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8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物联网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该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通信网关主体为矩形壳体,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右端设置有上弯折板,通信网关主体的底板右端设置有下弯折板,上弯折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下弯折板包括第四板体、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顶部设置有第七板体,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底部设置有第八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六板体上均设置有穿孔,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的左端面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与穿孔相配合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工业物联网通信网板的一块侧板通过无需借助工具即可迅速安装的结构安装,简化拆装步骤,便于迅速高些地对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
本技术涉及工业物联网通信设备
,尤其是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
技术介绍
工业物联网用的通信网关可以在各种网络协议间做报文转换,其功能可以通过一块芯片、一个嵌入式设备或板卡、或者是一台独立的设备实现。还有一些设备,如PC,也可以实现网关(或设备服务器)的功能。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能耗极低,稳定性更强,同时其界面设计更加人性化。针对环境恶劣、偏远、维护成本高、无人看管负责的工业环境,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使用较为便捷。现有的工业物联网用的通信网关在装卸方面存在不足,常规的工业物联网用的通信网关在是通过螺丝螺钉拼接安装的,拆装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其他工具将螺丝和螺钉拧下,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工业物联网通信网板的其中一块侧板通过无需借助工具即可迅速安装的结构安装,简化拆装步骤,便于迅速高些地对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进行维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包括通信网关主体、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上的端口和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内部的电气元件,所述通信网关主体为矩形壳体,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右端设置有上弯折板,通信网关主体的底板右端设置有与上弯折板对称的下弯折板,所述上弯折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顶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一板体的下端右侧,所述第三板体与第二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二板体的右端下侧,所述下弯折板包括第四板体、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与通信网关主体的底板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五板体与第四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四板体的上端右侧,所述第六板体与第五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四五板体的右端上侧,所述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顶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七板体,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底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八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六板体上均设置有穿孔,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的左端面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与穿孔相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插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穿孔后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固定在通信网关主体上,且第七板体与第二板体卡合,第八板体与第五板体卡合。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杆和限位头,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固定在通信网关主体右侧板的左端面上,连接杆的左端与限位头连接,所述限位头由左至右包括圆台形结构和圆锥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外径由右至左逐渐扩大,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外径由至左逐渐缩小,所述连接杆的外径与穿孔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左端面直径等于圆锥形结构的右端面直径且等于穿孔直径的1.2-1.3倍,圆台形结构的右端面直径等于穿孔直径的1.02-1.05倍。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高度为1-3mm。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形结构和圆锥形结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空腔。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网关主体的右端面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左右间隔的两组耳板,左右间隔的两组耳板之间铰接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具有以下优点: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左侧板、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一般不需要动,而右侧板设置为能够手动快速安装和拆卸的方式,便于打开维修;安装时,手持把手,将限位件的圆锥形结构和圆台形结构对正相对应的穿孔,向穿孔内挤压安装圆锥形结构和圆台形结构,由于圆锥形结构和圆台形结构均为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材质且其内部含有缓冲空腔,因此圆锥形结构和圆台形结构受挤压变形穿过穿孔后恢复形状,卡住穿孔,进而使得右侧板安装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当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要维修时,手持把手外拉右侧板,在圆台形结构的导向作用下,圆台形结构和圆锥形结构发生形变并从穿孔中抽出,即可拆下右侧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去掉前侧板和后侧板并拆下右侧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件剖切后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1通信网关主体、2顶板、3底板、4第一板体、5第二板体、6第三板体、7第四板体、8第五板体、9第六板体、10右侧板、11第七板体、12第八板体、13穿孔、14连接杆、15圆台形结构、16圆锥形结、17缓冲空腔、18耳板、1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包括通信网关主体1、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1上的端口和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1内部的电气元件,所述通信网关主体1为矩形壳体,通信网关主体1的顶板2右端设置有上弯折板,通信网关主体1的底板3右端设置有与上弯折板对称的下弯折板,所述上弯折板包括第一板体4、第二板体5和第三板体6,所述第一板体4与通信网关主体1的顶板2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顶板1的下端,所述第二板体5与第一板体4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一板体4的下端右侧,所述第三板体6与第二板体5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二板体5的右端下侧,所述下弯折板包括第四板体7、第五板体8和第六板体9,所述第四板体7与通信网关主体1的底板3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1底板3的上端,所述第五板体8与第四板体7垂直设置且位于第四板体7的上端右侧,所述第六板体9与第五板体8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五板体的右端上侧,所述通信网关主体1的右侧板10顶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七板体11,通信网关主体1的右侧板10底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八板体12,第三板体6和第六板体9上均设置有穿孔13,通信网关主体1的右侧板10的左端面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与穿孔13相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插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穿孔13后通信网关主体1的右侧板10固定在通信网关主体1上,且第七板体11与第二板体5卡合,第八板体12与第五板体8卡合。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杆14和限位头,所述连接杆14的右端固定在通信网关主体1右侧板10的左端面上,连接杆14的左端与限位头连接,所述限位头由左至右包括圆台形结构15和圆锥形结构16,圆台形结构和圆锥形结构为橡胶材质或为弹性塑料材质,所述圆台形结构15的外径由右至左逐渐扩大,所述圆锥形结构16的外径由至左逐渐缩小,所述连接杆14的外径与穿孔13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圆台形结构15的左端面直径等于圆锥形结构16的右端面直径且等于穿孔13直径的1.2-1.3倍,圆台形结构15的右端面直径等于穿孔13直径的1.02-1.05倍,连接杆14的长度等于穿孔13的深度。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形结构15的高度为1-3mm。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形结构15和圆锥形结16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空腔17。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网关主体1的右端面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左右间隔的两组耳板18,左右间隔的两组耳板18之间铰接有把手19。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包括通信网关主体、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上的端口和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关主体为矩形壳体,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右端设置有上弯折板,通信网关主体的底板右端设置有与上弯折板对称的下弯折板,所述上弯折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顶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一板体的下端右侧,所述第三板体与第二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二板体的右端下侧,所述下弯折板包括第四板体、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与通信网关主体的底板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五板体与第四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四板体的上端右侧,所述第六板体与第五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四五板体的右端上侧,所述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顶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七板体,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底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八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六板体上均设置有穿孔,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的左端面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与穿孔相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插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穿孔后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固定在通信网关主体上,且第七板体与第二板体卡合,第八板体与第五板体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物联网通信网关,包括通信网关主体、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上的端口和设置于通信网关主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关主体为矩形壳体,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右端设置有上弯折板,通信网关主体的底板右端设置有与上弯折板对称的下弯折板,所述上弯折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通信网关主体的顶板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顶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一板体的下端右侧,所述第三板体与第二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二板体的右端下侧,所述下弯折板包括第四板体、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与通信网关主体的底板垂直设置且位于通信网关主体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五板体与第四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第四板体的上端右侧,所述第六板体与第五板体垂直设置且位于四五板体的右端上侧,所述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顶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七板体,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底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八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六板体上均设置有穿孔,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的左端面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与穿孔相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插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穿孔后通信网关主体的右侧板固定在通信网关主体上,且第七板体与第二板体卡合,第八板体与第五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贯宏赵赫柏张珊珊李荣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奥特美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