)远离所述簸箕本体(2)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孔一(5),所述握柄(3)靠近簸箕本体(2)的端部为螺纹段一(6),所述螺纹段一(6)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一(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簸箕,包括一侧开设有开口(1)的簸箕本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簸箕本体(2)上的握柄(3),其特征是:所述簸箕本体(2)上设置有连接套管(4),所述连接套管(4)远离所述簸箕本体(2)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孔一(5),所述握柄(3)靠近簸箕本体(2)的端部为螺纹段一(6),所述螺纹段一(6)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一(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簸箕,其特征是:所述簸箕本体(2)上设置有铰接座(7),所述铰接座(7)上铰接有转动套管(8),所述连接套管(4)上设置有限位挡板(9),所述限位挡板(9)用以与所述簸箕本体(2)远离开口(1)的端面抵触,所述连接套管(4)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管(8)的侧壁处,当所述连接套管(4)转至与所述簸箕本体(2)的顶面垂直时,所述限位挡板(9)与所述簸箕本体(2)远离所述开口(1)的端面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簸箕,其特征是:所述簸箕本体(2)远离所述开口(1)的端面处凹陷形成有收纳槽(10),所述收纳槽(10)供所述限位挡板(9)转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簸箕,其特征是:所述簸箕本体(2)与所述铰接座(7)相对处设置有限位凸起(11),所述转动套管(8)的侧壁处开设有限位凹槽一(12)以及限位凹槽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浪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黄岩亿杰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