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包括底盒、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在底盒的顶端敞口处,且底盒与上盖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底盒的中部垂直固定有中心筒,且底盒内水平设置有与中心筒固接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周向开设若干环形的第二流道,放置板内还设置若干沿其径向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交汇处开设用于安置育苗筒的放置孔,所述育苗筒与其相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其中,放置板的底部开设与第一流道连通的连通管,所述放置板和底盒的底部之间形成储存营养液的储液区域,储液区域和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育苗使用,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
本申请涉及棉花育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以优质、高产、高效益为目标的现代化农业转化阶段。温度控制工程作为农业生物速生、优质、高产的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种子活力是农业育种家较为关注的农艺性状,其与作物生长潜力、产量、品质等密切相关。时下,我国农业育种控制仍然以人工经验为主,种子活力这一性状的检测主要参照大田出苗情况进行评价,由于年际间气候条件变化较大,且受播种条件影响,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影响甚至误导新品系的选育结果。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合理的控制影响作物种子发芽率,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环境控制,以便给农作物前期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条件,做到既能提高产品的质量、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这对于恒温育种的实施尤为必要。但是现有一般在种子培养过程中,培养装置都是固定的,而种子从发芽到生长过程中,是不断长高的,空间预留过小,影响种苗生长,预留空间过大,造成育种装置内空间拥挤。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是这样的: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包括底盒、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在底盒的顶端敞口处,且底盒与上盖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底盒的中部垂直固定有中心筒,且底盒内水平设置有与中心筒固接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周向开设若干环形的第二流道,放置板内还设置若干沿其径向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交汇处开设用于安置育苗筒的放置孔。所述育苗筒与其相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其中,放置板的底部开设与第一流道连通的连通管。所述放置板和底盒的底部之间形成储存营养液的储液区域,储液区域和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储液区域内设置挤压机构、以将储液区域内营养液挤入到育苗筒内。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的壳体沿纵向开设至少一个导向槽,导向槽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至少一个卡槽,卡槽远离导向槽的一侧竖向延伸有卡口,所述上盖的底面固定插接于中心筒的插柱,所述插柱上外凸有定位轴,定位轴与其中一个卡槽末端的卡口配合、以固定上盖和底盒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内的插柱外侧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设置于上盖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为电加热丝、电加热管。进一步的,所述育苗筒的壳体上开设若干个开口,其相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端口处均设置与开口配合的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安装板、通孔、弹性件、插管,其中,安装板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的内壁,插管靠近端口设置、并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安装板上开设用于导液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育苗筒的壳体外侧还设置有竖向的定位凸棱,对应的放置孔内壁开设与定位凸棱配合的定位槽,育苗筒的壳体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台。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的底部具有一独立的空腔,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若干个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括位于储液区域的伸缩气囊,伸缩气囊的一端固定在中心筒底部外侧、并与空腔内部连通,伸缩气囊的末端外侧套接固定套,固定套和中心筒外壁之间通过若干个弹簧连接,挤压机构还包括有气泵,气泵与空腔内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底盒内设置了放置板,放置板上的各个育苗筒内用于育苗使用,而放置板下方的底盒内部为储液区域,储液区域和放置板内的各个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连通,通过气泵工作,挤压机构内的伸缩气囊体积变大,从而使得储液区域内的营养液进通过连通管进入到各个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内,最终进入到育苗筒内,通过控制气泵的工作,控制伸缩气囊体积变化的大小,以改变每次向育苗筒内添加营养液的量,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上盖的内部固定插柱,插柱和底盒内的中心筒配合插接,并且中心筒上沿长度方向开设至少一个导向槽,以使得插柱外表面的定位轴沿着导向槽运动,其中定位轴和不同的卡槽末端的卡口配合,以固定住插柱和中心筒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上盖和底盒之间的距离,方便育苗筒内的幼苗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培育使用。本专利技术在上盖底部的插柱外侧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多个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可由外界控制器控制,以便使得上盖和底盒所形成的空间内为恒温环境,以便于棉花育苗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心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育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插柱的结构示意图。图标:底盒1、上盖2、转盘3、插柱4、定位轴401、中心筒5、空腔501、导向槽502、卡口503、卡槽504、放置板6、中心孔601、育苗筒7、限位台701、开口702、定位凸棱703、排液管8、伸缩气囊9、弹簧10、固定套11、加热机构12、安装板13、通孔1301、弹性件14、插管15、连通管16、第一流道17、第二流道1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包括底盒(1)、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可拆卸连接在底盒(1)的顶端敞口处,且底盒(1)与上盖(2)之间的距离可调;/n所述底盒(1)的中部垂直固定有中心筒(5),且底盒(1)内水平设置有与中心筒(5)固接的放置板(6),所述放置板(6)内周向开设若干环形的第二流道(18),放置板(6)内还设置若干沿其径向设置的第一流道(17),所述第一流道(17)和第二流道(18)的交汇处开设用于安置育苗筒(7)的放置孔;/n所述育苗筒(7)与其相邻的第一流道(17)和第二流道(18)连通,其中,放置板(6)的底部开设与第一流道(17)连通的连通管(16);/n所述放置板(6)和底盒(1)的底部之间形成储存营养液的储液区域,储液区域和第一流道(17)以及第二流道(18)之间通过连通管(16)连通,储液区域内设置挤压机构、以将储液区域内营养液挤入到育苗筒(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包括底盒(1)、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可拆卸连接在底盒(1)的顶端敞口处,且底盒(1)与上盖(2)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底盒(1)的中部垂直固定有中心筒(5),且底盒(1)内水平设置有与中心筒(5)固接的放置板(6),所述放置板(6)内周向开设若干环形的第二流道(18),放置板(6)内还设置若干沿其径向设置的第一流道(17),所述第一流道(17)和第二流道(18)的交汇处开设用于安置育苗筒(7)的放置孔;
所述育苗筒(7)与其相邻的第一流道(17)和第二流道(18)连通,其中,放置板(6)的底部开设与第一流道(17)连通的连通管(16);
所述放置板(6)和底盒(1)的底部之间形成储存营养液的储液区域,储液区域和第一流道(17)以及第二流道(18)之间通过连通管(16)连通,储液区域内设置挤压机构、以将储液区域内营养液挤入到育苗筒(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5)的壳体沿纵向开设至少一个导向槽(502),导向槽(502)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至少一个卡槽(504),卡槽(504)远离导向槽(502)的一侧竖向延伸有卡口(503),所述上盖(2)的底面固定插接于中心筒(5)的插柱(4),所述插柱(4)上外凸有定位轴(401),定位轴(401)与其中一个卡槽(504)末端的卡口(503)配合、以固定上盖(2)和底盒(1)之间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棉花育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内的插柱(4)外侧固定有安装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泗洪,刘飞,添长久,路曦结,王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