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4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包括蓄水池、遮阳棚,蓄水池右侧安装有抽水箱,抽水箱与蓄水池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蓄水池设有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分别与蓄水池顶部四处拐角焊接;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顶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的顶部焊接;遮阳棚与连接块另一端焊接;栽培架为双层阶梯状布置,每棵茶树幼苗单盆种植,使幼苗错开生长,枝叶不会拥挤造成光照或水份不足,蓄水池可积蓄水源,通过水泵将水输送至水管顶部,由喷头进行喷洒浇灌,栽培台还设有渗漏孔,没有被吸收的水份通过渗漏孔重新流入蓄水池减少灌溉时的浪费,茶树幼苗喜湿耐阴,故安装有遮阳棚防止茶树苗因长时间日照而死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
本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
技术介绍
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土壤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幼苗期茶树容易受到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高温和干旱,茶苗最易受灾害,这时的茶苗不耐强光,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叶片幼嫩,水分容易散失,根系伸展不深,没有分出较多的侧根,如遇旱害,很难抵御,在栽培管理上,要保证新植园地全苗、壮苗,做好水肥的及时供应。目前市场上缺少茶树苗栽培架产品,且幼苗在野外环境种植存活率较低,维护照顾费时费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包括蓄水池、遮阳棚,所述蓄水池右侧安装有抽水箱,所述抽水箱与蓄水池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池设有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所述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分别与蓄水池顶部四处拐角焊接;所述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顶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的顶部焊接;所述遮阳棚与连接块另一端焊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池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柱,所述中部支柱与蓄水池中部焊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池上方设置有下层栽培台和上层栽培台,所述下层栽培台正面两端与前排支柱焊接,背面两端与中部支柱焊接;所述上层栽培台正面两端与中部支柱焊接,背面两端与后排支柱焊接;所述上层栽培台和下层栽培台设有渗水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池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蓄水池的左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与蓄水池右壁和抽水箱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箱内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与出水管右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上方还安装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底端与水泵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水管顶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与引水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排支柱和后排支柱顶部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支柱焊接;所述横梁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中部与引水管套接,顶部与横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栽培架设有双层且为阶梯状布置,每棵茶树幼苗单盆种植,这样确保了幼苗之间不会有争抢土壤养分的情况,同时能够使幼苗错开生长,枝叶不会拥挤造成光照或水份不足,蓄水池可积蓄水源,并通过水泵将水输送至水管顶部,由喷头进行喷洒浇灌,栽培台还设有水份渗漏孔,盆土内没有被吸收的水份从盆底流出后可通过渗漏孔重新流淌入蓄水池,可充分利用水源减少灌溉时的浪费,同时因茶树幼苗喜湿耐阴,故该栽培架还安装有遮阳棚,可有效防止茶树苗因长时间日照导致死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池;2、抽水箱;3、前排支柱;4、后排支柱;5、中部支柱;6、上层栽培台;7、下层栽培台;8、遮阳棚;9、进水管;10、出水管;11、水泵;12、引水管;13、喷头;14、横梁;15、固定环;16、连接块;17、渗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包括蓄水池1、遮阳棚8,蓄水池1右侧安装有抽水箱2,抽水箱2与蓄水池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蓄水池1设有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分别与蓄水池1顶部四处拐角焊接;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顶部设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与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的顶部焊接;遮阳棚8与连接块16另一端焊接。如图2所示,蓄水池1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柱5,中部支柱5与蓄水池1中部焊接;蓄水池1上方设置有下层栽培台7和上层栽培台6,下层栽培台7正面两端与前排支柱3焊接,背面两端与中部支柱5焊接;上层栽培台6正面两端与中部支柱5焊接,背面两端与后排支柱4焊接;上层栽培台6和下层栽培台7设有渗水孔17。如图3所示,蓄水池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进水管9与蓄水池1的左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出水管10与蓄水池1右壁和抽水箱2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抽水箱2内安装有水泵11,水泵11左侧与出水管10右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水泵11上方还安装有引水管12,引水管12底端与水泵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引水管12顶部安装有喷头13,喷头13与引水管12固定连接;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顶部安装有横梁14,横梁14与支柱焊接;横梁14设有固定环15,固定环15中部与引水管12套接,顶部与横梁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遮阳棚(8),所述蓄水池(1)右侧安装有抽水箱(2),所述抽水箱(2)与蓄水池(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池(1)设有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所述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分别与蓄水池(1)顶部四处拐角焊接;所述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顶部设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与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的顶部焊接;所述遮阳棚(8)与连接块(16)另一端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遮阳棚(8),所述蓄水池(1)右侧安装有抽水箱(2),所述抽水箱(2)与蓄水池(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池(1)设有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所述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分别与蓄水池(1)顶部四处拐角焊接;所述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顶部设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与前排支柱(3)和后排支柱(4)的顶部焊接;所述遮阳棚(8)与连接块(16)另一端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柱(5),所述中部支柱(5)与蓄水池(1)中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上方设置有下层栽培台(7)和上层栽培台(6),所述下层栽培台(7)正面两端与前排支柱(3)焊接,背面两端与中部支柱(5)焊接;所述上层栽培台(6)正面两端与中部支柱(5)焊接,背面两端与后排支柱(4)焊接;所述上层栽培台(6)和下层栽培台(7)设有渗水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少峨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