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0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包括底板、立柱、防滑垫片、三角焊板、第一围合板、前焊板、第二围合板、后焊板、顶板、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三角焊板呈前后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四根,且均采用高纯度不锈钢钢材锻造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防止在焊接时需要对板材之间是否垂直进行人工校正,简化操作步骤,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且上下呈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将三角焊板与底板、顶板快速对接构成立体结构,底板、第一围合板、前焊板、第二围合板、后焊板和顶板均采用不锈钢钢材一次性浇筑构成矩形形状,保证该装置对电磁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室,具体为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属于电磁屏蔽室

技术介绍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电磁屏蔽室有钢板拼装式、钢板焊接式、钢板直贴式及铜网式四大类,拼装式为厚度1.5㎜钢板模块拼装而成,生产、安装工艺较简单,适用于小面积、屏蔽效能要求一般的工程,可拆卸移建,但移建后屏蔽效能明显降低,钢板焊接式屏蔽室采用2~3㎜冷轧钢板与龙骨框架焊接而成,屏蔽效能高,适应各种规格尺寸,是电磁屏蔽室的主要形式,直贴式和铜网式用于屏蔽效能要求较低的简易工程。因此,则需要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电磁屏蔽室,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电磁屏蔽室的底部没有设置一层防滑垫,导致装置可能由于场地湿滑或场地的倾斜造成装置整体的滑移,其二、现有的电磁屏蔽室采用板材之间直接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没有使用焊板,导致其在焊接时需要进行人工校正,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包括底板、立柱、防滑垫片、三角焊板、第一围合板、前焊板、第二围合板、后焊板、顶板、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底板位于该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的底部,所述立柱竖直焊接固定在底板的底部四角处,所述防滑垫片胶结固定在立柱的底部,所述三角焊板的上下两连接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且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第一围合板焊接固定在前后相邻两个三角焊板上,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左侧,所述前焊板焊接固定在左右相邻两个前焊板之间,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前方,所述第二围合板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右侧,所述后焊板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背部,所述顶板水平固定在三角焊板的顶端,所述第一定位孔呈内凹式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处,所述第二定位孔呈内凹式设置在顶板下表面的四角处。优选的,为了防止由于场地湿滑或场地的倾斜造成装置整体的滑移,所述防滑垫片为圆盘状高密度橡胶片。优选的,为了防止在焊接时需要对板材之间是否垂直进行人工校正,简化操作步骤,所述三角焊板呈前后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四根,且均采用高纯度不锈钢钢材锻造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优选的,为了能够将三角焊板与底板、顶板快速对接构成立体结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且上下呈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为了保证该装置对电磁的屏蔽效果,所述底板、第一围合板、前焊板、第二围合板、后焊板和顶板均采用不锈钢钢材一次性浇筑构成矩形形状。优选的,为了保证焊接点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该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效果,所述第一围合板、前焊板、第二围合板和后焊板均采用满焊式技术与三角焊板焊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磁屏蔽室设计合理,防滑垫片为圆盘状高密度橡胶片,防止由于场地湿滑或场地的倾斜造成装置整体的滑移,三角焊板呈前后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四根,且均采用高纯度不锈钢钢材锻造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防止在焊接时需要对板材之间是否垂直进行人工校正,简化操作步骤,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且上下呈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将三角焊板与底板、顶板快速对接构成立体结构,底板、第一围合板、前焊板、第二围合板、后焊板和顶板均采用不锈钢钢材一次性浇筑构成矩形形状,保证该装置对电磁的屏蔽效果,第一围合板、前焊板、第二围合板和后焊板均采用满焊式技术与三角焊板焊接固定,保证焊接点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该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分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图中:1、底板,2、立柱,3、防滑垫片,4、三角焊板,5、第一围合板,6、前焊板,7、第二围合板,8、后焊板,9、顶板,10、第一定位孔和11、第二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包括底板1、立柱2、防滑垫片3、三角焊板4、第一围合板5、前焊板6、第二围合板7、后焊板8、顶板9、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所述底板1位于该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的底部,所述立柱2竖直焊接固定在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防滑垫片3胶结固定在立柱2的底部,所述三角焊板4的上下两连接在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内,且位于底板1和顶板9之间,所述第一围合板5焊接固定在前后相邻两个三角焊板4上,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左侧,所述前焊板6焊接固定在左右相邻两个前焊板6之间,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前方,所述第二围合板7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右侧,所述后焊板8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背部,所述顶板9水平固定在三角焊板4的顶端,所述第一定位孔10呈内凹式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处,所述第二定位孔11呈内凹式设置在顶板9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防滑垫片3为圆盘状高密度橡胶片,防止由于场地湿滑或场地的倾斜造成装置整体的滑移,所述三角焊板4呈前后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四根,且均采用高纯度不锈钢钢材锻造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防止在焊接时需要对板材之间是否垂直进行人工校正,简化操作步骤,所述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且上下呈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将三角焊板4与底板1、顶板9快速对接构成立体结构,所述底板1、第一围合板5、前焊板6、第二围合板7、后焊板8和顶板9均采用不锈钢钢材一次性浇筑构成矩形形状,保证该装置对电磁的屏蔽效果,所述第一围合板5、前焊板6、第二围合板7和后焊板8均采用满焊式技术与三角焊板4焊接固定,保证焊接点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该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效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磁屏蔽室时,先将三角焊板4的底端插进底板1上的第一定位孔10内,并依次将四根三角焊板4与底板1对接固定,再将顶板9通过第二定位孔11对接固定在三角焊板4的顶端,然后先将第一围合板5焊接在该电磁屏蔽室的左侧面,再将第二围合板7焊接在该电磁屏蔽室的右侧面,然后将后焊板8焊接在该电磁屏蔽室的背部,最后将前焊板6焊接在该电磁屏蔽室的前方即可,焊接时采用满焊技术对焊点进行一一焊接固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立柱(2)、防滑垫片(3)、三角焊板(4)、第一围合板(5)、前焊板(6)、第二围合板(7)、后焊板(8)、顶板(9)、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所述底板(1)位于该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的底部,所述立柱(2)竖直焊接固定在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防滑垫片(3)胶结固定在立柱(2)的底部,所述三角焊板(4)的上下两连接在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内,且位于底板(1)和顶板(9)之间,所述第一围合板(5)焊接固定在前后相邻两个三角焊板(4)上,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左侧,所述前焊板(6)焊接固定在左右相邻两个前焊板(6)之间,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前方,所述第二围合板(7)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右侧,所述后焊板(8)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背部,所述顶板(9)水平固定在三角焊板(4)的顶端,所述第一定位孔(10)呈内凹式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处,所述第二定位孔(11)呈内凹式设置在顶板(9)下表面的四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立柱(2)、防滑垫片(3)、三角焊板(4)、第一围合板(5)、前焊板(6)、第二围合板(7)、后焊板(8)、顶板(9)、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所述底板(1)位于该焊接式电磁屏蔽室结构的底部,所述立柱(2)竖直焊接固定在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防滑垫片(3)胶结固定在立柱(2)的底部,所述三角焊板(4)的上下两连接在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内,且位于底板(1)和顶板(9)之间,所述第一围合板(5)焊接固定在前后相邻两个三角焊板(4)上,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左侧,所述前焊板(6)焊接固定在左右相邻两个前焊板(6)之间,且位于该电磁屏蔽室的前方,所述第二围合板(7)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右侧,所述后焊板(8)焊接固定在该电磁屏蔽室的背部,所述顶板(9)水平固定在三角焊板(4)的顶端,所述第一定位孔(10)呈内凹式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处,所述第二定位孔(11)呈内凹式设置在顶板(9)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麦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