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17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鞋本体后段套接于鞋本体前段上,鞋本体后段与鞋本体前段通过子母扣连接固定,筒围柔性连接于鞋本体后段上,筒围上固定设置旋转盘,旋转盘设置于筒围的两侧壁以及后壁上,旋转盘的侧缘上设置滑套,滑套与旋转盘滑动连接,滑套的内壁上设置弹性卡,旋转盘上对应弹性卡设置多个相配合的卡槽,鞋本体后段的底部设置弧形条,弧形条与鞋本体后段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穿戴后的控制调节,以便检查治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
本技术涉及靴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
技术介绍
踝关节(anklejoint),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节窝,容纳距骨滑车(关节头),由于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为此,此处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便于踝关节损伤患者的检查治疗时的穿戴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包括鞋本体前段、鞋本体后段以及筒围,所述鞋本体后段套接于鞋本体前段上,所述鞋本体后段与鞋本体前段通过子母扣连接固定,所述筒围柔性连接于鞋本体后段上,所述筒围上固定设置旋转盘,所述旋转盘设置于筒围的两侧壁以及后壁上,所述旋转盘的侧缘上设置滑套,所述滑套与旋转盘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的内壁上设置弹性卡,所述旋转盘上对应弹性卡设置多个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鞋本体后段的底部设置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与鞋本体后段螺栓固定。进一步而言,所述鞋本体前段与鞋本体后段的形状相配合。进一步而言,所述鞋本体前段与鞋本体后段采用全覆盖型的鞋体。进一步而言,所述鞋本体前段与鞋本体后段采用硬质鞋体。进一步而言,所述子母扣包括子扣与母扣,所述子扣固定设置于鞋本体前段的外壁上,所述母扣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于鞋本体后段的外壁上,所述子扣设置多个。进一步而言,所述旋转盘设置于筒围的下筒围上,所述筒围的上筒围上设置用于筒围开闭的扣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易于穿戴后的控制调节,以便检查治疗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旋转盘与滑套连接结构示意图。1-鞋本体前段;2-鞋本体后段;3-筒围;31-扣带;4-子母扣;41-子扣;42-母扣;43-连接带;5-旋转盘;51-滑套;52-弹性卡;53-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包括鞋本体前段1、鞋本体后段2以及筒围3,所述鞋本体后段2套接于鞋本体前段1上,所述鞋本体后段2与鞋本体前段1通过子母扣4连接固定,所述筒围3柔性连接于鞋本体后段2上,所述筒围3上固定设置旋转盘5,所述旋转盘5设置于筒围3的两侧壁以及后壁上,所述旋转盘5的侧缘上设置滑套51,所述滑套51与旋转盘5滑动连接,所述滑套51的内壁上设置弹性卡52,所述旋转盘5上对应弹性卡52设置多个相配合的卡槽53,所述鞋本体后段2的底部设置弧形条6,所述弧形条6与鞋本体后段2螺栓固定。第一实施例:优选的,鞋本体前段1与鞋本体后段2的形状相配合。进一步而言,鞋本体前段1与鞋本体后段2采用全覆盖型的鞋体。进一步而言,鞋本体前段1与鞋本体后段2采用硬质鞋体。第二实施例:进一步而言,子母扣4包括子扣41与母扣42,子扣41固定设置于鞋本体前段1的外壁上,母扣42通过连接带43固定连接于鞋本体后段2的外壁上,子扣41设置多个。进一步而言,旋转盘5设置于筒围3的下筒围上,筒围3的上筒围上设置用于筒围3开闭的扣带31。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其鞋体部分由鞋本体前段1与鞋本体后段2套接连接组成,且鞋本体后段2上还连接筒围3,以此形成全覆盖病人脚部的鞋体。鞋本体前段1与鞋本体后段2之间套接,通过鞋本体后段2上连接带43上的母扣42与鞋本体前段1上的相应位置的子扣41进行扣接,以此实现鞋体部分根据病人脚部长短的伸缩调节。筒围3的两侧壁以及后侧壁上均设有旋转盘5,旋转盘5上设有滑套51,滑套51与鞋本体后段2连接,进而通过滑套51的滑动调节,可实现带动鞋本体后段2以控制鞋体整体部分的左右旋动角度以及内外旋动角度的相应调节,便于病人穿戴时,进行相应X光机、CT等检查时的病人脚部的调节。侧壁上设置的旋转盘5上滑套51的滑动,则可控制鞋体整体部分的内旋或外旋(即上下转动)调节。后壁上的旋转盘5上滑套51的滑动,即可控制鞋体整体部分的侧旋(即左右旋动)调节。而滑套51与旋转盘5之间又可通过弹性卡52与卡槽53的卡接,实现每一级角度的调节后的限位固定。鞋本体后段2的底部对应脚跟位置处设有弧形条6,弧形条6与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使用方便,其安装后,可用于使用者穿戴该鞋体后,进行检查时,鞋体整体的防旋支撑限位。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鞋本体前段(1)、鞋本体后段(2)以及筒围(3),所述鞋本体后段(2)套接于鞋本体前段(1)上,所述鞋本体后段(2)与鞋本体前段(1)通过子母扣(4)连接固定,所述筒围(3)柔性连接于鞋本体后段(2)上,所述筒围(3)上固定设置旋转盘(5),所述旋转盘(5)设置于筒围(3)的两侧壁以及后壁上,所述旋转盘(5)的侧缘上设置滑套(51),所述滑套(51)与旋转盘(5)滑动连接,所述滑套(51)的内壁上设置弹性卡(52),所述旋转盘(5)上对应弹性卡(52)设置多个相配合的卡槽(53),所述鞋本体后段(2)的底部设置弧形条(6),所述弧形条(6)与鞋本体后段(2)螺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鞋本体前段(1)、鞋本体后段(2)以及筒围(3),所述鞋本体后段(2)套接于鞋本体前段(1)上,所述鞋本体后段(2)与鞋本体前段(1)通过子母扣(4)连接固定,所述筒围(3)柔性连接于鞋本体后段(2)上,所述筒围(3)上固定设置旋转盘(5),所述旋转盘(5)设置于筒围(3)的两侧壁以及后壁上,所述旋转盘(5)的侧缘上设置滑套(51),所述滑套(51)与旋转盘(5)滑动连接,所述滑套(51)的内壁上设置弹性卡(52),所述旋转盘(5)上对应弹性卡(52)设置多个相配合的卡槽(53),所述鞋本体后段(2)的底部设置弧形条(6),所述弧形条(6)与鞋本体后段(2)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用途踝关节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本体前段(1)与鞋本体后段(2)的形状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佳赵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