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埂混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14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埂混播机,包括拖拉机与所述拖拉机固定连接的联杆,所述链式开沟器的一端在作业时与土地接触,所述链式开沟器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联通有排化肥器、排种子器,所述输送机另一端连通有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固定于所述联杆上,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联通有导落器和塑形器,所述导落器和所述塑形器设置有多组,所述撬式压板包括翘起端和水平端,所述翘起端与所述联杆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免耕、免灌泡田水、带肥带泥旱直播,显著提高成苗率,显著提高苗期生长速度,显著增强作物抑草能力,实现苗期农药零投入,泡田水零投入,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温光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埂混播机
本技术涉及作物种子播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埂混播机。
技术介绍
作物生产采用播种机直播,具有工作效率高、作业速度快等特点。传统的播种机播种前需要经过翻耕、耙平后进行播种,在生产季节紧张、且前茬作物秸秆和残茬数量大时,将严重制约旋耕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导致大田旋耕、耙平质量达不到播种机播种的要求,影响播种作业。生产上为了保证播种机的顺利作业,一般采取焚烧秸秆方式处理秸秆,既造成秸秆资源的浪费,又造成环境的污染。相对于翻耕,免耕在土壤保墒、土壤结构保持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如何将免耕、播种、秸秆处理一体化、生态化,实现免耕、秸秆原位生态处理、旱直播,是行业内亟待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为了实现免耕、播种、秸秆处理一体化作业,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微埂混播机,该机器可以实现免耕、播种、秸秆处理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埂混播机,包括拖拉机与所述拖拉机固定连接的联杆,拖拉机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拉机(1)与所述拖拉机(1)固定连接的联杆(2),拖拉机(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链式开沟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链式开沟器(3)的另一端在作业时与土地接触,所述链式开沟器(3)下方设置有输送机(4),所述输送机(4)联通有排化肥器(5)、排种子器(6),所述输送机(4)、所述排化肥器(5)和所述排种子器(6)分别由设置在所述拖拉机(1)上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输送机(4)另一端连通有螺旋输送机(7),所述螺旋输送机(7)固定于所述联杆(2)上,所述螺旋输送机(7)由设置于所述拖拉机(1)上的第五驱动装置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拉机(1)与所述拖拉机(1)固定连接的联杆(2),拖拉机(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链式开沟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链式开沟器(3)的另一端在作业时与土地接触,所述链式开沟器(3)下方设置有输送机(4),所述输送机(4)联通有排化肥器(5)、排种子器(6),所述输送机(4)、所述排化肥器(5)和所述排种子器(6)分别由设置在所述拖拉机(1)上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输送机(4)另一端连通有螺旋输送机(7),所述螺旋输送机(7)固定于所述联杆(2)上,所述螺旋输送机(7)由设置于所述拖拉机(1)上的第五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旋输送机(7)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联通有导落器(8)和塑形器(9),所述导落器(8)和所述塑形器(9)设置有多组,撬式压板(10)包括翘起端和水平端,所述翘起端与所述联杆(2)固定,所述水平端与地面平行且靠近土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式压板(10)呈L型,所述翘起端垂直于所述水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器(9)为梯形,梯形的尺寸为下底宽5.5厘米-11.5厘米,上底宽1.5厘米-5.5厘米,高3.5厘米-9.5厘米。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璜张印王忍龚向胜傅志强陈灿余政军李静怡梁玉刚丁姣龙孟祥杰吴丹黄尧廖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