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8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包括外槽体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槽体内壁的内槽体,所述外槽体的侧部设置有电机槽口,所述电机槽口内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外槽体的侧部后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外槽体的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的位置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轴杆侧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套接有凸轮,所述内槽体底部对应所述凸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相撞击的半球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可以将倒入的饲料抖动分散,使饲料更加均匀的分布在内槽体的底板上,避免了生猪因抢食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猪舍饲料槽。
技术介绍
现有养猪场大多设置有饲料槽,在向饲料槽内投放饲料时,养殖人员将饲料直接投入饲料槽内,这样的投放方式容易使饲料堆积在一起,即饲料在饲料槽内分布不均匀,这样会导致生猪在饮食时的哄抢饲料,进而对生猪造成不必要得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饲料分布均匀的养猪场猪舍饲料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包括外槽体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槽体内壁的内槽体,所述外槽体的侧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电机槽口,所述电机槽口内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外槽体的侧部后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外槽体的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的位置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轴杆侧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套接有凸轮,所述内槽体底部对应所述凸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相撞击的半球体。优选的,靠近所述轴杆两端的两个所述凸轮的突出部分指向相反方向。优选的,所述内槽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与所述底板顶部的侧板,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凸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相撞击的半球体。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外槽体的内壁对应所述转轮的位置设置有滑道。优选的,所述外槽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的顶端和所述底板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归位弹簧。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可以将倒入的饲料抖动分散,使饲料更加均匀的分布在内槽体的底板上,避免了生猪因抢食而造成的身体损伤。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轴杆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槽体;2、电机槽口;3、震动电机;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凸轮;7、半球体;8、底板;9、侧板;10、转轮;11、滑道;12、弹簧固定柱;13、归位弹簧;14、轴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轴杆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结构,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包括外槽体1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槽体1内壁的内槽体,所述外槽体1的侧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电机槽口2,所述电机槽口2内设置有震动电机3,所述震动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外槽体1的侧部后套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外槽体1的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轴杆14,所述轴杆14对应所述第一齿轮4的位置套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4和所述第二齿轮5相互啮合,所述轴杆14侧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套接有凸轮6,所述内槽体底部对应所述凸轮6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6相撞击的半球体7,靠近所述轴杆14两端的两个所述凸轮6的突出部分指向相反方向,所述震动电机3运转,所述第一齿轮4跟随所述震动电机3的输出轴转动,跟所述第一齿轮4啮合的所述第二齿轮5也随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5带动所述轴杆14转动,所述轴杆14带动所述凸轮6转动,当所述凸轮6的突出部分接触所述半球体7时,所述半球体7被所述凸轮6顶起,所述底板8的一侧随之向上移动,然后所述轴杆14继续转动,所述凸轮6的突出部分远离所述半球体7,向上运动的所述底板8的一侧随之下降,所述底板8相反侧的所述半球体7由于与同侧的所述凸轮6的突出部分接触,所以所述底板8的这一侧开始向上升,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所述底板8的两侧上下起落,所述底板8呈现抖动状态,可以将饲料抖动得分布均匀。所述内槽体包括底板8和设置与所述底板8顶部的侧板9,所述侧板9和所述底板8用于承装饲料,避免饲料在抖动过程中洒出,所述底板8对应所述凸轮6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6相撞击的半球体7。所述底板8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轮10,所述外槽体1的内壁对应所述转轮10的位置设置有滑道11,在所述底板8抖动过程中,所述转轮10在所述滑道11内上下滑动,降低了所述底板8上下起伏的阻力。所述外槽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弹簧固定柱12,所述弹簧固定柱12的顶端和所述底板8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归位弹簧13,当所述底板8上升后,所述归位弹簧13能迅速的将所述底板8拽回,以增大所述底板8每次震动的上下起伏的幅度。本技术的运行原理如下,先向所述内槽体内倒入饲料,然后启动所述震动电机3,所述第一齿轮4跟随所述震动电机3的输出轴转动,跟所述第一齿轮4啮合的所述第二齿轮5也随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5带动所述轴杆14转动,所述轴杆14带动所述凸轮6转动,当所述凸轮6的突出部分接触所述半球体7时,所述半球体7被所述凸轮6顶起,所述底板8的一侧随之向上移动,然后所述轴杆14继续转动,所述凸轮6的突出部分远离所述半球体7,向上运动的所述底板8的一侧随之下降,所述底板8相反侧的所述半球体7由于与同侧的所述凸轮6的突出部分接触,所以所述底板8的这一侧开始向上升,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所述底板8的两侧上下起落,所述底板8呈现抖动状态,可以将饲料抖动得分布均匀。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可以将倒入的饲料抖动分散,使饲料更加均匀的分布在内槽体的底板上,避免了生猪因抢食而造成的身体损伤。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槽体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槽体内壁的内槽体,所述外槽体的侧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电机槽口,所述电机槽口内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外槽体的侧部后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外槽体的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的位置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轴杆侧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套接有凸轮,所述内槽体底部对应所述凸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相撞击的半球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槽体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槽体内壁的内槽体,所述外槽体的侧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电机槽口,所述电机槽口内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外槽体的侧部后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外槽体的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的位置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轴杆侧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套接有凸轮,所述内槽体底部对应所述凸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相撞击的半球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轴杆两端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权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唐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