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转换设备及播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091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视频转换设备及播放系统,其中,音视频转换设备中包括:设备本体;设置于设备本体一侧的音视频输入插口和USB插口,音视频转换设备分别通过音视频输入插口和USB插口与外界音视频输出设备连接;设置于设备本体内部的第一处理器、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其中,第一处理器分别与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连接,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与音视频输入插口连接,USB‑HID模拟器与USB插口连接。其采用专用的音视频转换设备对音视频信号进行转换,无需在音视频输出设备上运行特定的软件,从而不用占用音视频输出设备的运行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视频转换设备及播放系统
本技术涉及音视频信号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音视频转换设备及播放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其中有很多设备在使用时必须外接一台独立的显示设备。基于所占空间、便携性、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在很多情况下,用户希望能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易随身携带的设备来充当显示设备,以代替尺寸较大、不易携带的普通显示器。针对如上需求,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的方式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用作显示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在音视频输出设备上运行一个软件,该软件持续对屏幕内容进行抓取并压缩后,通过线缆或网络的方式发送给手机或平板电脑,最后由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解压并显示。但是这类方案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消耗音视频输出设备的运行资源:由于需要抓取屏幕内容并进行压缩和网络传输,需要消耗较多的运行资源(CPU、内存、网络带宽等);2)对音视频输出设备的软硬件环境有较高要求(操作系统版本、处理器型号等),在开关机阶段软件没有运行时显示功能失效;3)显示内容有较大延迟:在抓屏和压缩过程中容易引入较大的延迟,特别是当音视频输出设备本身正在运行比较消耗资源的任务时;4)鼠标操作体验不好:由于存在较大的延迟,鼠标很难定位,特别是需要精细定位时,用户必须每移动一小段距离就等待屏幕反馈以确定最新的鼠标位置,然后再移动下一段,操作体验比较差。可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软件方式带来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成为了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音视频转换设备及播放系统,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对音视频信号的转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音视频转换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一侧的用于传输音视频数据的音视频输入插口和用于传输HID数据的USB插口,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分别通过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和USB插口与外界音视频输出设备连接;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部的用于控制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工作的第一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从音视频输出设备采集音视频信号并进行格式转换的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模拟HID设备的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连接,所述USB-HID模拟器与所述USB插口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音视频播放系统,包括上述音视频转换设备,还包括音视频输出设备及音视频播放设备,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通过音视频输入插口和USB插口与音视频输出设备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音视频播放设备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音视频播放设备中配置有第二处理器、第二通信模块及视频显示模块,所述音视频播放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连接,并通过第二处理器控制视频显示模块进行音视频播放。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视频显示模块中配置一可用于输入控制指令进而通过音视频转换设备实现对音视频输出设备反向控制的触控显示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音视频播放设备中还配置有用于输入控制指令进而通过音视频转换设备实现对音视频输出设备反向控制的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音视频转换设备及播放系统,至少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不限定音视频输出设备的类型,可以是电脑、电视机顶盒等智能设备,也可以是非智能设备,只需要与本技术中音视频转换设备具有同类型的视频接口即可;2.采用专用的音视频转换设备对音视频信号进行转换,无需在音视频输出设备上运行特定的软件,从而不用占用音视频输出设备的运行资源,且在设备操作系统启动前即可通过音视频播放设备监视画面和操作控制;3.采用音视频转换设备中的专有硬件对显示画面进行编码,画面延迟比软件方式更小,从而提高显示效率。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技术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音视频转换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音视频播放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音视频转换设备,11-设备本体,12-音视频输入插口,13-USB插口,14-第一处理器,15-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16-USB-HID模拟器,17-第一通信模块,20-音视频输出设备,30-音视频播放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音视频转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音视频转换设备10中包括:设备本体11;设置于设备本体11一侧的用于传输音视频数据的音视频输入插口12和用于传输HID数据的USB插口13,音视频转换设备10分别通过音视频输入插口12和USB插口13与外界音视频输出设备连接;设置于设备本体11内部的用于控制音视频转换设备10工作的第一处理器14、用于通过音视频输入插口12从音视频输出设备采集音视频信号并进行格式转换的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15、用于模拟HID设备的USB-HID模拟器16及第一通信模块17,其中,第一处理器14分别与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15、USB-HID模拟器16及第一通信模块17连接,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15与音视频输入插口12连接,USB-HID模拟器16与USB插口13连接。在该音视频转换设备10中,音视频输入插口12为一组硬件插口(视频插口可以为HDMI、VGA、DVI、DisplayPort等,音频插口可以为TRS、XLR、RCA等),设置于设备本体11的侧边,连接至音视频输出设备,以传输音视频输出设备输出的音视频信号。USB插口13用于将音视频转换设备10连接到音视频输出设备的USB接口,以传输HID(HumanInterfaceDevice,人机接口设备)数据,及用于从音视频输出设备取电驱动音视频转换设备10工作,当音视频输出设备不带有USB接口时,USB插口13可以从带有USB插口的电源适配器取电,以驱动音视频转换设备10工作。音视频输出设备可以为任意能够输出音视频信号的设备,如电脑、电视机顶盒等智能设备,也可以是非智能设备,只要其配置有与音视频转换设备10匹配的同类型的音视频接口即可。第一处理器14分别与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15、USB-HID模拟器16及第一通信模块17连接,可用于控制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15和USB-HID模拟器16以特定参数和模式工作之外,还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7接收外界发送的操控动作指令并进行解析分发至相应模块,以实现丰富的业务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处理器14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视频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备本体;/n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一侧的用于传输音视频数据的音视频输入插口和用于传输HID数据的USB插口,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分别通过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和USB插口与外界音视频输出设备连接;/n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部的用于控制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工作的第一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从音视频输出设备采集音视频信号并进行格式转换的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模拟HID设备的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连接,所述USB-HID模拟器与所述USB插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视频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
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一侧的用于传输音视频数据的音视频输入插口和用于传输HID数据的USB插口,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分别通过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和USB插口与外界音视频输出设备连接;
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部的用于控制所述音视频转换设备工作的第一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从音视频输出设备采集音视频信号并进行格式转换的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模拟HID设备的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USB-HID模拟器及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音视频输入插口连接,所述USB-HID模拟器与所述USB插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设备本体中还配置有WiFi天线;和/或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有线通信模块,所述设备本体中一侧还配置有网络插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意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