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外部的薄膜,还包括均设于所述薄膜内呈弧形的喷洒杆和通风杆,所述喷洒杆的中部设有喷洒头,所述喷洒杆的内部设有一根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洒头上,所述喷洒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喷洒杆的一端连接在水源上,所述通风杆的中部设有一个风机,所述通风杆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或进风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通风杆端部的外侧,且与所述薄膜外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
本技术涉及农用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棚中,由于天气的随机性,导致大棚中的偶尔出现温度过高、湿度不够等,这些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具有可降温增湿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外部的薄膜,还包括均设于所述薄膜内呈弧形的喷洒杆和通风杆,所述喷洒杆的中部设有喷洒头,所述喷洒杆的内部设有一根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洒头上,所述喷洒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喷洒杆的一端连接在水源上,所述通风杆的中部设有一个风机,所述通风杆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或进风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通风杆端部的外侧,且与所述薄膜外部连通。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支撑杆、喷洒杆和通风杆可将整个大棚所使用的薄膜,同时在喷洒杆上安装喷洒头,喷洒管设在喷洒杆的内部,可以避免管道在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部布置,同时,利用喷洒头对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浇灌,在通风杆上设置风机,风机通过设在通风杆内部的气流通道与薄膜的外部连通,实现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内部与外部的气体交换,实现降温,通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大棚中的偶尔出现温度过高或湿度不够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通风杆的内部还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在所述通风杆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风口,所述通风杆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薄膜内部连通的通风孔,所有所述通风孔均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光源。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两个喷洒杆,两个所述喷洒杆关于所述通风杆对称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支撑杆、喷洒杆和通风杆可将整个大棚所使用的薄膜,同时在喷洒杆上安装喷洒头,喷洒管设在喷洒杆的内部,可以避免管道在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部布置,同时,利用喷洒头对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浇灌,在通风杆上设置风机,风机通过设在通风杆内部的气流通道与薄膜的外部连通,实现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内部与外部的气体交换,实现降温,通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大棚中的偶尔出现温度过高或湿度不够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条件;2、利用设在通风杆内部的气流通道和进气通道,当风机开始工作时,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的气体通过风机从气流通道排出,导致内部气压低于外部气压,从而外部大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从而实现内外气体的交换,也实现了热量的交换,利用进气通道可以避免手动打开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门,同时可以使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部各处的温度处于均衡的状态;3、偶尔天气会比较阴沉,因此会出现光照不足的情况,利用支撑杆上的光源,可以弥补自然条件下光照不足的问题;4、对称分布的喷洒杆,可以保证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的农作物可以均匀的接受到水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通风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喷洒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支撑杆;20、喷洒杆;21、喷洒管;30、通风杆;31、出风口;32、气流通道;33、进气通道;34、通风孔;35、进风口;40、风机;50、喷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薄膜、风机40、喷洒头50、支撑杆10、通风杆30和喷洒杆20,支撑杆10、通风杆30和喷洒杆20均为半径相同的弧形,支撑杆10设在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两端,薄膜由支撑杆10、通风杆30和喷洒杆20支撑;上述通风杆3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在通风杆30的中部设有一个风机40,风机40的一端竖直朝向底面,在通风杆30的内部设有一个气流通道32,气流通道32的一端设在风机40的另一端上,气流通道32的另一端与设在通风杆30一端外侧面上的出风口31连通,同时,出风口31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外部连通,经过风机40的气流流向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内部或流向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外部;上述喷洒杆20的中部设有一个竖直朝下的喷洒头50,喷洒头50类似于花洒,在喷洒杆20的内部设有一个喷洒管21,喷洒管21的一端连接在喷洒头50的进水口上,喷洒管21的另一端穿过喷洒杆20的一端连接在水源上,水源处的出水量和出水速度为可调控的;利用支撑杆10、喷洒杆20和通风杆30可将整个大棚所使用的薄膜,同时在喷洒杆20上安装喷洒头50,喷洒管21设在喷洒杆20的内部,可以避免管道在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部布置,同时,利用喷洒头50对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浇灌,在通风杆30上设置风机40,风机40通过设在通风杆30内部的气流通道32与薄膜的外部连通,实现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内部与外部的气体交换,实现降温,通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大棚中的偶尔出现温度过高或湿度不够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风杆30远离出风口31的一端上设有一个进风口35,进风口35设在通风杆30的外侧面上,通风杆30的内部还设有一个进气通道33,进气通道33的一端与进风口35连通,在通风杆30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孔34,每个通风孔34都与进气通道33连通,通风孔34分布在通风杆30上的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在60°-80°之间;利用设在通风杆30内部的气流通道32和进气通道33,当风机40开始工作时,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的气体通过风机40从气流通道32排出,导致内部气压低于外部气压,从而外部大气通过进气通道33进入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从而实现内外气体的交换,也实现了热量的交换,利用进气通道33可以避免手动打开该多功能农业大棚的门,同时可以使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部各处的温度处于均衡的状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支撑杆10上设有光源,光源为植物生长灯,偶尔天气会比较阴沉,因此会出现光照不足的情况,利用支撑杆10上的光源,可以弥补自然条件下光照不足的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两个喷洒杆20,两个喷洒杆20关于通风杆30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喷洒杆20,可以保证该多功能农业大棚内的农作物可以均匀的接受到水分。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外部的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设于所述薄膜内呈弧形的喷洒杆和通风杆,所述喷洒杆的中部设有喷洒头,所述喷洒杆的内部设有一根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洒头上,所述喷洒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喷洒杆的一端连接在水源上,所述通风杆的中部设有一个风机,所述通风杆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或进风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通风杆端部的外侧,且与所述薄膜外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外部的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设于所述薄膜内呈弧形的喷洒杆和通风杆,所述喷洒杆的中部设有喷洒头,所述喷洒杆的内部设有一根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洒头上,所述喷洒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喷洒杆的一端连接在水源上,所述通风杆的中部设有一个风机,所述通风杆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或进风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通风杆端部的外侧,且与所述薄膜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巴适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