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包括固定座、固定筒、微型电机、第一固定架、风扇、吸紧装置、控制开关按钮;电动气缸设置在固定座上,伸缩杆设置在电动气缸上并与吸紧装置连接;导柱设置在固定座上;第二固定架滑动设置在导柱上,复位弹簧套在导柱上并抵住第二固定架底部和固定座;吸盘滑动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与第二固定件底部连接;固定筒设置在固定座顶部,微型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输出轴上并穿过第一固定架,控制开关按钮设置在固定筒上并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第一固定件与智能音箱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固定并且放置的地方更加广泛,设有自动散热功能,防止智能音箱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
本技术涉及电器固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
技术介绍
智能音箱,是一个音箱升级的产物,是家庭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比如点播歌曲、上网购物,或是了解天气预报,它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冰箱温度、提前让热水器升温等;目前的智能音箱只能摆放在地面或者桌面等水平的或者坡度较小的平面上,且容易倾倒并砸到人,或者对智能音箱造成损坏;当音箱处于不稳定的环境里,例如在车里的时候,不方便固定,容易摔坏;智能音箱在长时间工作时容易发热,且智能音箱基本上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不及时散热的话容易因发热损坏电子元件,降低智能音箱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方便固定并且可以放置的地方更加广泛,且设有自动散热功能,能对智能音箱进行散热,防止智能音箱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增加使用寿命。(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包括固定座、固定筒、微型电机、第一固定架、风扇、吸紧装置、电动气缸、伸缩杆、控制开关按钮和智能音箱;电动气缸设置在固定座上,伸缩杆设置在电动气缸上并与吸紧装置连接;吸紧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导柱、第二固定件、吸盘和复位弹簧;固定座上设有柱形槽和矩形槽,导柱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位于矩形槽内;第二固定架滑动设置在导柱上并位于矩形槽内,复位弹簧套在导柱上并抵住第二固定架底部和固定座;第二固定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架底部并位于柱形槽内,吸盘滑动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与第二固定件底部连接,且吸盘位于柱形槽内;固定筒设置在固定座顶部,且固定筒上设有通气孔;第一固定架设置在固定筒上,微型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且微型电机上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输出轴上并穿过第一固定架,风扇设置在转轴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架和固定座之间;控制开关按钮设置在固定筒上并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智能音箱上设有内螺纹;固定筒上设有第一固定件,且第一固定件上设有外螺纹并与智能音箱螺纹连接。优选的,固定筒上的通气孔的数目为多组,且位于固定座和风扇之间。优选的,导柱的数目为多组,且等距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优选的,复位弹簧分别与固定座和第二固定架的连接处设有垫片。优选的,吸盘的数目为四组。优选的,固定筒与固定座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固定架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控制开关按钮为多功能开关。优选的,电动气缸与控制开关按钮电性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安装固定时,先将设有第一固定件的固定筒设置在固定座,然后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智能音箱螺纹连接即可;之后通过控制开关按钮启动电动气缸,设置在电动气缸上的伸缩杆推动第二固定架沿着导柱设置方向移动,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架上的吸盘移动,然后伸出固定座与墙面、地面、桌面等接触并吸附,将固定座以及智能音箱固定住;之后根据智能音箱的使用时间来选择打开控制开关按钮,控制开关按钮打开时,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在固定筒上的微型电机工作并带动风扇工作,将热气通过通气孔排出;本装置方便固定并且可以放置的地方更加广泛,且设有自动散热功能,能对智能音箱进行散热,防止智能音箱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中固定座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中吸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座;2、固定筒;3、第一固定件;4、微型电机;5、第一固定架;6、风扇;7、吸紧装置;8、电动气缸;9、第二固定架;10、导柱;11、第二固定件;12、吸盘;13、复位弹簧;14、伸缩杆;15、柱形槽;16、矩形槽;17、通气孔;18、控制开关按钮;19、智能音箱;20、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包括固定座1、固定筒2、微型电机4、第一固定架5、风扇6、吸紧装置7、电动气缸8、伸缩杆14、控制开关按钮18和智能音箱19;电动气缸8设置在固定座1上,伸缩杆14设置在电动气缸8上并与吸紧装置7连接;吸紧装置7包括第二固定架9、导柱10、第二固定件11、吸盘12和复位弹簧13;固定座1上设有柱形槽15和矩形槽16,导柱10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位于矩形槽16内;第二固定架9滑动设置在导柱10上并位于矩形槽16内,复位弹簧13套在导柱10上并抵住第二固定架9底部和固定座1;第二固定件11设置在第二固定架9底部并位于柱形槽15内,吸盘12滑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与第二固定件11底部连接,且吸盘12位于柱形槽15内;固定筒2设置在固定座1顶部,且固定筒2上设有通气孔17;第一固定架5设置在固定筒2上,微型电机4设置在第一固定架5上,且微型电机4上设有转轴20;转轴20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架5的输出轴上并穿过第一固定架,风扇6设置在转轴20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架5和固定座1之间;控制开关按钮18设置在固定筒2上并与微型电机4电性连接;智能音箱19上设有内螺纹;固定筒2上设有第一固定件3,且第一固定件3上设有外螺纹并与智能音箱19螺纹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筒2上的通气孔17的数目为多组,且位于固定座1和风扇6之间,便于排气增加散热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柱10的数目为多组,且等距设置在第二固定架9上,使第二固定架9移动稳定,防止偏移造成吸盘12吸附不到位。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3分别与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架9的连接处设有垫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吸盘12的数目为四组,增加吸附力度。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筒2与固定座1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清理微型电机4和风扇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架9为可拆卸连接,便于维护更换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开关按钮18为多功能开关。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动气缸8与控制开关按钮18电性连接。本技术中,安装固定时,先将设有第一固定件3的固定筒2设置在固定座1,然后通过第一固定件3与智能音箱19螺纹连接即可;之后通过控制开关按钮18启动电动气缸8,设置在电动气缸8上的伸缩杆14推动第二固定架9沿着导柱10设置方向移动,通过第二固定件11固定在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固定筒(2)、微型电机(4)、第一固定架(5)、风扇(6)、吸紧装置(7)、电动气缸(8)、伸缩杆(14)、控制开关按钮(18)和智能音箱(19);/n电动气缸(8)设置在固定座(1)上,伸缩杆(14)设置在电动气缸(8)上并与吸紧装置(7)连接;吸紧装置(7)包括第二固定架(9)、导柱(10)、第二固定件(11)、吸盘(12)和复位弹簧(13);固定座(1)上设有柱形槽(15)和矩形槽(16),导柱(10)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位于矩形槽(16)内;第二固定架(9)滑动设置在导柱(10)上并位于矩形槽(16)内,复位弹簧(13)套在导柱(10)上并抵住第二固定架(9)底部和固定座(1);第二固定件(11)设置在第二固定架(9)底部并位于柱形槽(15)内,吸盘(12)滑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与第二固定件(11)底部连接,且吸盘(12)位于柱形槽(15)内;/n固定筒(2)设置在固定座(1)顶部,且固定筒(2)上设有通气孔(17);第一固定架(5)设置在固定筒(2)上,微型电机(4)设置在第一固定架(5)上,且微型电机(4)上设有转轴(20);转轴(20)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架(5)的输出轴上并穿过第一固定架,风扇(6)设置在转轴(20)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架(5)和固定座(1)之间;控制开关按钮(18)设置在固定筒(2)上并与微型电机(4)电性连接;智能音箱(19)上设有内螺纹;固定筒(2)上设有第一固定件(3),且第一固定件(3)上设有外螺纹并与智能音箱(19)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智能音箱的喇叭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固定筒(2)、微型电机(4)、第一固定架(5)、风扇(6)、吸紧装置(7)、电动气缸(8)、伸缩杆(14)、控制开关按钮(18)和智能音箱(19);
电动气缸(8)设置在固定座(1)上,伸缩杆(14)设置在电动气缸(8)上并与吸紧装置(7)连接;吸紧装置(7)包括第二固定架(9)、导柱(10)、第二固定件(11)、吸盘(12)和复位弹簧(13);固定座(1)上设有柱形槽(15)和矩形槽(16),导柱(10)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位于矩形槽(16)内;第二固定架(9)滑动设置在导柱(10)上并位于矩形槽(16)内,复位弹簧(13)套在导柱(10)上并抵住第二固定架(9)底部和固定座(1);第二固定件(11)设置在第二固定架(9)底部并位于柱形槽(15)内,吸盘(12)滑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与第二固定件(11)底部连接,且吸盘(12)位于柱形槽(15)内;
固定筒(2)设置在固定座(1)顶部,且固定筒(2)上设有通气孔(17);第一固定架(5)设置在固定筒(2)上,微型电机(4)设置在第一固定架(5)上,且微型电机(4)上设有转轴(20);转轴(20)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架(5)的输出轴上并穿过第一固定架,风扇(6)设置在转轴(20)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架(5)和固定座(1)之间;控制开关按钮(18)设置在固定筒(2)上并与微型电机(4)电性连接;智能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军,邓振利,张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