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涉及网络线路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支架的顶部抵接有第一接线盘,第一接线盘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网线端口。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通过第一接线盘和第二接线盘的设置,使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具备了连接稳定、切换方便的效果,通过第一网线端口和第二网线端口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网线进线连接在第一网线端口内,通过过渡线可灵活切换至任何想要的第二网线端口,再配合标签快,可轻松分辨各个网线端口的资料信息,从而起到了切换方便、使用灵活的作用,达到了接线稳定性好、网口数量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网络线路切
,具体为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网络和双绞线网络是目前常用网络线路。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经常利用多种类型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语音网关、语音电话和防火墙)进行实验教学。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需要把各种不同类型网络设备安装在网络机柜,然后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在一起,进行集中访问。学生开展实验时,常常需要进行网络线路切换,例如通过一条光纤和双绞线访问不同网络设备,目前学生主要采用手工拔插网络线缆方式。手工拔插网络线缆实验操作方式,在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时,容易造成光纤和双绞线杂乱。通过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通过按钮自动切换不同线路,不用手工拔插网络线缆,支持光纤网络和双绞线网络两种网络线路,可以安装在网络机柜上,有利于网络设备光纤和双绞线接口的保养,同时实验布线操作简便。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251830U中公开的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虽然,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通过按钮自动切换不同线路,不用手工拔插网络线缆,支持光纤网络和双绞线网络两种网络线路,可以安装在网络机柜上,有利于网络设备光纤和双绞线接口的保养,同时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时布线,但是,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存在接线稳定性差、使用不方便,并且网口数量较少、不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支架的顶部抵接有第一接线盘,第一接线盘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网线端口,第一网线端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网线进线,第一网线端口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线,过渡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网线端口,第二网线端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网线出线,第二网线端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盘,第一接线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标签块。可选的,所述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数量均为三个,对称分布在转轴(14)的两端,所述三个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垫片(11),所述垫片(11)的数量为两组,每组两个,均匀分布在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可选的,第一接线盘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支撑环的数量为两组,每组五个,对称分布在转轴的两端。可选的,所述转轴(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5),所述第一网线端口(4)的数量为六组,每组十五个,均匀分布在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可选的,支架为内部中空结构,支架的一侧与地面夹角为六十五度,固定座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支架的底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可选的,网线进线、过渡线和网线出线的数量为六组,每组十五个,均匀分布在第一接线盘和第二接线盘的内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通过第一接线盘和第二接线盘的设置,使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具备了连接稳定、切换方便的效果,通过第一网线端口和第二网线端口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网线进线连接在第一网线端口内,通过过渡线可灵活切换至任何想要的第二网线端口,再配合标签快,可轻松分辨各个网线端口的资料信息,从而起到了切换方便、使用灵活的作用,达到了接线稳定性好、网口数量多的目的。2、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通过支架和固定座的设置,使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具备了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的效果,通过转轴和把手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座内的螺纹孔,可以将该装置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由于设置有转轴和把手,可实现轻松将第一接线盘和第二接线盘的位置转动,方便调整接线位置,从而起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作用,达到了安装便捷、应用范围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前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固定座;3、第一接线盘;4、第一网线端口;5、网线进线;6、过渡线;7、第二网线端口;8、网线出线;9、第二接线盘;10、标签块;11、垫片;12、支撑环;13、连杆;14、转轴;1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为内部中空结构,支架1的一侧与地面夹角为六十五度,固定座2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支架1的底部,固定座2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支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支架1的顶部抵接有第一接线盘3,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数量均为三个,对称分布在转轴14的两端,三个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垫片11,垫片11的数量为两组,每组两个,均匀分布在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第一接线盘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环12,支撑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支撑环12的数量为两组,每组五个,对称分布在转轴14的两端,转轴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5,第一网线端口4的数量为六组,每组十五个,均匀分布在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第一接线盘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网线端口4,第一网线端口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网线进线5,网线进线5、过渡线6和网线出线8的数量为六组,每组十五个,均匀分布在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第一网线端口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线6,过渡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网线端口7,第二网线端口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网线出线8,第二网线端口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盘9,第一接线盘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标签块10通过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设置,使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具备了连接稳定、切换方便的效果,通过第一网线端口4和第二网线端口7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网线进线5连接在第一网线端口4内,通过过渡线6可灵活切换至任何想要的第二网线端口7,再配合标签块10,可轻松分辨各个网线端口的资料信息,从而起到了切换方便、使用灵活的作用,达到了接线稳定性好、网口数量多的目的,通过支架1和固定座2的设置,使该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具备了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的效果,通过转轴14和把手15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座2内的螺纹孔,可以将该装置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由于设置有转轴14和把手15,可实现轻松将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位置转动,方便调整接线位置,从而起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作用,达到了安装便捷、应用范围广的目的。使用时,首先将网线进线5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支架(1)的顶部抵接有第一接线盘(3),所述第一接线盘(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网线端口(4),所述第一网线端口(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网线进线(5),所述第一网线端口(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线(6),所述过渡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网线端口(7),所述第二网线端口(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网线出线(8),所述第二网线端口(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盘(9),所述第一接线盘(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标签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支架(1)的顶部抵接有第一接线盘(3),所述第一接线盘(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网线端口(4),所述第一网线端口(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网线进线(5),所述第一网线端口(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线(6),所述过渡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网线端口(7),所述第二网线端口(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网线出线(8),所述第二网线端口(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盘(9),所述第一接线盘(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标签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数量均为三个,对称分布在转轴(14)的两端,所述三个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垫片(11),所述垫片(11)的数量为两组,每组两个,均匀分布在第一接线盘(3)和第二接线盘(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线路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开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百耀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