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繁育泰和竹篙薯种薯的方法和泰和竹篙薯的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繁育泰和竹篙薯种薯的方法和泰和竹篙薯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泰和竹篙薯属于薯蓣科、薯蓣属、褐苞薯蓣(DioscoreapersimilisPrain&Burkill)类型山药,由于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是江西省地方名优山药品种。竹篙薯不能进行有性繁殖、不能结种,也不生长零余子,生产中常以块茎作为繁殖材料,用种量大,成本高,出苗缓慢,不利于高产,且竹篙薯块茎过长,直达土壤深处,线虫等土传病害严重,往往是由块茎传播,难以防治。通过茎尖脱毒方法进行提纯复壮,往往成本高、周期长、繁殖系数低,严重影响竹篙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泰和竹篙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繁育泰和竹篙薯种薯的方法和泰和竹篙薯的育苗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繁育泰和竹篙薯种薯的方法,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繁育泰和竹篙薯种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从泰和竹篙薯藤蔓选取待扦插材料;/n将所述待扦插材料中的茎节插入基质中,浇水并做保湿处理,然后依次进行遮阴避光培养、光照培养和无保湿培养,得到种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繁育泰和竹篙薯种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泰和竹篙薯藤蔓选取待扦插材料;
将所述待扦插材料中的茎节插入基质中,浇水并做保湿处理,然后依次进行遮阴避光培养、光照培养和无保湿培养,得到种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距离地面高度50-80cm的上部藤蔓作为所述待扦插材料;
优选地,所述待扦插材料按照一个叶片带一个茎节进行剪切,茎节两端均保留茎段;
优选地,选取所述泰和竹篙薯藤蔓的时间为每年5月-8月;
优选地,每株所述泰和竹篙薯选取所述待扦插材料50-120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茎段的长度为1-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茎节插入基质中的深度为2-4cm;
优选地,所述保湿处理保证培养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阴避光培养的时间为3-5天;
优选地,所述遮阴避光培养的光照强度为20-40μmol·m-2·s-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的光照强度为60-200μmol·m-2·s-1,光照周期为14-16h/8-10h,白天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宇,周庆红,黄英金,单楠,朱强龙,肖遥,张宏玉,王葡萄,陈欣,胡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