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形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15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形衣,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从上至下连体设置的胸部区域、腹部区域和臀部区域,本体还包括背部区域,背部区域设置于胸部区域和腹部区域的后方,背部区域上臀部与腰部的连接处水平开设有一开口槽,开口槽的两端连接至本体两侧腰际线上,背部区域设置有一可调节腰带结构,可调节腰带结构能够完全覆盖开口槽,可调节腰带结构的底端与臀部区域连接,可调节腰带结构能够环绕腰部延伸至腹部区域,臀部区域设置有第一提臀线,第一提臀线呈与臀部相配合的闭合线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形衣使用十分方便且整体塑形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形衣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形衣。
技术介绍
塑身内衣,是一种可以重修、重塑身体曲线的内衣。现有市面上有许多的塑身内衣,主要是集中于塑形效果好一点的连体式塑形内衣以及舒适性高一点的分体式塑形内衣这两种。然而,它们却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目前的塑形效果好一点的连体式塑形内衣,使用不够方便,尤其是在使用者上厕所方便时,需要将整个内衣脱掉,很不方便。而舒适性高一点的分体式塑形内衣,虽然不用全部脱掉,但是其在美体塑形方面的效果差,只能作为一般的内衣穿着,不具备任何修饰身形、塑造形体的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全新结构的塑形内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塑形效果好的塑形衣,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塑形衣,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从上至下连体设置的胸部区域、腹部区域和臀部区域,本体还包括背部区域,背部区域设置于胸部区域和腹部区域的后方,背部区域上臀部与腰部的连接处水平开设有一开口槽,开口槽的两端连接至本体两侧腰际线上,背部区域设置有一可调节腰带结构,可调节腰带结构能够完全覆盖开口槽,可调节腰带结构的底端与臀部区域连接,可调节腰带结构能够环绕腰部延伸至腹部区域,臀部区域设置有第一提臀线,第一提臀线呈与臀部相配合的闭合线形。由此,本技术通过在背部区域设置开口槽以及与该开口槽相配合的可调节腰带结构,通过可调节腰带结构可以调节腹部压力,起到收腹瘦腰的效果;同时在需要方便时,能够通过可调节腰带结构使开口槽露出,方便大小便,无需将整套塑形衣脱掉,使用十分方便;其次,本技术的塑形衣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塑形效果好,且臀部区域设置有与臀部相配合的闭合线形的第一提臀线,能够起到良好的提臀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调节腰带结构包括腰带、扣钩组件和挂钩组件,所述腰带的底部与臀部区域连接,所述扣钩组件和挂钩组件分别设置于腰带的两端部,所述扣钩组件和挂钩组件相配合。由此,本技术的可调节腰带结构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一是塑形时,扣钩组件和挂钩组件扣合,使得腰带从背部收紧腰部和腹部;二是方便时,扣钩组件和挂钩组件分离,将腰带向下脱,露出开口槽,方便大小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臀部区域还设置有第二提臀线,第二提臀线至少为一条且贯穿第一提臀线。由此,第二提臀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提臀效果,增强塑形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提臀线从臀部区域的底部延伸至可调节腰带结构的顶部。由此,第二提臀线与第一提臀线配合,能达到塑造蜜桃臀的完美塑形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胸部区域设置有胸托结构,胸托结构包括领口和弧形弹力带,弧形弹力带设置于领口的下方。由此,胸托结构主要作用支撑乳房,防止下垂,长时间穿戴可对胸部进行塑形,令乳房更圆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胸部区域设置有第一弹性条,弧形弹力带的两端与第一弹性条连接,第一弹性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腋下和腰部。由此,第一弹性条与腰际线处于同一线上,主要作用收副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胸部区域设置有第二弹性条,第二弹性条位于第一弹性条的内侧,第二弹性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弧形弹力带和腹部区域。由此,第二弹性条主要用于辅助支撑乳房和收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部区域设置有第三弹性条,第三弹性条的贯穿整个背部区域,所述第三弹性条至少为一条。由此,第三弹性条主要用于收背,在第三弹性条的作用下能够收紧背部多余的脂肪,达到背部的美观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还包括腿部区域,腿部区域与臀部区域、腹部区域的底部连接,所述腿部区域包括裤管。由此,腿部区域起到收紧腿部脂肪的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裤管上至少设置有一条第四弹性带。由此,第四弹性带具有良好的收缩性,便于瘦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还包括手部区域,手部区域与胸部区域、背部区域连接,手部区域设置有袖管。由此,手部区域起到收紧手臂脂肪的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袖管上至少设置有一条第五弹性带。由此,第五弹性带具有良好的收缩性,便于瘦手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背部区域设置开口槽以及与该开口槽相配合的可调节腰带结构,通过可调节腰带结构可以调节腹部压力,起到收腹瘦腰的效果;同时在需要方便时,能够通过可调节腰带结构使开口槽露出,方便大小便,无需将整套塑形衣脱掉,使用十分方便;其次,胸部区域设置有胸托结构,可对胸部进行塑形;设置有从背部收紧腰部和腹部的可调节腰带结构;背部区域设置有第三弹性条,在第三弹性条的作用下能够收紧背部多余的脂肪,达到背部的美观效果;臀部区域设置有与臀部相配合的闭合线形的第一提臀线,还设置了第二提臀线,能够起到良好的提臀效果;本技术的塑形衣在各部位均设有相应的弹性收缩线条,能够起到对各部位的塑形效果。本技术的塑形衣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塑形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塑形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塑形衣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塑形衣穿在塑料模特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塑形衣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塑形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塑形衣的打开可调节腰带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的塑形衣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中的附图标记:1-本体;11-胸部区域;12-腹部区域;13-臀部区域;14-背部区域;15-腿部区域;16-手部区域;111-胸托结构;112-第一弹性条;113-第二弹性条;131-第一提臀线;132-第二提臀线;141-开口槽;142-可调节腰带结构;143-第三弹性条;144-收背线;151-裤管;161-袖管;111a-领口;111b-弧形弹力带;142a-腰带;142b-扣钩组件;142c-挂钩组件;151a-第四弹性带;161a-第五弹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图1~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塑形衣。如图1~6所示,该塑形衣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连体设置的胸部区域11、腹部区域12和臀部区域13。本体1还包括背部区域14,背部区域14设置于胸部区域11和腹部区域12的后方。背部区域14上臀部与腰部的连接处水平开设有一开口槽141。开口槽141的两端连接至本体1两侧腰际线上。背部区域14设置有一可调节腰带结构142,可调节腰带结构142能够完全覆盖开口槽141。可调节腰带结构142的底端与臀部区域13连接,可调节腰带结构142能够环绕腰部延伸至腹部区域12。臀部区域13设置有第一提臀线131,第一提臀线131呈与臀部相配合的闭合线形。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调节腰带结构142包括腰带142a、扣钩组件142b和挂钩组件142c。腰带142a的底部与臀部区域13连接,扣钩组件142b和挂钩组件142c分别设置于腰带142a的两端部,扣钩组件1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形衣,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连体设置的胸部区域(11)、腹部区域(12)和臀部区域(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包括背部区域(14),所述背部区域(14)设置于胸部区域(11)和腹部区域(12)的后方,所述背部区域(14)上臀部与腰部的连接处水平开设有一开口槽(141),所述开口槽(141)的两端连接至本体(1)两侧腰际线上,所述背部区域(14)设置有一可调节腰带结构(142),所述可调节腰带结构(142)能够完全覆盖开口槽(141),所述可调节腰带结构(142)的底端与臀部区域(13)连接,所述可调节腰带结构(142)能够环绕腰部延伸至腹部区域(12),所述臀部区域(13)设置有第一提臀线(131),所述第一提臀线(131)呈与臀部相配合的闭合线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塑形衣,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连体设置的胸部区域(11)、腹部区域(12)和臀部区域(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包括背部区域(14),所述背部区域(14)设置于胸部区域(11)和腹部区域(12)的后方,所述背部区域(14)上臀部与腰部的连接处水平开设有一开口槽(141),所述开口槽(141)的两端连接至本体(1)两侧腰际线上,所述背部区域(14)设置有一可调节腰带结构(142),所述可调节腰带结构(142)能够完全覆盖开口槽(141),所述可调节腰带结构(142)的底端与臀部区域(13)连接,所述可调节腰带结构(142)能够环绕腰部延伸至腹部区域(12),所述臀部区域(13)设置有第一提臀线(131),所述第一提臀线(131)呈与臀部相配合的闭合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腰带结构(142)包括腰带(142a)、扣钩组件(142b)和挂钩组件(142c),所述腰带(142a)的底部与臀部区域(13)连接,所述扣钩组件(142b)和挂钩组件(142c)分别设置于腰带(142a)的两端部,所述扣钩组件(142b)和挂钩组件(142c)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区域(13)还设置有第二提臀线(132),所述第二提臀线(132)至少为一条且贯穿第一提臀线(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臀线(132)从臀部区域(13)的底部延伸至可调节腰带结构(142)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美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