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毒刷,包括消毒柄和海绵刷,所述消毒柄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海绵刷封闭,空腔中设置有易碎玻璃管,所述消毒柄的外壁上设置用于将易碎玻璃管压碎的破碎装置,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对与易碎玻璃管外壁接触的支撑块组,所述支撑块组与破碎装置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玻璃瓶碎裂空间、安全卫生、操作方便的消毒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消毒刷。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手术前给病人仍然是采用镊子夹取沾有碘酒的消毒棉涂抹患处的方式进行消毒,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卫生隐患,而且采用消毒棉粗放的涂抹方式容易使皮肤上涂抹得不均匀。因此,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3436686U、名称为一种消毒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消毒刷,包括消毒柄和刷头,消毒柄内部设置中空腔体,消毒柄的中空腔体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刷头,刷头能将消毒柄的中空腔体完全封闭;在消毒柄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易碎储液器,在易碎储液器中放置消毒液;在消毒柄的外壁上设置破碎装置,启动破碎装置能将易碎储液器压碎。使用时,破碎装置能将易碎储液器压碎,消毒液随即通过中空腔体进入刷头中,医务工作者可即时对患者的术面进行消毒处理。但是这种方式在设计时存在实际使用不便的问题,如图6所示,在此现有技术中,由于便于采用斜把手压碎的方式,压碎的路径不大,易碎储液器900与中空腔体800的设计得间隙很小,按压凸点400按压将易碎储液器900压碎时,易碎储液器900按压处碎裂,其他瓶身处由于抽真空的作用表面由于空间不足,中空腔体800的内壁对易碎储液器900起着束缚阻挡作用,并且中空腔体800内壁对易碎出液器900均匀施力不会使易碎储液器900碎裂,因此易碎储液器900仅会在玻璃壁表面出现裂痕而玻璃瓶体大致保持完好,消毒液仅能通过按压破碎处流出,并且由于易碎储液器900与中空腔体800的间隙很小消毒液从压碎处流出充满中空腔体需要较长时间,操作效率低,并且易碎储液器900内有较多消毒液无法流出,造成消毒液的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较大玻璃瓶碎裂空间、安全卫生、操作方便的消毒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玻璃瓶碎裂空间、安全卫生、操作方便的消毒刷。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毒刷,包括消毒柄和海绵刷,所述消毒柄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海绵刷封闭,空腔中设置有易碎玻璃管,所述消毒柄的外壁上设置用于将易碎玻璃管压碎的破碎装置,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对与易碎玻璃管外壁接触的支撑块组,所述支撑块组与破碎装置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创造性地在空腔中设置有支撑块组,支撑块能对易碎玻璃管进行定位支撑,防止易碎玻璃管晃动,保证挤压时施力部位更为准确,提高将易碎玻璃管挤碎的效率;同时,在定位易碎玻璃管易于实现压碎的同时,提高了易碎玻璃管与空腔的间隙,降低了空腔内壁对易碎玻璃管的束缚作用,使得碎裂的玻璃具有移动的空间,当按压凸点对易碎玻璃管按压挤碎时,支撑块侧壁对易碎玻璃管形成局部施力,形成三点、双向受力的状态,将易碎玻璃管表面的裂痕逐渐扩大,使得易碎玻璃管的玻璃壁碎裂掉落,迅速释放易碎玻璃管中的消毒液充满空腔中,达到高效释放消毒液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支撑块组设置为一对,所述支撑块组包括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易碎玻璃管外壁为弧面与弧面的接触方式,两个所述的支撑块沿消毒柄圆周截面的直径对称,所述支撑块沿平行于空腔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块与易碎玻璃管接触的弧面与易碎玻璃管的弧面弧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平面与弧面接触的方式对于易碎玻璃管的定位作用更好,易碎玻璃管更稳定,提高易碎玻璃管压碎可靠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支撑块组设置为至少两对,两对所述支撑块组位于易碎玻璃管重心的两侧,所述支撑块组包括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易碎玻璃管外壁为点与弧面的接触方式,所述支撑块包括尖部,所述尖部与易碎玻璃管外壁接触,两个所述的支撑块沿消毒柄圆周截面的直径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点与弧面接触的方式更利于支撑块对易碎玻璃管的局部施力效果,更有利于易碎玻璃管的破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破碎装置包括按钮和弹性薄壁,消毒柄外壁开设有窗口,窗口上为弹性薄壁,所述弹性薄壁与消毒柄一体成型,按钮底部设置有按压凸部,所述按压凸部固定安装在弹性薄壁外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弹性薄壁为PET或PP或PE或硅胶材质制成的弹性塑料薄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透明的PET弹性薄壁一方面材质更薄、支撑强度足够并且弹性更好,更容易挤压,按压的路径可以更长,再者不透明材质能减轻操作人员对操作时易碎玻璃管碎裂爆破的恐惧感,提高操作效率,并且采用按钮的设计,按压的路径较斜面挤压的路径更长,同时按钮操作方便,便于医护人员单手实施,实用性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消毒柄与海绵刷之间设置有海绵刷座,所述海绵刷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消毒柄的空腔连通,所述海绵刷固定在海绵刷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提高海绵刷这种无定型的棉块的稳定性,增大消毒刷与海绵刷的接触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海绵刷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海绵刷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传统的采用胶黏剂将海绵刷粘接在消毒柄上的固定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柄上的海绵刷座与海绵刷通过超声波焊接形成固定连接,生产速度快,并且更安全清洁,避免胶黏剂的成分与消毒液反应或者胶黏剂溶解在消毒液中影响消毒液的安全卫生性和消毒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消毒柄的空腔中同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海绵刷与易碎玻璃管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易碎玻璃管碎裂后,过滤网能阻挡玻璃渣进入海绵刷上,有效保护消毒操作的安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消毒柄与海绵刷座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倒角设置,所述按钮上设置有防滑纹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钮上设置有防滑纹凸起,便于医护人员单手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空腔远离海绵刷的一端设置有塞盖,所述塞盖与消毒柄卡接固定,所述塞盖为透明材质制成的透明塞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消毒要求,可装填0.5ml、1ml、1.5ml、3ml、5ml、10ml、20ml、30ml、50ml、100ml等不同规格装有消毒液的易碎玻璃管,医护人员通过透明的塞盖可以了解此消毒刷是否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卫生。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对沿平行于空腔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块组或者至少两对带有尖部的支撑块组,所述支撑块与易碎玻璃管弧面-弧面接触或者点-弧面接触,当按钮按压易碎玻璃管时,支撑块能对易碎玻璃管进行定位支撑,防止易碎玻璃管晃动,保证挤压时施力部位更为准确,提高将易碎玻璃管挤碎的效率;同时,本消毒刷创造性地在空腔内安装设计了支撑块,在定位易碎玻璃管易于实现压碎的同时,提高了易碎玻璃管与空腔的间隙,降低了空腔内壁对易碎玻璃管的束缚作用,使得碎裂的玻璃具有移动的空间,当按压凸点对易碎玻璃管按压挤碎时,支撑块侧壁对易碎玻璃管形成局部施力,形成三点、双向受力的状态,将易碎玻璃管表面的裂痕逐渐扩大,使得易碎玻璃管的玻璃壁碎裂掉落,迅速释放易碎玻璃管中的消毒液充满空腔中,达到高效释放消毒液的效果。2.避免了传统的采用胶黏剂将海绵刷粘接在消毒柄上的固定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柄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毒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柄(1)和海绵刷(2),所述消毒柄(1)内部设置空腔(3),空腔(3)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海绵刷(2)封闭,空腔(3)中设置有易碎玻璃管(4),所述消毒柄(1)的外壁上设置用于将易碎玻璃管(4)压碎的破碎装置(5),所述空腔(3)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对与易碎玻璃管(4)外壁接触的支撑块组(6),所述支撑块组(6)与破碎装置(5)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柄(1)和海绵刷(2),所述消毒柄(1)内部设置空腔(3),空腔(3)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海绵刷(2)封闭,空腔(3)中设置有易碎玻璃管(4),所述消毒柄(1)的外壁上设置用于将易碎玻璃管(4)压碎的破碎装置(5),所述空腔(3)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对与易碎玻璃管(4)外壁接触的支撑块组(6),所述支撑块组(6)与破碎装置(5)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组(6)设置为一对,所述支撑块组(6)包括两个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与易碎玻璃管(4)外壁为弧面与弧面的接触方式,两个所述的支撑块(7)沿消毒柄(1)圆周截面的直径对称,所述支撑块(7)沿平行于空腔(3)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块(7)与易碎玻璃管(4)接触的弧面与易碎玻璃管(4)的弧面弧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组(6)设置为至少两对,两对所述支撑块组(6)位于易碎玻璃管(4)重心的两侧,所述支撑块组(6)包括两个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与易碎玻璃管(4)外壁为点与弧面的接触方式,所述支撑块(7)包括尖部(8),所述尖部(8)与易碎玻璃管(4)外壁接触,两个所述的支撑块(7)沿消毒柄(1)圆周截面的直径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5)包括按钮(9)和弹性薄壁(10),消毒柄(1)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燕妮,
申请(专利权)人:朱燕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