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菲利普A莱西专利>正文

无绳式蜂窝状与打褶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2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绳蜂窝状或打褶窗帘,具有一个上横梁、一个下横梁和在上下两横梁之间的打褶窗帘,采用常规弹簧张紧窗帘滚杆来上提和下拉窗帘而无需拉绳。上横梁的端盖上永久地固定有一个丝杠,与窗帘滚杆的一端螺纹接合,窗帘滚杆的相对一端有一个活动支架将窗帘滚杆的弹簧张紧件锁定到支架上,使窗帘滚杆可以在上横梁中移动。提升绳自行围绕窗帘滚杆缠绕和脱绕,使得在窗帘下拉时将弹簧张紧,此弹簧张力随着用来上提打褶或蜂窝状窗帘。丝杠的螺距迫使提升绳自行以单层不重叠的形式缠绕在窗帘滚杆上,同时窗帘滚杆在上横梁内移动,从而确保下横梁在窗帘的任何位置上都能持续地与上横梁保持对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文是本专利技术1996年7月29日申请的有待审批的题为“滚杆式蜂窝状(cellular)窗帘”的美国专利申请S.N.08/681,910的部分继续申请。本专利技术总的说来涉及窗帘,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遮窗部分为可打褶的织物的窗帘,这种窗帘一般叫做蜂窝状与/或打褶窗帘。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上掀和下落蜂窝状与打褶窗帘的无绳手动操作机构。这里,本专利技术也将就这方面进行说明。本
的行家们可以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尖用面并不止于此,可以想到,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于电动机驱动的场合,或者视乎窗帘的弹簧机构而定,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遮窗部分不是可打褶的织物的窗帘。现行广泛商用的手动操作式窗帘通常可分为有绳的和无绳的两种。有绳式装置目前普遍用以操纵活动百叶窗、蜂窝状窗帘、打褶窗帘、隔热窗帘、罗马和气球式(Roman and ballon type)窗帘,所有这些窗帘装置至少都有两条绳(或一个绳圈)从窗帘一侧下吊,伸入装有某种形式滑轮装置的上横梁中。滑轮装置上连接到一组(一般两条或三条)拉绳上,该组拉绳通过百叶窗或窗帘的开孔固定到下横梁上。拉动侧绳时,拉绳缩短,从而使下横梁朝上横梁方向上拉,在上拉过程中使窗帘或百叶窗折叠或打褶。侧绳的横向运动使滑轮进入锁定和不锁定状态,从而使窗帘或百叶窗藉自身的重量而下落。若下横梁不平衡。(活动百叶窗一般在上横梁的另一侧有一介辊棒,还有另外一些拉绳,棍棒转动时促使各叶片打开或关闭)。有绳式窗帘固有的一个优点是,窗帘的长度可以准确地与窗口的长度完全一致,这样可以避免窗帘在完全下拉纵贯整个窗口时呈折叠状态集拢或聚集在一起。有绳窗帘使用的锁定和离合机构有好多种,许多离合机构应用弹簧协助窗帘的上掀和下落。这类系统的实例可参看1996年11月18日颁发给Rude等人的美国专利4,623,012和1997年7月20日颁发给Rude等人的美国专利5,228,491。在窗帘的有绳操作机构中。掀绳或提绳和在某些应用中的拉绳也是绕在一个静止卷筒或一个横向移动的头目筒上的。横向移动卷筒的好处是,拉绳可绕成单层,拉绳绕静止卷筒和绕横向移动卷筒的缠绕机构有好多种。有绳机构虽然因大批生产而降低了价格,但终究还是比较贵,而且一般需培训过的安装人员来安装。此外,拉绳从窗帘两侧下吊很不雅观,尤其是几个窗口彼此毗邻装设时,更是如此。而最严重的缺点还是晃来晃去的拉绳造成的安全事故。工业界已认识到这个问题,Hiller等人的美国专利5,133,399、Genova的美国专利5,485,875和早先Anderle的美国专利3,485,285都证实了这一点。最近,窗帘制造厂商协会正式通过了民间制定的消除或减少形成活套的窗口操纵绳可能造成的勒死人事故的安全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批准了这个标准。至于无绳窗帘,公认精选的是老式的一般窗帘滚杆式窗帘。这种窗帘价格低廉,屋主或用户可以自行安装,而且摆脱了拉绳的有关问题。这种窗帘本身必须在窗帘滚杆上滚动,因而不能用作活动百叶窗、蜂窝状窗帘、打褶窗帘、隔热窗帘、罗马和汽球式窗帘。此外,在许多这种应用场合中,窗帘的重量超过了一般窗帘滚杆弹簧产生的弹簧张力。实际上,由于这种限制,因而研制了带弹簧辅助离合器的拉绳式窗帘。尽管如此,现有技述还是试图研制这种窗帘的无绳应用形式。现有技术的无绳窗帘不外乎属于下列三种不同设计方法或类别的一种。第一种方法是将弹簧或电动机驱动的滑轮装置配置在窗帘两侧或窗帘上横梁外面。窗帘基本上借助于装在窗口边上的轨道上掀和下落,有一点象汽车库房门打开和关闭的情况。这方面可参看例如Katz等人的美国专利5,141,041、Stahler的美国专利4,880,045和Colson的美国专利4,862,941。侧面导槽还可参看Carter等人的美国专利4,625,786、Marlow的美国专利4,398,585、Wirthman的美国专利2,325,992和McManus的美国专利948,239。在Pratt的美国专利2,324,536中,支杆上的弹簧借助于下横梁装在封闭的侧柱中的叶片的外侧的带条移动下横梁来提供使活动百叶窗上掀和下落的张力。这种方法中的侧面导轨简直使各器件的成本提高到过高和不实用的程度,只能用在特殊用途。第二种方法概括起来讲是用弹簧将提帘绳缠绕在装在上横梁中的一个套管上。Kuhar的美国专利5,482,100介绍了这种设计方法的一种方案。Shukat等人的美国专利3,478,875可能是说明这个方案基本原理最好的文件,它公开了一种围绕一些套管拉动提绳的滚杆。提绳绕自身卷绕不能保持下横梁与上横梁平行。Roberts的美国专利2,037,393、Burns的美国专利2,266,160、Cardona的美国专利2,276,716和Etten的美国专利2,824,608公开了较早的设计。较早的参考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常规的棘轮/掣爪弹簧机构的活动百叶窗,跨在各叶片上梯形带内的拉绳或薄带在这种弹簧机构中缠绕在一个附在滚杆上供上掀和下落百叶窗的套管上。在Etten的专利中,拉绳位于外侧。在Roberts的专利中,梯形带本身通过滑轮缠绕在杆条上,且梯形带的各缺口与一个用于改变梯形带所固定的各叶片竖直取向的机构接合。活动百叶窗,即使考虑到现代质轻小型百叶窗的材料,其重量也还是使想选择常规棘轮/掣爪弹簧机构的人望而却步。要使可插入常规窗帘滚杆中的弹簧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须充分加大滚杆的直径。加大滚杆直径意味着必须相应加深上横梁的深度,从而使其在美观上过不了现前市场的关。除美观问题外,现有技术的装置还不能在活动百叶窗反复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下横梁与窗帘滚杆平行。今天的市场是不能容许宽度小到36英寸的窗帘在其下横梁有1/4英寸的对准偏差的。即使现有技术的装置起初能达到这样的对准,但随着窗帘的反复使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差。此外,若下横梁出现不对准,则没有办法调节活动百叶窗来使下横梁恢复对准。最后一种弹簧下拉式窗帘是帘杆在上横梁内横向移动促使提升绳在窗帘下落和上掀时缠绕到卷筒上和从卷筒上脱绕的那一种。Hiller等人的美国专利5,133,399中介绍了这种装置,其中各提升绳呈螺旋形缠绕在上面开有螺旋形沟槽的锥形卷筒上。当提升绳缠绕入各沟槽中时,装在上横梁内的平台上的帘杆跟平台一起在上横梁中横向移动。值得注意的是,锥形卷筒的大小和弹簧的张力选择得使其效果彼此抵消,从而使弹簧张力可以将窗帘保持在任何下拉位置。尽管弹簧与卷筒之间的校准状态是否能够保持值得怀疑,但锥形卷筒连同安装装置的尺寸必然会使上横梁过大到今天的市场所不能接受的程度。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常规的窗帘滚杆弹簧和张紧件来拉动的、织物部分可打褶和可展开的、可精确切割成所要求的窗口长度的窗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特点是以一种上横梁中装有窗帘滚杆的窗口窗帘体现出来的。窗帘滚杆在一端上具有一个弹簧和一个常规的弹簧张紧机构,用于将弹簧在帘杆沿一个方向转动时张紧,并在帘杆随着弹簧力因手动沿张紧方向转动帘杆而引起的解除而反向转动时解除了弹簧张力。相对于上横梁上提下拉的下横梁与在上下横梁之间延伸的窗帘织物一起设置来将窗口覆盖住。窗帘织物的横截面具有这样的构形窗帘上提时可折叠成折叠层,窗帘完全下拉时可展开到第一位置,且在窗帘完全下拉之后上提时可进一步展开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窗口的无绳窗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一个上横梁,装有一个滚杆,所述滚杆在一端具有一个弹簧和一个弹簧张紧机构,以在滚杆沿一个方向转动时使所述弹簧张紧,而沿反向转动时使所述弹簧松弛,所述松弛是通过施力使所述滚杆沿所述一个方向转动来 实现的;b)一个下横梁,适用于相对于所述上横梁上提和下落;c)一个窗帘织物,在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延伸,用于盖住所述窗口,所述窗帘织物具这样的横截面构形:窗帘上掀时折叠起来,窗帘完全下拉时可延伸到第一位置,窗帘完全下拉之后准备上提 时可进一步延伸到第二位置;d)至少第一和第二在纵向上隔开设置的孔眼,这些孔眼从所述织物从底部到顶部穿过所述织物延伸;和e)至少两个提升带,固定在所述下横梁上并穿过所述织物孔眼延伸,用于相对于所述上横梁上提和下拉所述下横梁;所述提升带 固定到所述滚杆上,从而在所述窗帘上提和下拉时缠绕到所述滚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窗口的无绳窗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一个上横梁,装有一个滚杆,所述滚杆在一端具有一个弹簧和一个弹簧张紧机构,以在滚杆沿一个方向转动时使所述弹簧张紧,而沿反向转动时使所述弹簧松弛,所述松弛是通过施力使所述滚杆沿所述一个方向转动来实现的;b)一个下横梁,适用于相对于所述上横梁上提和下落;c)一个窗帘织物,在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延伸,用于盖住所述窗口,所述窗帘织物具这样的横截面构形窗帘上掀时折叠起来,窗帘完全下拉时可延伸到第一位置,窗帘完全下拉之后准备上提时可进一步延伸到第二位置;d)至少第一和第二在纵向上隔开设置的孔眼,这些孔眼从所述织物从底部到顶部穿过所述织物延伸;和e)至少两个提升带,固定在所述下横梁上并穿过所述织物孔眼延伸,用于相对于所述上横梁上提和下拉所述下横梁;所述提升带固定到所述滚杆上,从而在所述窗帘上提和下拉时缠绕到所述滚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织物具有蜂窝状构形,此构形由多个多角形横截面形体形成,所述多角形形体在所述窗帘上提时折叠成多个沿垂直方向叠置的、可扩展的织物叠,垒叠在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织物在所述窗帘下拉时打褶成手风琴的形式,构成多个互连的、可扩展的织物叠,垒叠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f)一个平移机构,固定到所述滚杆的第一端上,使所述滚杆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在所述上横梁中沿第一方向纵向移动,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沿相反方向纵向移动;g)一个支撑机构,与所述滚杆的相对的第二端连接,以可活动的方式支撑着滚杆的所述相对的第二端,同时在下拉和上提所述下横梁时使所述弹簧张紧装置可以使所述弹簧张紧和松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在两端上被第一和第二端盖封闭着,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一根不能转动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盖上的带螺纹的杆,该带螺纹的杆与所述滚杆的所述第一端螺纹接合,因而所述滚杆的转动使所述滚杆按带螺纹的杆上的螺纹的螺距沿所述带螺纹的杆纵向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包括一个U形型材,该U形型材有一个底板和一对边梁,边梁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所述底板具有至少一对纵向分隔一定间距配置的槽孔,所述提升带即穿过所述槽孔伸出,所述滚杆的所述第二端包括一个扁尾从所述弹簧张紧机构伸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个可沿所述底板移动并有一个槽孔的支承支架,所述扁尾穿过所述槽孔伸出,因而所述滚杆的所述第二端由所述扁尾支撑在所述支架中,使所述滚杆的所述第二端跟随所述第一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带为线绳,所述窗帘具有至少第一和第二线绳,每线绳从所述下横梁伸展穿过所述窗帘织物和其中一个所述上横梁槽孔,并固定到所述滚杆上,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了所述窗帘织物的孔眼。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螺纹的杆的螺距大于所述线绳的宽度,从而使所述线绳在所述滚杆转动时不会叠绕在自身上,确保所述下横梁在所有窗帘位置上都保持均一的高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杆的直径至少约为1英寸,从而使所述上横梁端盖与所述滚杆各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三英寸左右,使所述窗帘在尺寸上可应用到住宅窗口上。10.一种用于窗口的无绳窗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一个上横梁、一个下横梁和在上下横梁之间的窗帘织物,用于在相对于上横梁下拉所述下横梁时覆盖所述窗口;所述窗帘织物具有多个间歇地伸展穿过其中的孔眼;b)一个弹簧窗帘滚杆,在所述上横梁内,所述窗帘滚杆的第一端毗邻所述上横梁的一端,其第二端毗邻所述上横梁的相对一端并与该相对一端分隔开一段距离以形成与所述上横梁不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二端含有一个弹簧和一个弹簧张紧机构,在滚杆沿一个转动方向转动时张紧所述弹簧,在滚杆沿相反方向转动时使所述弹簧松驰,所述滚杆的反向转动由倾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A莱西
申请(专利权)人:菲利普A莱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