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介成专利>正文

料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208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6
一种料理架,包含一载盘及多个支脚。所述载盘具有多个通孔及多个固定部。各所述固定部系自载盘的一第一表面向一相背于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且在第一表面形成一轮廓线。各所述支脚具有一连接端以及一自由端,其中所述连接端连接于载盘的第二表面,所述自由端处具有一卡接部。通过卡接部以及固定部的结构设计,当所述料理架叠架于另一料理架上时,位于上方的料理架之各所述卡接部会自第一表面分别插入位于下方的料理架之各所述固定部中,如此一来,所述两个料理架可以稳固地结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理架
本专利技术与烹调器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料理架。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食物的烹调方式油然而生,而为了因应不同的烹调方式,不同类型的烹调器具或是设备也随之而产生,并且不断地创新,追求新的外观设计或是结构设计。举例来说,各个家庭中常见的电饭锅或是蒸笼内部都具有一容置空间,供具有食物的盛装器皿放置其中。为了增加烹调的食物量,电饭锅或是蒸笼的容置空间多半会具有较深的深度,此特点也有利于使用者可以通过料理架层叠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以利于将容置空间分层,进而同时烹煮多样食物,有助于节省烹调时间,更可有效运用能源,避免能源浪费。已知可用于分层的料理架包含一载盘以及多个支脚,所述多个支脚设置于载盘的底部。当所述料理架的所述多个支脚展开地立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时,所述载盘可作为分层界线,由此,在载盘的上侧与下侧皆可各放置一具有菜肴的盛装器皿,节省烹煮时间。此外,若需要同时烹煮三种以上的菜肴,可以叠架多个料理架使用。然而,已知传统料理架的载盘上皆未设置有任何供叠架的固定结构设计,当所述多个料理架被叠架使用时,位于上侧的料理架仅仅是站立于位于下侧的料理架之承载面上,位于上侧的料理架因为一多个因素,如蒸锅内的沸水导致所述多个料理架震动,或是放置菜肴的过程不小心晃动所述多个料理架等因素,而无法稳固地站立于位于下侧的料理架上,如此一来,位于上侧的料理架有倾倒的疑虑,甚至位于上侧料理架上的盛装器皿随之倾倒。是以,现有料理架仍有尚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理架,可以稳固地叠架于另一料理架上。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理架,其包含一载盘及多个支脚。所述载盘具有多个通孔及多个固定部,且包含有彼此相背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各所述固定部系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且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一轮廓线,所述轮廓线在一第一轴上具有一第一长度,且在一第二轴上具有一第二长度;所述第一轴垂直所述第二轴。各所述支脚具有一连接端以及一自由端;各所述支脚之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载盘的所述第二表面;各所述支脚之所述自由端处具有一卡接部;各所述支脚在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具有一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系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中的至少一个的方向,且大于所述轮廓线的第一长度及所述第二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各所述卡接部具有一厚度;所述厚度系不大于所述轮廓线的第二长度。其中各所述卡接部具有一等长位置,所述等长位置于平行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具有一第四长度,所述第四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介于0.9至1之间;各所述卡接部的末端点至所述等长位置之最短距离为一第一距离,所述载盘的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本专利技术另提供的一种料理架组合,其包含多个前述之料理架。所述多个料理架中的一个的所述多个支脚的卡接部分别插设于所述多个料理架中的另一个的载盘的所述多个固定部中。本专利技术之效果在于,通过所述载盘的固定部以及各所述支脚的卡接部之各个长度关系设计,当使用本专利技术之料理架组合时,所述多个料理架中的任一个可以稳固地结合于其下方的料理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组合的正视图。图5为图4之5-5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5之6-6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7类同图6,揭示上侧料理架之载盘未平行下侧料理架之载盘。图8为图4之8-8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组合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图10类同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组合的局部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组合的局部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组合的局部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五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组合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之料理架100,其包含一载盘10及多个支脚20。本实施例中之载盘10及所述多个支脚20系以304不锈钢材质或316不锈钢材质所制成,然而,在其他实际应用中,亦可为耐热塑料、陶瓷、玻璃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续参阅图2及图3,所述载盘10包含有彼此相背一第一表面10a及一第二表面10b,并且具有多个通孔12、多个固定部14,以及多个凸柱16。所述多个通孔12系自所述载盘10的中心向外发散排列而成,任意两个远离所述载盘10中心的通孔12之间的距离大于任意两个靠近所述载盘10的中心的通孔12之间的距离。此外,任意两个通孔12中,较远离所述载盘10的中心之所述通孔12的孔径大于较靠近所述载盘10的中心之所述通孔12的孔径。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通孔12包含多个第一通孔122以及多个孔径小于第一通孔122的第二通孔124,图中所示之所述多个第一通孔122环状开设于所述载盘10的外侧,所述多个第二通孔124环状开设于所述载盘10的内侧,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通孔122之间的距离大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通孔124之间的距离。所述载盘10的各个固定部14系自所述第一表面10a向所述第二表面10b的方向凹陷形成且在所述第一表面10a形成一轮廓线142。更具体地说,各所述固定部14为一贯孔,各所述贯孔14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0a及所述第二表面10b,并在第二表面10b亦形成一相同于第一表面10a之轮廓线142的轮廓线。其中,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轮廓线142被定义有一平行所述第一表面10a的第一轴X1及另一平行所述第一表面10a的第二轴X2,且所述第一轴X1垂直所述第二轴X2。所述轮廓线142在第一轴X1上具有一第一长度L1,且在第二轴X2上具有一第二长度L2,所述第一长度L1大于所述第二长度L2。所述载盘10的所述多个凸柱16设置于所述载盘10的第一表面10a,且彼此等距地环状排列于所述载盘10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之各所述凸柱16对应一固定部14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另外,各所述凸柱16在其轴向上具有一高度H(参照图4),所述多个凸柱16亦可作为所述料理架100的支脚。所述料理架100能够以第二表面10b朝上,第一表面10a朝下的方式放置于电饭锅或是蒸笼中,而所述多个凸柱16立于所述电饭锅或是所述蒸笼的内底面上,所述凸柱16的高度H使所述料理架100的载盘10与电饭锅或蒸笼的内底面之间形成空隙,有助于提升烹煮过程的热对流。续参阅图3,各所述支脚20具有一连接端22以及一自由端24。各所述支脚20的连接端22连接于载盘10的第二表面10b,而其自由端24中具有一卡接部242。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支脚20系由丝线弯折形成,在弯折处构成所述卡接部242,并且各所述支脚20的宽度系朝一渐缩方向V逐渐缩小,所述渐缩方向V系自连接端22朝自由端24的方向,如前述内容可知,所述卡接部242为一渐缩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理架,包含:/n一载盘,具有多个通孔及多个固定部,且包含有彼此相背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各所述固定部系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且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一轮廓线,所述轮廓线在一第一轴上具有一第一长度,且在一第二轴上具有一第二长度;所述第一轴垂直所述第二轴;/n多个支脚,各所述支脚具有一连接端以及一自由端;各所述支脚之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载盘的所述第二表面;各所述支脚之所述自由端处具有一卡接部;各所述支脚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具有一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系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中的至少一个的方向,且大于所述轮廓线的第一长度及所述第二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各所述卡接部具有一厚度;所述厚度系不大于所述轮廓线的第二长度;/n其中,各所述卡接部具有一等长位置,所述等长位置于平行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具有一第四长度,所述第四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介于0.9至1之间;各所述卡接部的末端点至所述等长位置之最短距离为一第一距离,所述载盘的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06 TW 1091227571.一种料理架,包含:
一载盘,具有多个通孔及多个固定部,且包含有彼此相背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各所述固定部系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且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一轮廓线,所述轮廓线在一第一轴上具有一第一长度,且在一第二轴上具有一第二长度;所述第一轴垂直所述第二轴;
多个支脚,各所述支脚具有一连接端以及一自由端;各所述支脚之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载盘的所述第二表面;各所述支脚之所述自由端处具有一卡接部;各所述支脚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具有一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系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中的至少一个的方向,且大于所述轮廓线的第一长度及所述第二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各所述卡接部具有一厚度;所述厚度系不大于所述轮廓线的第二长度;
其中,各所述卡接部具有一等长位置,所述等长位置于平行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具有一第四长度,所述第四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介于0.9至1之间;各所述卡接部的末端点至所述等长位置之最短距离为一第一距离,所述载盘的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架,其中,各所述固定部为一贯孔;所述贯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架,其中,各所述固定部为一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一槽底,所述槽底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卡接部的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架,其中,各所述卡接部为渐缩部,各所述渐缩部系朝一渐缩方向渐缩而成,所述渐缩方向系由所述连接端往所述自由端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系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且大于所述轮廓线的所述第一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架,其中,各所述支脚的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连接端之间具有一肩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介成严介甫严禾雅
申请(专利权)人:严介成严介甫严禾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