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90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进行导引,对所述摄像头组件进行补光;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光学镜头,所述光源组件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相交。通过将出光面所在的平面设置为与光轴相交,使光源组件产生的光可以从侧向上照射物体,从而为摄像头进行有效的补光,进而改善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发展,终端设备的拍摄功能越来越强大。目前,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多个摄像头,例如主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广角摄像头、3D深度摄像头、微距摄像头、显微镜摄像头等,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拍摄需求。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与感光元件采集到光量密切相关,以显微镜摄像头为例,显微镜摄像头在拍摄时通常与待拍摄物体的距离很近,甚至摄像头的透明盖板直接与物体贴合,传统的补光方案是设置一个发光方向与光轴平行的补光灯,在极近的距离下补光灯无法进行有效的正面补光,进而会影响到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善补光效果的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进行导引,对所述摄像头组件进行补光;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光学镜头,所述感光元件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相交。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发光元件的产生的光反射至所述出光面。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元件包括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平行且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内,且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指向所述第一反射面或第二反射面。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遮光元件,所述遮光元件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摄像头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接收物体的反射光,并根据物体的反射光进行成像,所述光源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距离为1~5cm,所述出光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所成的角度为50~85°。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覆盖于所述镜头组件的透明盖板,所述遮光元件设置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摄像头组件之间;所述透明盖板具有背向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出光面突出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外壳,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外壳和遮光元件之间;所述外壳具有面对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第三开口,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内。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多个光源组件,所述多个光源组件沿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周向排列。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摄像头模组。通过将出光面所在的平面设置为与光轴相交,使光源组件产生的光可以从侧向上照射物体,从而为摄像头进行有效的补光,进而改善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头模组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的光源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头模组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头模组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进行导引,对所述摄像头组件进行补光;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光学镜头,所述光源组件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斜交。请结合图1及图2,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组件1、光源组件2及覆盖于摄像头组件1的透明盖板3。所述光源组件2用于为摄像头组件1补光,增加进入摄像头组件的反射光的光量,以改善摄像头组件1的成像质量;所述透明盖板3用于对摄像头组件1进行保护,避免灰尘或异物进入摄像头组件1。所述摄像头组件1包括光学镜头11及感光元件12。所述光学镜头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所述感光元件12为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或CCD(电荷耦合)元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11为显微镜头且数量为一个,感光元件12为CMOS元件。物体200的反射光自光学镜头11进入感光元件12的感光面(感光元件12面向光学镜头11的表面),感光元件12根据接收到的物体反射光进行成像。所述光源组件2设置于摄像头组件1在横向X上的一侧,横向X垂直于所述光学镜头11的光轴L,而纵向Y则与光轴L平行或重合。在纵向Y上,光源组件2与摄像头组件1可以对齐,也可以不对齐,本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2比摄像头组件1更靠近透明盖板3。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发光元件21及导光元件22,所述导光元件22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21产生的光进行导引,对所述摄像头组件1进行补光。所述导光元件22包括出光面220、第一反射面221及第二反射面222,所述出光面220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221和第二反射面222之间。所述第一反射面221和第二反射面222平行且相对设置,有利于缩短光路,降低光损耗。所述发光元件21的出光方向指向所述第一反射面221,所述发光元件21的产生的光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21和第二反射面222反射,且自所述出光面220导出,以照射拍摄的物体,实现对摄像头组件的补光。需要注意的是,最终自出光面220导出的光可能经过第一反射面221和第二反射面222的多次反射,也可以仅经过第一反射面221的单次反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进行导引,对所述摄像头组件进行补光;/n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光学镜头,所述导光元件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进行导引,对所述摄像头组件进行补光;
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光学镜头,所述导光元件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反射至出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包括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内,且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指向所述第一反射面或第二反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遮光元件,所述遮光元件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摄像头组件通过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