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内窥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内窥镜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内窥镜的插入管需要伸入到受检体的自然腔道内,并沿自然腔道内移动。然而,当需要穿行弯曲角度较大的自然腔道时,插入部的弯折曲率较大,从而与受检体的自然腔道发生挤压,因此易造成受检体不适。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旨在提高内窥镜检查的舒适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弯曲部,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和弯曲部之间,所述插入管包括: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弯曲部,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和所述弯曲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包括:/n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n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n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直径,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弯曲部,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和所述弯曲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包括:
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
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直径,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环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之间的空间由树脂层填充,所述树脂层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内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树脂层的硬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螺旋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后表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前表面边缘嵌套;
所述多个第二螺旋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后表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前表面边缘嵌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环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所述第二螺旋环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螺旋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所述第二螺旋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螺旋管由柔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奕,杨俊风,刘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