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及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01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及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适应压秧装置包括压秧杆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支架以及设置于导向支架上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套设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用于驱动压秧杆靠近或远离载秧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克服现有秧苗床土厚度不一致导致秧苗输送不畅的不足,可根据秧苗床土厚度不同,自动调节压秧杆与秧板间的距离,使压秧杆始终压紧秧苗床土,从而保证秧苗的顺利输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能够保持水稻毯状秧苗沿插秧机载秧台向下移动时处于理想状态,确保插秧机分插机构作业时不伤秧、不漏插,提高水稻的栽插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及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及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压秧杆与秧板间的距离通常不可调节或者采用档位调节,当秧苗床土厚度不一致时,或无法压紧秧苗床土造成输送打滑、或压得过紧造成堵塞,从而影响插秧性能、降低作业效率。针对现有秧苗床土疏松紧致不一导致秧苗输送受阻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17208677067,申请日:2017年7月1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水稻插秧机的压秧装置,该申请案公开的压秧装置包括压秧杆组件,还包括与载秧台两端的和分隔相邻秧块的凸筋固连的伸缩杆座、与所述伸缩杆座滑动连接的伸缩杆和两端分别与伸缩杆座下端和伸缩杆上端连接的拉伸弹簧,所述压秧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的上端固连。该装置依靠弹簧力将压秧杆抵靠在水稻毯状秧苗盘根部的上表面,并施加合适的压紧力,既可以防止毯状秧苗盘根部拱起,也不会发生移动受阻。但是该装置中的拉伸弹簧设置于伸缩滑座外侧,其不利于伸缩杆沿伸缩滑座的设置方向滑动,当拉伸弹簧两端的挂钩发生变形时,伸缩杆与伸缩滑座之间摩擦力增大,影响压秧机构对秧苗床土的压持。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秧苗床土厚度不一致导致秧苗输送不畅的不足,是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克服现有秧苗床土厚度不一致导致秧苗输送不畅的不足,可根据秧苗床土厚度不同,自动调节压秧杆与秧板间的距离,使压秧杆始终压紧秧苗床土,从而保证秧苗的顺利输送。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能够保持水稻毯状秧苗沿插秧机载秧台向下移动时处于理想状态,确保插秧机分插机构作业时不伤秧、不漏插,提高水稻的栽插质量。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包括压秧杆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支架以及设置于导向支架上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套设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用于驱动压秧杆靠近或远离载秧台。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调节螺杆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固定部用于安装压紧弹簧,限位部用于安装锁紧件。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锁紧件包括调节螺母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用于锁紧调节螺母。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压秧杆包括相对载秧台水平设置的压秧段,以及相对载秧台倾斜设置的连接段,导向支架与压秧段相垂直。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支架上,定位支架用于安装压秧杆。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定位支架与压秧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包括用于装载秧苗的载秧台,还包括上述的自适应压秧装置,定位支架安装于载秧台上。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载秧台上还设有拦秧杆,拦秧杆沿载秧台的宽度方向横向设置。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定位支架上设有卡槽,卡槽用于安装拦秧杆。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压秧杆与拦秧杆固定连接。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自适应压秧装置,可以根据秧苗床土厚度不同,自动调节压秧杆与秧板间的距离,使压秧杆始终压紧秧苗床土,从而保证秧苗的顺利输送,提高插秧性能及作业效率。(2)本技术的一种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对不同秧块盘根部的厚度差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保持水稻毯状秧苗沿插秧机载秧台向下移动时处于理想状态,确保插秧机分插机构作业时不伤秧、不漏插,提高水稻的栽插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插秧机秧苗输送系统的作业过程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0、载秧台;110、秧苗;111、秧苗床土;120、压秧杆;121、压秧段;122、连接段;130、拦秧杆;200、定位支架;210、卡槽;300、调节机构;310、导向支架;311、调节螺杆;312、压紧弹簧;313、销件;314、调节螺母;315、锁紧螺母;400、插秧爪;500、滑动导轨。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压秧杆120与插秧机的载秧台100之间的距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或者是利用档位调节两者间的距离,不同苗毯块上的秧苗床土111厚度存在差异时,就容易发生毯状秧苗盘根部拱起或移动受阻,从而损伤秧苗110或漏插秧苗110。而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300来控制调节压秧杆120与载秧台100的秧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秧苗床土111的自适应压持,保证各块苗毯之间厚度一致,以便于秧苗输送。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包括压秧杆120和调节机构300,调节机构300包括导向支架310以及设置于导向支架310上的调节螺杆311,调节螺杆311上套设压紧弹簧312,压紧弹簧312用于驱动压秧杆120靠近或远离载秧台10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0的导向支架310安装在载秧台100上,导向支架310的卡口内设置有调节螺杆311,调节螺杆311的另一端设有锁紧件,通过调节锁紧件来调节该调节螺杆311上压紧弹簧312的压紧和放松,使压秧杆120沿导向支架310的设置方向向载秧台100靠近或远离载秧台100,从而实现压秧杆120对秧苗床土111厚度的自适应调节。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311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固定部用于安装压紧弹簧312,限位部用于安装锁紧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包括调节螺母314和锁紧螺母315,锁紧螺母315用于锁紧调节螺母314。本实施例中限位部还包括一段相对固定部倾斜设置的部分,该部分可以进一步起到限制锁紧件移动的作用,防止调节螺母314或锁紧螺母315脱落,也进一步保证了自适应压秧装置的安全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自适应压秧装置设置于载秧台100上,载秧台100用于装载秧苗110,压秧杆120包括相对载秧台100水平设置的压秧段121,以及相对载秧台100倾斜设置的连接段122,压秧段121用于压持秧苗110的秧苗床土111,连接段122用于将压秧段121连接至调节机构300上。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导向支架310与该压秧段121相垂直,以利于压紧弹簧312驱动压秧杆120均匀压持秧苗床土111,保证不同苗毯上的秧苗110根部一致。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其结构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311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支架200上,定位支架200用于安装压秧杆120,压秧杆120可随着定位支架200在导向支架310卡口内的移动而发生移动。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秧杆(120)和调节机构(300),所述调节机构(300)包括导向支架(310)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支架(310)上的调节螺杆(311),所述调节螺杆(311)上套设压紧弹簧(312),所述压紧弹簧(312)用于驱动所述压秧杆(120)靠近或远离载秧台(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秧杆(120)和调节机构(300),所述调节机构(300)包括导向支架(310)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支架(310)上的调节螺杆(311),所述调节螺杆(311)上套设压紧弹簧(312),所述压紧弹簧(312)用于驱动所述压秧杆(120)靠近或远离载秧台(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311)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安装压紧弹簧(312),所述限位部用于安装锁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调节螺母(314)和锁紧螺母(315),所述锁紧螺母(315)用于锁紧所述调节螺母(3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压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秧杆(120)包括相对所述载秧台(100)水平设置的压秧段(121),以及相对所述载秧台(100)倾斜设置的连接段(122),所述导向支架(310)与所述压秧段(121)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青徐正华李侦祥廖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