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29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该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杆、蜗轮、母板、第一支撑杆、可调节座椅、通槽之间的配合设置,可根据产妇不同的身高体型进行座椅位置调节,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传动杆、滑块、第二滑槽、连接绳、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配合设置,在支撑产妇的腿部同时,使之保持相对自由的状态,减少束缚感和疲劳感,通过三角柱、减震筒、脚踏板、第二传动杆、弹簧、缓冲挡板、弧形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增加脚踏板的缓冲性能,避免用力过猛伤到脚部,提升安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分娩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是必经的痛苦过程,如何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是实际存在的问题,随之科技的发展,各类辅助器械随之产生,如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用来撑起在分娩过程中的女性的肢体,使身体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便于医生操作同时也会减轻女性的痛苦。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799073.1中公开有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V型开口,两对所述支杆安置于安装板下壁面,所述安装板V型开口内安装有抬起结构。该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其还具有不能根据产妇不同的身高体型进行座椅位置调节,在产妇倚靠时感到不舒适,使用范围小,其腿部固定容易使产妇感到疲惫感和束缚感,不能做到在支撑肢体的同时使肢体保持相对自由的状态,并且脚底缓冲性能差,使产妇在生产时常会因用力过猛伤到脚部的缺点。因此,提出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承重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台(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承重台(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螺纹杆(3)远离伺服电机(2)的一端通过轴承(5)与承重台(1)活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的一侧设有母板(7),所述母板(7)的内部设有蜗轮(6),所述母板(7)通过蜗轮(6)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所述母板(7)的内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伺服电机(2)的两侧均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两端均与承重台(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母板(7)通过第一滑槽(8)与滑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承重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台(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承重台(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螺纹杆(3)远离伺服电机(2)的一端通过轴承(5)与承重台(1)活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的一侧设有母板(7),所述母板(7)的内部设有蜗轮(6),所述母板(7)通过蜗轮(6)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所述母板(7)的内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伺服电机(2)的两侧均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两端均与承重台(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母板(7)通过第一滑槽(8)与滑杆(4)滑动连接,所述母板(7)的上方设有可调节座椅(10),所述可调节座椅(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承重台(1)的顶端两侧均设有通槽(11),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底端穿过通槽(11)并与母板(7)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台(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所述承重台(1)的另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4)的上方设有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的底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7),所述第一传动杆(1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8),所述固定框(15)的内侧两端均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滑块(18)通过第二滑槽(19)与固定框(1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7)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0),所述连接绳(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灵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慧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