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27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包括相互套设的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滴水网;所述外杯的底部包括挡流片和第二滴水网;所述滴漏式咖啡杯还包括底盘,所述外杯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外杯的底部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滴漏网和阻流装置;所述挡流片与所述滴漏网的位置对应,所述阻流装置分布于所滴漏网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杯底部设置有挡流片,底盘设置有阻流环,使咖啡滴漏时会进行独特的液体流动方式,适度降低了咖啡的滴漏速度,增强了咖啡口感,同时能够有效过滤咖啡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咖啡杯还具有易加工、易清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漏式咖啡杯
本技术涉及滴漏式咖啡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滴漏式咖啡杯。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现磨咖啡、手冲咖啡消费和咖啡社交文化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也愈加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滴漏式咖啡便是一种深受大众喜欢的咖啡饮用方式。滴漏式咖啡杯是冲泡滴漏式咖啡的主要方式,由于其便携性拥有很多受众人群,滴漏式咖啡杯多使用铝质,冲泡时,在内杯与外杯之间放上咖啡粉,让热水从上端流入,咖啡粉充分发制后,再经下面的小孔一滴滴慢慢流下,滴漏得到的咖啡颜色极黑,味道偏苦涩,因此得名滴漏咖啡。但是,现有的滴漏式咖啡杯结构单一,水流流速相对过快,无法充分萃取咖啡的味道,因此其冲泡的咖啡口感上不能满足所有滴漏式咖啡受众人群;且现有的滴漏式咖啡杯会出现部分咖啡渣掉入饮用杯内的情况,进而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滴漏式咖啡杯,采用独特的流动模式,适度降低了咖啡的滴漏速度的同时也避免了冲泡时咖啡渣会掉入饮用杯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包括相互套设的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滴水网;所述外杯的底部包括挡流片和第二滴水网;所述滴漏式咖啡杯还包括底盘,所述外杯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外杯的底部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滴漏网和阻流装置;所述挡流片与所述滴漏网的位置对应,所述阻流装置分布于所滴漏网的外围。进一步的,所述滴漏式咖啡杯还包括内杯盖;所述内杯盖扣合于所述内杯的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滴水网的滴水孔孔距不同于所述第二滴水网的滴水孔孔距。进一步的,所述挡流片的面积大于所述滴漏网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内部空间为近似的倒圆台形,咖啡滴漏时,所述外杯下端的一部分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环向内表面与所述外杯放置在所述卡槽内部分的环向外表面不贴合。进一步的,所述阻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阻流环,且有一组阻流环包裹于所述滴漏网的外圈。进一步的,各所述阻流环均为圆环状且同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滴水网为圆环形,圆环中心形成所述挡流片,所述第二滴水网的圆心和所述挡流片的圆心均处于所述外杯底部的中心。进一步的,所述滴漏网设置于所述卡槽底部的中心。进一步的,所述滴漏网为圆形;所述滴漏网圆心的水平投影与所述挡流片圆心的水平投影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仅在底盘的中央设置滴水孔,增加热水与咖啡的接触时间,充分萃取咖啡的味道。2.底盘内增加沉积槽,可囤积、沉积从内杯中滴漏的咖啡渣,改善口感,提升饮用效果。3.内杯上端无遮挡,增强热水与咖啡的接触。4.外杯中央不设孔,内杯中央设孔使热水浇入并冲泡咖啡粉后,咖啡液从挡流片的周围流入底盘的卡槽内,不仅增加了热水与咖啡的接触时间,而且使咖啡液滴落时经过沉积槽,有效过滤咖啡渣。5.冲泡时,利用内杯自重及热水的重量,压制外杯中的咖啡粉,使咖啡粉无法飘起,从而减慢水流速度。6.内杯和外杯的孔距不同,增加热水与咖啡的接触时间,充分萃取咖啡的味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杯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冲泡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杯的外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杯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杯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底盘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底盘的俯视图;其中:1、内杯;2、内杯盖;3、外杯;4、底盘;5、饮用杯;11、第一滴水网;31、第二滴水网;32、挡流片;41、滴漏网;42、阻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包括内杯1、外杯3、底盘4和饮用杯5;咖啡滴漏时,如图2所示,内杯盖2盖合于内杯1的杯口,内杯1通过外杯3的杯口放置于外杯3内,咖啡粉放置于内杯1的杯底与外杯3的杯底之间,外杯3放置于底盘4上,底盘4设置于饮用杯5的杯口。内杯1的杯底设置有第一滴水网11;外杯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滴水网31,第二滴水网31上设置有挡流片32;底盘4上设置有卡槽,外杯3下端的一部分放置于卡槽内;卡槽的底部设置有滴漏网41;滴漏网41的外围周向设置有阻流装置42,阻流装置42的上表面空间上高于滴漏网41,高度为1-4mm。外杯3放置于卡槽内时,挡流片32可以设置于外杯3的底部任意位置,滴漏网41可以设置于底盘4底部的任意空间,只需保证挡流片32与滴漏网41上下重合或部分重合即可。内杯、外杯和底盘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成本低且产出效率高。冲泡咖啡时,先湿润内杯1与外杯3之间的咖啡粉,待咖啡粉充分湿润后在内杯1中加入足量的热水,此时咖啡的滴漏过程开始,如图2所示。热水经过咖啡粉后形成咖啡液,咖啡液通过第二滴水网31到达卡槽内,由于挡流片32位于滴漏网41的垂直上部空间,因此咖啡液在重力作用下不能全部直接从第二滴水网31流向滴漏网41,咖啡液流速降低,进而导致咖啡粉与热水冲泡时间延长,所制咖啡液的口味更加浓郁。同时由于阻流装置42的作用,咖啡液中的部分咖啡残渣沉淀于阻流装置42外;咖啡液中的咖啡残渣经沉淀后,通过滴漏网41滴入饮用杯5,持续滴漏,饮用杯5内的滴漏咖啡成品内所含咖啡残渣量大大降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滴漏式咖啡杯还包括内杯盖2,咖啡滴漏时,内杯盖2扣合于内杯1的杯口,对内杯1中的热水具有保温效果并减缓热水的流速,进而使最终得到的咖啡液更浓郁。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滴水网11和第二滴水网31的滴水孔均是均匀分布的,第一滴水网11的滴水孔之间的孔距大于第二滴水网31的滴水孔之间的孔距,因此在咖啡滴漏时,对内杯1中的热水形成了一定的阻流作用,进一步增长了热水与咖啡粉的接触时间,使最终得到的咖啡液更加浓郁。第一滴水网11的滴水孔之间的孔距小于第二滴水网31的滴水孔之间的孔距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挡流片32的面积大于滴漏网41的面积,避免咖啡渣直接掉入底盘4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槽的内部空间为倒圆台形,与传统的杯型相贴合。咖啡滴漏时,外杯3下端的一部分放置于卡槽内,所述卡槽的环向内表面与所述外杯3放置在所述卡槽内部分的环向外表面不贴合,避免了咖啡液从卡槽内溢出。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流装置42为一组或一组以上的阻流环,第一组面积最小的阻流环环向包裹于滴漏网41的外圈,阻流环的组数根据需求设置,组数越多,则咖啡更浓且残渣过滤更加干净,但同时冲泡速率会降低,组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各阻流环均为圆环状且同心设置,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对咖啡液中的咖啡残渣沉淀相对均匀。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滴水网31为圆环形,圆环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设的内杯(1)和外杯(3);所述内杯(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滴水网(11);/n所述外杯(3)的底部包括挡流片(32)和第二滴水网(31);/n所述滴漏式咖啡杯还包括底盘(4),所述外杯(3)放置于所述底盘(4)上;/n所述底盘(4)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外杯(3)的底部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滴漏网(41)和阻流装置(42);/n所述挡流片(32)与所述滴漏网(41)的位置对应,所述阻流装置(42)分布于所滴漏网的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设的内杯(1)和外杯(3);所述内杯(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滴水网(11);
所述外杯(3)的底部包括挡流片(32)和第二滴水网(31);
所述滴漏式咖啡杯还包括底盘(4),所述外杯(3)放置于所述底盘(4)上;
所述底盘(4)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外杯(3)的底部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滴漏网(41)和阻流装置(42);
所述挡流片(32)与所述滴漏网(41)的位置对应,所述阻流装置(42)分布于所滴漏网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漏式咖啡杯还包括内杯盖(2);所述内杯盖(2)扣合于所述内杯(1)的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滴水网的滴水孔孔距不同于所述第二滴水网(31)的滴水孔孔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漏式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片(32)的面积大于所述滴漏网(41)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漏式咖啡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钢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