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原金俊专利>正文

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02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包括有移动单元、去死皮单元、环割单元、换向单元和控制屏;移动单元与换向单元相连接;移动单元与控制屏相连接;去死皮单元与环割单元相连接;去死皮单元与换向单元相连接;环割单元与换向单元相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树干的螺旋环割,代替人工处理提高效率,且防止人工切割环剥皮层过宽或过厚,从而导致树干无法愈合伤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
技术介绍
环割是指环绕植株的枝干,剥去一定宽度树皮的作法,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实品质的一种植措施,其原理是暂时阻碍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向地下部分运转,使营养集中在枝、芽上积累,促进花芽形成,提高花质,减少落花落果;使幼树营养生长周期缩短,提早结果,使旺长、空怀树增加产量。目前环割都由人工手持环割刀绕树一圈完成,这样做耗时耗力,且人工环割及其需要经验,若经验不足,环割的环剥皮层过宽或过厚,会导致树干无法愈合伤口,如果时间久了,根系长期得不到有机营养。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环割都由人工手持环割刀绕树一圈完成,这样做耗时耗力,且人工环割及其需要经验,若经验不足,环割的环剥皮层过宽或过厚,会导致树干无法愈合伤口,如果时间久了,根系长期得不到有机营养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包括有移动单元(1)和控制屏(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去死皮单元(2)、环割单元(3)和换向单元(4);移动单元(1)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移动单元(1)与控制屏(5)相连接;去死皮单元(2)与环割单元(3)相连接;去死皮单元(2)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环割单元(3)与换向单元(4)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包括有移动单元(1)和控制屏(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去死皮单元(2)、环割单元(3)和换向单元(4);移动单元(1)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移动单元(1)与控制屏(5)相连接;去死皮单元(2)与环割单元(3)相连接;去死皮单元(2)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环割单元(3)与换向单元(4)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去死皮单元(2)包括有第一蜗轮(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二传动轮(204)、第一丝杆(205)、第一套环(206)、第二套环(207)、第一光杆(208)、第一清除环(209)、第二清除环(2010)、第一电动推杆(2011)、第一支块(2012)、第二电动推杆(2013)、第二支块(2014)、第三传动轮(2015)、第四传动轮(2016)、第二传动杆(2017)、第五传动轮(2018)、第六传动轮(2019)、第三传动杆(2020)、第一直齿轮(2021)、第二直齿轮(2022)、第七传动轮(2023)、第八传动轮(2024)、第二丝杆(2025)、第九传动轮(2026)、第十传动轮(2027)、第三丝杆(2028)和第四传动杆(2029);第一蜗轮(201)与环割单元(3)相连接;第一蜗轮(201)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4)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205)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5)外表面与第一套环(206)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5)外表面与第二套环(207)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5)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一套环(206)与第一清除环(209)相接触;第二套环(207)与第二清除环(2010)相接触;第一套环(206)与第一光杆(208)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套环(207)与第一光杆(20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208)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一清除环(209)与第一电动推杆(201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11)与第一支块(2012)进行固接;第二清除环(2010)与第二电动推杆(2013)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2013)与第二支块(2014)进行固接;第一支块(2012)与第二丝杆(2025)进行旋接;第二支块(2014)与第三丝杆(2028)进行旋接;第三传动轮(2015)与环割单元(3)相连接;第三传动轮(201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2016)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1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17)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2018)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201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2019)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2019)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2020)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20)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2021)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20)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2026)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20)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一直齿轮(2021)与第二直齿轮(2022)相啮合;第二直齿轮(2022)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2029)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202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2024)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2024)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2025)进行固接;第二丝杆(2025)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九传动轮(202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202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2027)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2028)进行固接;第三丝杆(2028)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对树干起保护作用的环树干割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割单元(3)包括有第一电机(301)、第五传动杆(302)、第一套杆(303)、第三直齿轮(304)、第一连接板(305)、第九电动推杆(306)、第四直齿轮(307)、第六传动杆(308)、第一锥齿轮(309)、第二锥齿轮(3010)、第三锥齿轮(3011)、第二套杆(3012)、第二连接板(3013)、第三电动推杆(3014)、第七传动杆(3015)、第一蜗杆(3016)、第二蜗杆(3017)、第二蜗轮(3018)、第八传动杆(3019)、第十一传动轮(3020)、第十二传动轮(3021)、第四丝杆(3022)、第三支块(3023)、第四支块(3024)、第五直齿轮(3025)、第九传动杆(3026)、第四锥齿轮(3027)、第五锥齿轮(3028)、第六锥齿轮(3029)、第三连接板(3030)、第四电动推杆(3031)、第十传动杆(3032)、第十三传动轮(3033)、第十四传动轮(3034)、第十一传动杆(3035)、第六直齿轮(3036)、第一齿条(3037)、第一支架(3038)、第一环割刀(3039)、第五电动推杆(3040)、第十五传动轮(3041)、第十六传动轮(3042)、第十二传动杆(3043)、第七直齿轮(3044)、第二齿条(3045)、第二支架(3046)、第二环割刀(3047)、第六电动推杆(3048)、第一环割套(3049)、第二环割套(3050)、第二光杆(3051)、第三套杆(3052)、第一滑杆(3053)和第二滑杆(3054);第一电机(301)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一电机(301)输出轴与第五传动杆(302)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302)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五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一套杆(30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套杆(303)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304)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3)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3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305)与第九电动推杆(306)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306)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三直齿轮(304)上方一侧设置有第四直齿轮(307);第三直齿轮(304)上方另一侧设置有第五直齿轮(3025);第四直齿轮(307)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308)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308)外表面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六传动杆(308)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309)相啮合;第一锥齿轮(309)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010);第一锥齿轮(309)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011);第二锥齿轮(3010)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3012)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3011)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3012)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12)外表面与第二连接板(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3013)与第三电动推杆(3014)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3014)与换向单元(4)相连接;第七传动杆(3015)外表面与第一蜗杆(3016)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3015)外表面与第二蜗杆(3017)进行固接;第一蜗轮(201)与第一蜗杆(3016)相啮合;第二蜗杆(301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金俊
申请(专利权)人:原金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